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互联网慈善,不需要娱乐的催化 (Read 297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420
Merit: 250
June 01, 2015, 08:37:16 PM
#1
前几日结束的百度公益一小时活动在一个小时之内“静静地”筹集到了497万给重症孤儿的善款,这是第五届百度公益一小时慈善活动。而这一小时距离2014年几乎地球人都知道的冰桶挑战系列慈善活动的尾声,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

我们都承认冰桶挑战是全球性的、全球化的一场慈善活动,它将娱乐、慈善、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相比冰冷的百度公益一小时的活动页面更温暖、更丰富、吸引了更多的人。

而当我们将两个活动的因素各自提取出来后进行比较,可以看到的是,百度公益一小时相比冰桶挑战少了最多的元素就是娱乐。那么互联网慈善究竟需不需要娱乐这个催化剂呢?

注意力吸引:慈善性质与娱乐性质的博弈

将一个事件娱乐化,能够给这个事件带来更多的注意力,这是无需置疑的。但是如果是一个慈善事件,那么娱乐化的成果很可能是这个事件慈善属性和娱乐属性的博弈。

博弈的结果,就是并非所有人都将这个事件看成是慈善事件而以一个近乎纯粹的娱乐事件来理解冰桶挑战。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你关注了不同的名人,他们为你呈现出的冰桶挑战的性质也就不同。

有些人呈现出的,是娱乐性质大于慈善性质:比如陈光标的号称可以申请吉尼斯的冰桶挑战;比如绝大多数参与冰桶挑战而并未捐款的普通人,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渐冻人的定义是什么。也有人呈现出的是慈善性质大于娱乐性质的,比如钮承泽在冰桶挑战中为人们解读渐冻人群,比如金城武在视频中呼吁人们真正关注渐冻人群,比如鹿晗在医院为人们展示渐冻人群的状态。

一旦这个慈善事件的娱乐属性超过了慈善属性,那么从这个转变的传播节点以后的所有受传者接受的几乎全都是这个事件的娱乐属性,这给慈善事件造成的更多的是人们选择性的忘却了这个事件本身的初衷,即它所真正人们关注的需要帮助的人群。

但是如果没有娱乐的催化,也许事件并不能获得全球化级别的关注力,但是至少它能够将慈善事件的慈善属性得到最大化的保留,百度公益一小时就是这样的活动。它的页面上始终清晰地标注着这一小时我们会帮助的人群:重症孤儿,没有任何娱乐性质。

光速化的娱乐

移动互联网传播时代的娱乐发展到今天可以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来形容呢?光速传播、光速消费、光速冷却。

举个例子。范冰冰李晨在微博公开恋情后,几乎在第一时间里得到了最大化的传播,而作为第二传播手的段子手、广告公司、品牌公司不放过这个机会进行改造、消费、借势二次传播,于是在一天之内,近乎百万的“我们”微博变体就出现在人们的眼球中,这些变体又进一步催化了“我们”这个事件的消费程度。

而当一夜过后,这个事件就冷却了下来,冷却的速度也超过之前的任何娱乐事件。甚至当我问你:李晨范冰冰几号公开恋情的?你或许一时间想不起来。这就是光速冷却后人们只能将这个事件留下一个模糊的“六月前,李晨范冰冰公开恋爱”印象。造成这个局面的,正是飞速传播的互联网对于任何一个热点的过度消费所造成的透支效应。

那么这种状态下的娱乐如果与慈善活动相结合,也许带给慈善的另一个负面的因素,就是事件的热度陡增后的陡降冷却。

但是慈善本身就是一个冷属性的活动,无论它如何借助各种工具使自身的关注度增加也没法改变这个行为本身就是理性与冷静的结合体。如果人们在娱乐中关注了某一件慈善事件,也很有可能因为这个娱乐话题的急速冷却后对这个慈善事件随即淡忘。这样的结局是对慈善事件很不利的。

所以,互联网慈善不需要娱乐来催化。

最后的话:

笔者认为,无论是一小时,还是冰桶挑战,都无非是互联网慈善发展波动状态的两个不同的节点,即二者都是必然存在的,互相都无法彼此取代。

百度公益一小时是笔者认为目前互联网慈善最正确的一种形式,也许没有之一,因为它简洁、高效,虽然它没法让我产生一种相比冰桶挑战那样浓厚的参与感,但是参与感本身不是慈善的核心需求而是高效且有针对性的收获捐款以尽快对目标人群进行帮助。

不知道今年的冰桶挑战还会不会有,不过依据这个活动的发源地欧美人性格中喜欢从0到1而不喜欢从1到N的特性来看也许与去年完全一致的冰桶挑战不会发生,可能再出现的时候这个活动会换一种新形势出现。到那时可能更多的明星、政客、科技名人会参与其中,我国更不例外。

作者:凯铭 | 来源:iDoNews 专栏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