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高考作文漫画涉抄袭 回应:没有可比性 (Read 176 times)

hero member
Activity: 490
Merit: 500
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全国卷上的漫画作文亮了,漫画作者芜湖漫画家夏明也成了网红。然而,近日,江苏高邮一名小学教师吴联荣在其微博上举报,称夏明的漫画涉嫌侵权,在构思立意上涉嫌抄袭他的作品,在构图上涉嫌抄袭他的学生吴忠琴的作品。
举报:高考作文漫画被指侵权
6月10日晚22时,微博用户“农村娃画漫画”发帖称“2016高考漫画涉嫌侵权”,该微博用户认证为高邮市天山镇中心小学教师吴联荣。
博主认为,“夏明创作的漫画原作《进步与退步》在构图、立意等方面,均与吴联荣老师和他的学生吴忠琴创作发表的漫画《进步与退步》、《待遇不同》高度雷同,作品标题、故事情节、表达观点明显一致,且吴联荣、吴忠琴师生的漫画作品公开发表时间明显早于夏明。”
举报帖提到了三个证据:高考作文漫画和夏明原作的构图与吴忠琴同学(10岁)创作发表的《待遇不同》高度雷同,表现形式完全一致;夏明《进步与退步》的构思立意与吴联荣创作发表的《进步与退步》明显一致,作品标题相同,故事情节相同,表达观点相同;夏明的《进步与退步》发表时间为2015年11月13日,而吴忠琴漫画《待遇不同》发表于2003年9月5日,吴联荣漫画《进步与退步》发表于2002年8月5日。
观点:涉嫌抄袭,准备维权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吴联荣,他表示,“漫画的灵魂在于点子和原创,夏明的作品涉嫌抄袭或剽窃”。发现这一问题后,吴联荣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进行了转发,因为经常通过漫画宣传法制和德育,他是江苏省普法达人,在跟律师朋友讨论后,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吴联荣告诉记者,他昨天专程前往芜湖,并与芜湖当地的律师签订了代理协议,目前正在完善证据中。
据媒体报道,吴联荣曾拜著名儿童漫画家为师。在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中,曾入选“最美乡村教师”。
回应:区别明显,没有可比性
记者昨天下午联系上芜湖漫画家夏明。他介绍,今年高考漫画作文署名为“据夏明作品改动”,但是他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创作底稿,因此这幅漫画是什么时候创作,他记得不太清楚。有网友找出夏明2003年8月份的作品《赏罚分明》,认为该漫画有高考作文漫画的元素,是高考作文漫画的原作。但夏明予以否认,他表示高考作文漫画是发表于2015年11月13日《讽刺与幽默报》上的《进步与退步》,高考出题组仅在漫画人物的发型和衣服上作了改动。
昨天下午,安徽商报记者把吴联荣所提到的两幅作品发给夏明,他看后表示,自己的漫画与这两幅漫画对比区别很明显,没有可比性。
法眼:创作意图独创性,法律不太好鉴定
安徽省律协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律师、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吉志表示,在文字著作权案例中,涉嫌侵权和抄袭的案例比较多,但是在漫画作品的构思立意上是否侵权,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姚吉志表示,著作权法在对创作者的智力成果保护方面有明确规定,在漫画类的作品中,产生即享受著作权,对于创作者在创作意图的独创性上,从法律层面不太好鉴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算某个漫画作品构成侵权的前提下,只要作者没有以营利为目的,也不构成侵犯著作权。
姚吉志介绍,法律在对著作权保护的同时,也不提倡过分保护,防止对创作自由造成影响。
相关阅读
该不该在高考作文中找乐
每年高考悲喜两重天的结局,总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今年那幅漫画的作文评议,照旧惹来场外“河南考生98分一巴掌,北京考生61分一香吻”一类段子,将“招生地域性不公平”又揶揄一回;与郭敬明等并称“新四大才子”的新生代作家张一一,连续三年报名参加高考,今年最大愿望是“作文能及格”,再度引发“高考公信力”的争议。
连连折腾,让很多人按捺不住,“中国教育在线”的老总陈志文发文《高考作文到底在考什么?》,对“动辄批判高考命题”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首先是“高考命题是一个专业问题,真不是谁都可以给指导的”。他说,高考作文需要考察的核心应该是明确的,就是考察考生的基本书面表达能力,即基本语言组织,与隐含在背后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文学性,不是用来筛选中文系学生或考作家的。
任何成熟稳定的考试,都有程式化、专业化的特点。在陈总看来,“某某中文系教授或作家语文试卷不及格”的新闻都不叫事,因为高考本来就不是考教授,脱离了高考应试的专业训练,由于不熟悉而考不及格,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毕竟是专业人士所写,这篇雄文确实是切中时弊,多有新见,但也有没点透的地方,比如例举从托福到雅思,从美国的高考SAT到ACT,部分写作考试甚至靠机器阅卷,根本原因在于“书面表达的逻辑是测试的核心”。
窃以为,对逻辑期望过高,有可能演变成一种迷信。帕斯卡说:“理性所走的最后一步就是承认有无穷多的事物超出了其认识范围。”现实总是充满种种悖论,就像今年有网站出新招,让人工智能“微软小冰”首次尝试高考作文,有人看后说“字数不够”“逻辑混乱”“不忍直视”,而两位多次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却给予高度评价,说“我的书签路过了很多书”几句颇具文艺范。
可见,即使是流水生产线的标准产物,只要有人掺和,永远是言人人殊。让人好奇的是,倘若用机器阅卷,“微软小冰”能得几分?倘若是低分,又是哪台机子出现“逻辑混乱”?
绕来绕去,好像绕不过崇公道那句出场白,“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反对过度关注高考的这篇文章,最令人折服的可能是这么一点:强大的舆论往往裹挟了高考命题,导致试题难度不断降低,高分考生纷纷出现,区分度随之下降。人人一朵大红花的状况,不仅不利于高校的人才选拔,反而有可能助长应试教育。
但转念一想,或许是高考门槛低了,对于许多人来说,考大学算不上什么大事,公众对高考的关注度自然也就逐年降温。部分网友主要是对高考作文感兴趣,因为能在各地命题的对比中发现不少乐事。这些心态,能否说明我们的社会对待高考更趋理性和成熟?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