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银行存款不翼而飞!区块链能否解决银行信用危机? (Read 247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54
Merit: 100
区块链能解决记账问题、信任问题,但现在仍任重道远
full member
Activity: 132
Merit: 100
渣打银行“侵吞”客户28万港币事件,近几天成为舆论焦点。银行信任危机再度被推向风口浪尖。
“侵吞”客户资产,银行信用危机显现
 

事件主人公张小姐通过自己的微博全程公开了这一事件。由于对外资银行的信任,张小姐于2014年8月在香港渣打银行开设个人账户存入28万元港币,之后就没有再使用和关注该账号。而她于今年1月7日去渣打铜锣湾分行办理业务时被告知已经被销户。

整个过程存在多个疑点,其一,存款莫名消失:截至2016年3月7日,该账户内资产以港币计超过28万元,但截至2016年4月7日,在张小姐未对账户进行过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账户内各资产栏目全部为“0”;其二,账户被注销:在没有经过张小姐授权的情况下,银行单方面将账户注销这一操作也是一大疑点;其三,本票解释存疑:银行方面表示,账户在5月开出过本票并向张女士老家地址寄出本票,但张小姐从未授权,也并未收到本票,后银行又称找到本票,前后矛盾。

至今,银行方面已经向张小姐公开道歉,张小姐本人表示不会继续介入银行纠纷案件。

 

区块链能否改变银行业现状?
 

银行属于强信用行业,但信用问题也并不罕见。人性贪婪无法用道德和法律约束的时候,新兴技术带来的根本制度规范有了用武之地。区块链技术作为构建信用的机器,是否能够解决类似问题?

OKLink创始人徐明星曾提到,

“区块链技术能够干什么?它其实是把你的帐本开放给大众的技术,谁需要把帐本开放给大众,是别人不相信你这个平台的时候,比如今天我们的上交所、银行、P2P,很多人说这样的中心在做假账。从长期来看,这些本身拥有信用的单位,他们未来也会使用区块链的技术,因为现在的成本非常高,从长期来讲,这种强信用的单位未来可能会用到区块链的技术来降低成本。”
事件当事人张小姐认为,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这些问题都会避免,她对巴比特记者说道,

“我看好区块链经济的发展,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账本,当中每一个人每做出一次交易都会被记录,不可能发生同时记录了几次本票寄出之后又在账户上记录了这样的情况,也不可能发生查不到帐的情况。”
中行上海市分行培训中心的邵伟曾发表文章阐述区块链银行的市场价值、形成发展和可能面临的挑战,其中提到:

“目前,区块链银行业务包括:1、点对点交易的P2P跨境支付和汇款、贸易结算以及证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合约买卖等。2、登记。区块链具有可靠的数据库记录各种信息,对存储的反洗钱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具有可信和可追溯的特点。3、确权。如衡平法法系登记转让事项的权利认定等程序,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4、智能管理。由于‘智能合同’具有自动检测有效性,满足程序条件,合同则自动处理付息和分红,避免了人为干预而产生信用违约风险。”
现实骨感,改变需承担风险,或耗费数年时间和亿万美元
 

区块链技术吸收了经济金融交往过程中的操作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评估过程,能够实现去中心化、去信任、时间戳、非对称加密和智能合约等几大业态优势,但目前尚停留在概念阶段,未见到有关银行系统应用的细节讨论。

日立金融创新实验室全球社会创新中心的首席战略官David Pinski说,因为银行内部核心系统的复杂性,要将银行交易历史迁移到一种新的核心系统上,即区块链上,这将会是一个非常繁琐且庞大的工程。

“区块链转换项目可能会耗费数年时间和亿万美元,这要取决于银行的规模。新的核心区块链银行系统将会像现有系统一样复杂。想象一下,在一种具有百万行代码的关系型数据库上创建一种新的核心系统来处理每一条业务规则,但是然后分层到区块链上来管理所有的账本和交易。在成本和复杂性方面,就很难判断这种方法的好处。”
新技术推动的系统变革是银行业早晚要做的决定,但区块链技术对银行系统变革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还要进行系统评估。

除此以外,现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也是技术变革的阻力之一。在本次采访中,张小姐也提到,

“不仅是渣打银行,很多人都在说这是银行的内部潜规则,银行内部员工曾爆料,几个部门的人联合起来会贪sleeping account内的钱,甚至会有找个与账户同名的人去冒领这笔钱的情况。”
就在这篇报道完结之时,张小姐身在国外的哥哥借其公众号发声说,他也遭遇了与张小姐同样的经历,但这次,渣打银行冻结了他多达1000万港币。

制度腐化,越来越多信任问题暴露,区块链无疑是解决方案,但构想落地现实,必然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等待。
稿源:巴比特资讯(http://www.8btc.com/zhadayinhang-28)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