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跨境支付普遍采用的SWIFT(SocietyforWorldwideInterbankFinancialTelecommunication,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其流行原因是它建立了统一的账户的表达方式。加入SWIFT的机构都会有自己的身份代码(即SWIFTCODE,相当于银行的”身份证号”),这一代码是一个8到11位的字符串,它又被称为银行识别码(BankIdentifierCode,BIC)。BIC的前四位为银行代码,紧接着的两位是国别代码,之后的两位是地区代码,后面可能还会有3位,是分支行代码。每个SWIFT成员机构也会有统一的客户账户的表达标准,这个叫国际银行账户号码(InternationalBankAccountNumber,IBAN)。
SWIFT成立于1973年,它是一家金融报文传送服务机构,总部位于比利时,目前,其报文传送平台、产品和服务对接了全球超过11,000家银行、证券机构和企业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致力于帮助用户安全地通信,以可靠的方式交换标准化的金融报文。根据SWIFT官网,每天平均有超过2600万条信息通过其网络传递。
长久以来,SWIFT跨境支付网络采用了代理银行模式,它由SWIFT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推动。如果汇款银行和收款银行有业务往来,此二者可以直接通过SWIFT进行资讯传递,如果没有,则此二者要找一家既跟自己有业务往来,又是SWIFT成员的银行来完成跨境支付,这样的一家银行即被称为汇款银行和收款银行的代理银行。
2016年9月23日,万象控股及旗下“分布式资本”共同注资1.5亿元投资国内区块链初创公司钜真金融,是2016年国内最大的一笔区块链融资项目。目前,钜真金融正在联合多家金融机构自主研发区块链底层架构协议,以及现券全额交易及结算、区块链股权交易系统、物联网安全认证区块链等应用。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区块链技术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目前,区块链的专业性和科研属性,决定了区块链不会成为一个大众创业项目,而是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科研投入,因此,参与企业也只是少数企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在有更多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到区块链的研究当中。
目前,国内专注投资区块链项目的风投机构是上文提到的“分布式资本”,它是万向集团旗下的基于区块链所创立的一家风投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欧洲、南美、亚洲进行了一系列投资。
此外,国外的区块链投资机构包括Pantera资本(主要投资早期的初创公司,已经做了超过200亿的投资,目前有一些比特币投资项目)、UnionSquare(对致力于信息去中心化的项目感兴趣,投资Consensys)、OpenBazaar、IDG(投资过Circle,对身份保护、智能合约的项目很感兴趣)。
在支付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间的对账成本及争议解决的成本,从而显著提高支付业务的处理速度及效率,这一点在跨境支付领域的作用尤其明显。另外,区块链技术为支付领域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处理以往因成本因素而被视为不现实的小额跨境支付,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实现。
与国际上从事类似业务的其他公司相比,中国公司的优势是市场空间大,监管层也比较支持创新。而相对来说,劣势则是没有好的标准。
针对这一技术,目前国内外纷纷开展相关应用模式探索。同时,全球的监管机构也在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的进展和潜在应用。它们一方面支持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不敢放松监管底线。
比如,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针对“金融科技”等新兴业态的监管问题,提出“监管沙箱”项目,企业家们可以利用这一工具以及使用客户的“知情同意书”,在一个可监管的环境中实验他们的想法。
2016年2月,韩国央行在报告中提出鼓励探索区块链技术。同时,韩国惟一的证券交易所KoreaExchange(KRX)宣布正在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平台。
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早已与加密货币公司DigitalAssetHoldings建立合作关系,将利用区块链技术为澳大利亚证券市场研发解决方案。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主席GregMedcraft表示:“这项技术具有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和金融系统的潜力。区块链对于我们的监管方式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目前,区块链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它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区块链要想真正实现价值的互联互通,必须要解决底层技术、业务以及数据的标准化问题。除此之外,区块链还面临着性能、容量、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一系列技术方面的挑战。(中国投资咨询网)
转自:
http://www.gongxiangcj.com/show-22-2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