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柴静能否成为中国版蕾切尔•卡逊 (Read 273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54
Merit: 100
3月1日,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在首次公开亮相时,对近日引起关注的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表示赞赏,称其行为值得敬佩,并将该纪录片和环保史上有名书籍《寂静的春天》相比。
柴静针对雾霾问题制作的节目,在网络空间广为传播,一时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环保神经,而她所指出的空气污染问题却是客观存在的。其实,雾霾是自然因素叠加上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结果,是大气污染的一种形式。
陈吉宁提到的《寂静的春天》,由美国的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1962年出版,唤起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事实上,63年之前,卡逊就找到了资本主导的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灾难原因,只不过美国走过的弯路在中国重演了。
《寂静的春天》是人类历史上针对环境问题的第一声呐喊,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极大关注。尽管卡逊的呼吁,在当时引起了利益集团及其收买的不良专家媒体的恶毒攻击,她在人们的咒骂声中离开人世。欣慰的是,她留给了人类丰厚的环保遗产。
那么,蕾切尔•卡逊是如何通过《寂静的春天》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
20世纪30-60年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比利时列日市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痛痛病”事件等等都发生在这段时期。虽然当时有人因环境污染牺牲了健康和生命,但活着的人们却很少将生命与环境联系起来。
《寂静的春天》到底说了什么?书里描述的是,环境恶化使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造成这种局面的元凶是DDT。但具讽刺意味的是,DDT是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DDT有很高的毒效,尤其适用于扑灭传播疟疾的蚊子。但是,它杀灭了蚊子和其它害虫的同时,也杀灭了益虫。且由于DDT会积累于昆虫体内,这些昆虫成为其他动物食物后,那些动物,尤其是鱼类、鸟类,则会中毒而死亡。
然而,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当时长期流行的口号,是“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卡逊之前,几乎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
卡逊用大量的事实,向人们讲述这样的道理,生态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自然物种的消失也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从此,环境保护深得人心。1972年,美国禁止使用DDT。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近些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臭氧层保护公约、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等国际公约不断出现,各国政府都积极开展了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
卡逊的冒死呐喊,还激发了波澜壮阔的民间环境保护运动。在美国,非政府组织是环境保护立法的—支重要推动力量。如果说污染事件是美国环境立法的缘起,是国会对环境污染事实的被动反应,那么环保非政府组织则成为美国主动推动环境保护的力量。在整个60年代,美国成立了200多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环境保护组织。在公众推动下,美国于1980 年通过了《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1990年,排污权交易写入《清洁空气法》修正案;1986年通过了《紧急计划和公众知情权法》;1990年制定了《石油污染法》。这些法案很多是美国环保组织对污染事件穷追猛打的战果。
目前,我国有各类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从业人员总数为22.4万人,其中全职人员6.9万,兼职人员15.5万。他们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出版环保书籍、发放宣传品、举办环保讲座、组织培训、参与媒体报道,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笔者当年做研究生的时候,所在的研究组叫环保组,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环境保护的课题组之一,那时候,我们几乎没有什么环境污染问题,环保教材都是翻译西方的。遗憾的是,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酿成了环境污染苦果。当前的城市乡村生态系统,无不充满杀机,水、土壤污染了,雾霾出现了,连食物也出了问题,医院了充满了病人,国民健康亮起了的红灯。
卡逊的环保呐喊,最终促进了重大的法律变革,这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有很大借鉴意义。春天是生命活力最旺盛的季节,不应成为寂静的代名词。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人民有权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清洁的水,吃放心的食品。
对于雾霾等环境污染危害,是该到采取铁腕治理行动的时候了。
环保部长将《穹顶之下》和《寂静的春天》相比,我想,也是希望柴静能成为中国版蕾切尔•卡逊,《穹顶之下》能成为中国版《寂静的春天》,从而雾霾治理乃至环境保护的一个转折点。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