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美媒称中国城管压力超乎想象:挨骂最多 (Read 566 times)

member
Activity: 92
Merit: 100
”“城管不过是替罪羊,”赵洋说。“我们只是在做我们的工作,但人们把对政府或其他部门的怨气发泄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是与他们有直接接触的人。
member
Activity: 105
Merit: 100
城管这个词在大陆很招人烦,因为这个代表着蛮横,暴力
full member
Activity: 140
Merit: 100
官民冲突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毛主席试图调解这一矛盾提出官为人民服务,改开后矛盾愈演愈烈
full member
Activity: 168
Merit: 100
大陆城管归宿是去钓鱼岛当炮灰
newbie
Activity: 37
Merit: 0
38岁的方军(音)是秦淮区城管,他也抱怨城管缺乏工作指南,还要面对公众的敌意。“我们的压力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方军说。“即便是完全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我们也会挨骂。”
人性划执法绝对不会有事
full member
Activity: 234
Merit: 250
哪里是中国啊,简直是全世界挨骂最多的公务员了
member
Activity: 116
Merit: 100
问题是让摆地摊的有正规的场地和不收费用,才能让占道经营现象消除,而不是靠城管执法赶走占道现象。
sr. member
Activity: 282
Merit: 250
有矛盾是必然的,本身就是矛盾对象,在执法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按规定法律法规操作,相互多一些理解配合,就会好很多,可是人的觉悟素质都不一样,自然有矛盾
full member
Activity: 167
Merit: 100
客观来说,在我的城市哈,城管真的只会欺负那些从乡下来卖菜的,一阵吼,其他的卖菜的都不怎么说,而且就算别人不对嘛,就算不对哈,他们从第一句话就开始吼,从来没有好言好语过
sr. member
Activity: 406
Merit: 250
美国挨骂最多的是总统,中国挨骂最多的是基层,这就是民主和专政的区别
sr. member
Activity: 398
Merit: 250
主要是以前城管请的都是一群流氓无业人员,现在的城管只是为以前的背锅。
sr. member
Activity: 243
Merit: 250
完全按照法律法规行事 挨骂 错不在你 而是制度有问题……
sr. member
Activity: 250
Merit: 250
这个就是一非法组织,没经过合法途径成立的部门!
member
Activity: 116
Merit: 100
不出事,都是城管,出了事,全是临时工
member
Activity: 109
Merit: 100
压力确实大,又想被称为人民的公仆,又想过的舒服。
member
Activity: 118
Merit: 100
美帝替中国的城管打抱不平,究竟打的什么主意,这很耐人寻味...
full member
Activity: 140
Merit: 100
说的很在理,其实很多横行霸道的都是临时工并非城管
member
Activity: 112
Merit: 100
都是从社会上找来的,和流氓没什么区别!很多人都是靠家里人花钱和关系进去的!
member
Activity: 105
Merit: 100
参考消息网10月3日报道 美媒称,城管可能是中国挨骂最多的公务人员。两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报告对政府官员按照受欢迎程度进行了排名,城管排在最后。城市管理员负责管理城市街道的秩序,虽然他们不带武器,但人们把城管骂为“横行霸道者”,说他们残酷对待乞丐,打坏无照水果小贩的推车,打死没有注册的宠物,还协助强制拆除居民的住宅。冲突在他们的工作中比较常见,有时还发生人员受伤乃至死亡的情况。不用说,这是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30日报道,认识到这些压力,中国首家城管执法队伍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近期将在南京正式挂牌成立,中心将为城管提供心理辅导及其他支撑服务。这也许来得很及时。就在这家中心成立的几天前,南京一名城管被摆地摊的小贩持刀刺死。

  张纯是该中心的18名心理学家之一,他说,中心不仅会为城管队员提供个体咨询,也正在对大约2000名城管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他们的需求。该中心还计划编发一本有关城管岗位的法律和安全指导手册。

  “城管的名声非常不好,”张纯说。“不管他们干什么,他们的工作从来都未得到过正面认可。城管队员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来缓解压力。”

  报道称,城管系统是1997年为补充警力而成立的,部分目的是应对涌入城市的数百万农民工,他们进城来寻找工作,有时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

  该中心表示,截至9月29日,已有约30名城管前来中心、或打电话到中心寻求帮助。其他城管也谈了他们面临的困难,以及他们需要帮助的地方。

  34岁的余高忠(音)是南京市鼓楼区的城管,他说自己曾试着与一个朋友谈工作压力的问题,但朋友却笑着反问他:“难道不是街头摊贩们更该寻求同情吗?”

  余高忠说,他理解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的需要。“我认识的人中,没几个想听城管的抱怨,”他说,“因为他们觉得城管是欺负人的暴徒。”

  余高忠2005年从部队转业后当了城管,他说,自己偶尔也想过辞职,但从未真正采取行动。“我儿子并不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他说。“有一次,他在学校的作文中写我是城管,结果遭到同学的嘲笑。我现在还在当城管的原因,第一是找新工作不容易,第二是城管的工作很稳定。至少工作有保障。”

  报道称,他说自己采取了预防措施,以免被人指责为野蛮。“有时候,当摊贩靠近我时,我把双手放在背后,向聚集在周围人显示,我没有打任何人,”他说。“即使我挨了一拳,旁观者通常也会说我是那个残忍的人。”

  43岁的赵洋(音)在玄武区当城管,曾创办过一个城管网上论坛,他认为该中心的成立是好事。“至少表明人们关心这个问题,”他说。“但这个中心只是为了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更重要。”“城管不过是替罪羊,”赵洋说。“我们只是在做我们的工作,但人们把对政府或其他部门的怨气发泄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是与他们有直接接触的人。我认为,中国需要更多的法律和法规,来明确我们的职责,城管外出执法时,应该有更好的装备,以免遭受伤害。”


  报道称,38岁的方军(音)是秦淮区城管,他也抱怨城管缺乏工作指南,还要面对公众的敌意。“我们的压力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方军说。“即便是完全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我们也会挨骂。”

  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处理矛盾的需求,他说。“开车的人要求我们赶走挡道的食品摊贩,而喜欢在街边小摊上买东西的人不让我们赶走摊贩,因为摊子上的东西一般比较便宜,”方军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他说,“但工作了这么多年后,我有点麻木了。只要没人把我工作方式不当的照片贴到网上,我会尽量不去想别人怎么看我。”

  报道称,方军说他本人可能不会去这个中心。“我见过很多项目,听起来都很不错,”他说。“我不知道这会不会又是一个吸引了一些眼球,然后就被人遗忘的项目。”与此同时,要是遇到愤怒的街头小贩威胁他,他应对的方法是“快速跑开”。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