Author

Topic: 男孩不少“娘娘腔” 女生不少“女汉子” (Read 487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308
Merit: 250
在你身边,是不是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男孩“娘娘腔”,衣着打扮趋向女性化,行为举止都缺乏男子汉气概。 近日,有媒体对“男孩像女孩”的这种“男孩危机”现象进行报道,并邀请学生、家长、老师和专家各抒己见。有人觉得,男孩就该从小培养男子气,以后才能有所担当,一旦偏离要及时纠正;但也有人表示,社会是多元的,没有规定男孩必须阳刚,要对这些人多些理解。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男孩危机”,究竟该如何破解?扬子晚报记者也采访了相关专家。

  人民日报官微

  四大方面“男孩不如女孩”

  学业方面

  “班里有点搬搬抬抬的活,女生都得当女汉子。”这个情况是中国高校“女多男少”愈演愈烈的一个缩影。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全国普通本专科学校在校生中,女生占比为51.74%,比男生多857672人。这是高校女生数量连续第5年超过男生,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另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成绩优秀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45.35%和52.11%,女孩比例明显高于男孩;而学业水平为“良”、“中”、“差”的学生中,男孩比例均高于女孩,且在学业水平“差”的学生中,男孩比例超过女孩两倍以上(男65.33%,女27.56%)。

  体质方面

  1985年开始的全国性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工作表明,20多年来,中国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他们比以前更高了,更重了,但在肺活量、速度和力量,以及视力指标上连连下降。近年来,征兵工作面临热情高、体质差、合格率低的尴尬现状就是男孩体质危机的具体表现。

  心理方面

  许多男孩身陷心理危机,在各种成长热线、咨询机构中,需要帮助的男孩往往多于女孩。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于网络。在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儿童青少年阶段常见的心理疾病上,男孩的发病率远高于女孩。

  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男孩的社会适应也不容乐观,毋庸讳言,男孩是一个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的群体。在工读学校、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男孩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女孩。对此,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威胁社会秩序的不是暴力和犯罪,而是男人。”

  究竟什么导致了“男孩危机”?

  教育忽视了男孩特点

  男孩的学业成就、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所面临的重重危机都与现行教育模式有密切的关系。现行教育模式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女孩不同,男孩更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

  男孩发育落后

  研究证实,从胎儿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落后于女孩,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才能真正追赶上女孩。在心理发育方面,英国学者GeoffHarman的量化研究指出,在11岁时,男生口语能力、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育水平分别比女生晚11、12和6个月。研究还表明,在自制力和言语发展上,男孩的落后尤为突出。

  家长呵护过度

  对于“男孩危机”这一现象,不少人士认为,这个和如今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重男轻女的家长也为数不少,所以男孩在家都跟眼珠子似的,男孩养得太娇了!”教育专家孙云晓表示,独生子女问题确实是重要原因,娇生惯养使男孩运动量严重不足,肥胖或瘦弱,缺少男孩阳刚气质。

  “男孩危机” 是中国特有吗?

  其实不仅在中国很突出,也是一种国际现象

  “阳衰阴盛”的现象不仅在中国很突出,也成为一种国际现象。

  以教育为例,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早在2009年美国女性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大专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的人数都超过男性,女性获得了57%的应用科学学士学位和58%的硕士学位。2014年3月,英国大专院校招生服务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英国国内申请大学的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多出8万人,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专家介绍说,要改变这种现象,家庭教育要跟得上,不要从小把男孩当女孩养,老爸的榜样力量必不可少。

  学校不能缺位,幼儿园不要只有女教师,要从小帮男孩树立性别观念,多给他们勇于担当、独立能力的机会。

  社会要形成一种氛围,影视、文艺作品等不能鼓励和炒作男性“女性化”。

  当然,在纠正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天真,过速过快皆不可取。

  综合中青报 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

  现在问题来了

  “男孩危机”究竟如何破解?

  那么,“男孩危机”究竟该如何破解,男孩子究竟该怎么教育呢?专家也提供了一些借鉴。

  男孩控制力稍差,多安排活动课程

  “男孩子前额叶的发展速度比女孩子要慢,表现是规则意识和控制能力都不如女生。一般要到高中,男孩和女孩生理发育的这部分才会‘追齐’,在小学阶段差别则会很明显。”江苏心育名师、南京市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杨静平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的小男孩是比较可怜的,因为大多数的小学课程都是静态的课程,不符合小男生好动的特点的。因此很多老师反映男生上课不听讲,其实一堂40分钟的课已经超过他的专注时间了。”杨静平指出,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一方面要增加课堂的丰富性,不断为学生营造新的兴趣点,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增加户外课程。

  家长别当传话筒,要当过滤器

  据调查,当孩子面对父母给予的压力时,女孩选择“和父母沟通,寻求理解”和“向同学倾诉”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而男孩选择“向父母反抗”和“忍耐”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孩,这表明男孩较少主动跟父母沟通,因此面对大人提出的要求或给予的压力,要么反抗,产生亲子冲突;要么沉默忍耐,不利于身心健康。

  “如果孩子在学校受批评,而老师也动不动把家长叫过去批评,这个时候,我希望男孩家长首先要理解自己的孩子,男孩子一旦‘开窍’,还有很多变优秀的机会。”杨静平说。

  不能仅用成绩评价孩子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采取“冷静处理”和“耐心询问”的比例,随子女学业水平逐渐降低而降低,而选择“训斥”和“忍不住动手”的比例,则随子女学业水平的降低而升高。

  面对成绩较差的子女时,父母常采取消极的教育方式,难免会使用否定、批评的言辞甚至动粗,不给子女解释机会。

  杨静平呼吁,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过度用学习成绩去评价一个孩子,这对孩子们是非常不公平的。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