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微信为什么不是你想要的模样 (Read 408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476
Merit: 250
April 21, 2015, 09:06:37 PM
#1
朋友圈最大的特色在于私密,而且是熟人之间,暧昧不清的私密。

大家好我又来了!上篇文章提到,微信跟 QQ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然后就很多人表示不爽!的确,在日常使用的时候是很难发现两者在功能点上的不同,但这并不能证明什么,煤气灶跟打火机功能还一样,难道两者是同样的产品?如果这还不能说服你的话,那么请看下面我对朋友圈的一些猜测和分析。(一直都在跑题根本没有谈这个问题好么啊喂!)

1.为什么只有赞赞赞没有呸呸呸?

好吧虽然我在使用朋友圈的过程中也确实会有想要吐槽的念头,比如“哎呀今天吃了好多又要长肉了【此处四十五度自拍】”、“哎呀最近熬夜又懒得化妆皮肤变得好糟糕【此处四十五度自拍】”、“哎呀在学校里碰到一只小狗狗好可爱呀【此处四十五度自拍】”等等,但是……

万一你就是那个被吐槽的人呢?

上面的例子只是玩笑,我是想让大家明白,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只要不危害他人,价值观是不分对错的。那些你觉得自然而然的事,比如分享一些科技或者军事新闻,在很多人眼里看着其实跟绿茶婊没差的。所以如果真的如你所愿加了这个功能,很可能你乐呵呵地点开小红点后看到的会是你周围所有女性的呸呸呸……感觉怎么样?

你都接受不了的话,微信怎么可能会去做,要知道,朋友圈里的可都是朋友呀。

而那些我们常看到的“呸呸呸”按钮,基本都存在于内容平台上,如知乎和优酷,为的是筛选优质内容,以及供大家撕逼。

2.为什么不可以转发又不彻底干掉转发?

这里就又要说到朋友圈跟 QQ 空间的不同了。看上去两者功能也差不多吧。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朋友圈更注重私密。

私密最明显的表现当然是你无法看到跟你没有好友关系的人的评论。同样,不支持转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转发意味着信息的扩散,那张原本你只希望你的朋友们看到的照片,突然一下子变成了你所有朋友的朋友,你永远不知道它会被什么人看到,前男友?上司?同事?爸妈?没安全感啊。

既然这样,又为什么不彻底干掉转发呢,为啥还要保留了复制文字功能,给那些点名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

因为复制转发的话,信息来源就断了,没人知道这条信息来自于谁,自然也就谈不上隐私了。

至于点名……这个好像真没法杜绝。而且我一直别有用心地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微信的运营团队搞出来的。

3.为什么我会收到来自我点赞或评论的状态的点赞或评论?

我相信你一定明白我在说啥,譬如某段时间流行的“点赞,我就会告诉你我对你的印象”朋友圈游戏,如果你真的手贱点了赞,那么接下来几天一定会被 PO 主大量矫情但是跟你无关的评论刷屏,时不时还会有几个你们的共同好友参与互动,简直扰民。实在受不了你可能还会跑过去嚷嚷一句,“求你们别在这里聊天”之类的话。

哎,这就是这个设计的目的所在了——增加互动。虽然好像不太具有说服力,但这种方式真的很有效。不信你自己翻翻消息记录,是不是也会回上一两句那些看似与你无关的评论?毕竟你们是在同一好友的同一状态下面嘛,这要是再没共同语言你们可能就真没啥聊的了。

4.为什么文字消息不能分组加表情以及圈人什么的?

因为微信在尽可能地引导你发图呗……

5.为什么朋友圈不能发语音?

前段时间微信开放某批 SDK 的时候网上流传过有人用黑科技做出来的朋友圈语言,但终究只是玩玩。而微信自己不做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四个。

a. 微信有小视频

b. 语音消息会增大浏览成本,导致你好不容易抽出来刷朋友圈的十分钟只听了几个人瞎哼唧

c. 国人比较羞涩,不善于也不喜欢在公众区域用声音表达自己,所以啪啪才死了

d. 不想做

不过我倒是真想知道,你们打算在朋友圈里发啥语音,需要提前写稿子么……

6.为什么会有“不让某人看我朋友圈后他可以通过点进我的个人主页发现”这种设计?

具体描述就是,我选择不让某人看我的朋友圈,本来神不知鬼不觉的吧,但他点进我的个人主页后看到啥也没有,不就一下全明白了嘛!多伤感情。

这个问题……我确实找不到太好的解释,唯一靠谱点的可能就是微信不希望你屏蔽好友——不爽就直接删啊!

不过,好像确实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解决方案了。你说要真顾及脸面允许被你屏蔽的好友从个人主页查看你的动态吧,那你这屏蔽还有啥意思,我天天点进去不一样能看?

你看,虽然一直号称关怀人文,但相比于更加复杂的人类情感,微信在很多问题上还是无可奈何。

没办法,科技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力。我们乐此不疲地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法驱赶孤独,社交、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外太空探索,却从不曾避开屏幕暗掉的那一刻,心里闪过的失落与不舍。

作者:丁泅 | 来源:iDoNews专栏  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6157.shtm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