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哈佛商业评论撰文 区块链将大幅改变全球供应链 (Read 162 times)

hero member
Activity: 532
Merit: 500
2015年美国快餐连锁墨西哥烧烤Chipotle爆发大肠杆菌疫情,导致了55名客户染疾,并引发了 Chipotle 公司一系列地震:查封、调查、消费者质疑,等等。这个以新鲜、健康为招牌的连锁品牌关闭了多家连锁店,美好的前程差点毁于一旦。此外,Chipotle销售额大幅下滑,其股价下跌了42%,达到三年以来的最低值,从此之后就一蹶不振。

这家公司遭遇危机的核心问题,其实长久以来也困扰着那些依靠多家供应商来交付零件和原料的公司:整个复杂的供应链缺少透明度和责任机制。Chipotle因为没有实时监督其供应商,所以无法保证污染物不会混入其中。

如今,大量的初创公司和企业都在探索一种能够彻底解决此问题的解决方案:使用区块链来传递权利,记录权限和操作日志,以此来记录不同公司与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流通。

有了比特币的底层核心系统区块链技术,各个企业就可以使用电脑按照加密协议持续地验证最新情况,并将进展更新至普通的共享账本上。这种分布式系统有一个根本优势就是,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垄断式控制,而且它解决了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公开和问责制的问题。对双方来说都重要的数据可以实时更新,这样就免除了费力且易出错的对账环节。它让网络中的所有成员都能更加宏观且及时地看到整体活动的情况。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可以调节信任和选择性透明度的全球系统。其支持者认为区块链将赋予互联网挺进下一阶段的潜力。尽管大量的关注度和资金一直都被该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所吸引,但是同样具有前景的测试案例也在于全球的供应链关系,因为供应链当中,其利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区块链技术所想要解决的挑战。区块链技术可以公开一直以来都隐藏着的信息,并允许用户在此基础上附加上数字代币——一种可协商的独特数字资产形式(模仿了比特币),数字代币成为了供应链生产、装运和送达阶段的中间媒介,并在不同的玩家之间流转。这会赋予企业更大的灵活性,而且整个链条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实时监控自己投入的价值,以此来及时发现市场和价格风险。我们最后收获的是可以带来资源有效配置的动态需求链,而不是僵硬的供应链。

已经有不少人开启了相关领域的活动。一家叫做Provenance的英国初创公司告诉潜在客户称,他们可以使用基于区块链的技术来“分享客户产品的行程,以及客户公司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沃尔玛联合了IBM和清华大学使用区块链来追踪中国市场猪肉的食品安全。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记录井壁岩石和流体样品的转移,以及更好地确外部供应商在保传送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初创公司Everledger已经将数100万颗钻石的唯一身份验证数据上传至了区块链账本系统,以打造质量保证体系,并协助珠宝商遵守法规,以遏制来自冲突地区的“血钻石”交易。

芯片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应该可以极大地改善这些新兴的区块链系统。如果这些系统能够跟“智能合约”结合则会更为强大,因为合约权力和义务,包括货物与服务的支付、交付都可以使用一个所有签署方都信任的自治系统来自动执行。

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和自动化不仅可以惠及货物,还可以约束人类。不同供应商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都可以被授予特殊加密的访问权限,并被放入区块链环境当中成为可追溯的唯一标识符(最好进行加密,以保护员工的个人信息)。这就可以让一整条供应链社区的所有成员来共同监督相互的员工。举例来说,这样Chipotle就可以实时看到其牛肉供应商的相应负责员工是否进行了正确的灭菌和消毒程序。

这种可查明的透明审核对于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将会尤为重要,而增材制造对于工业4.0的动态按需生产模型来说至关重要。

精密零件制造商穆格公司(Moog Inc.)的一支团队推出了一个叫做Veripart的服务,该服务致力于克服这样一个挑战,其增量制造和创新部门的总监James Regenor这样向我们进行了描述:“美国航空母舰的维修队如何绝对自信自己向3D打印机上传的软件文档没有被外国的敌对者侵入?”这就突出了区块链技术的最具说服力的一面:如果信任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那么去中心化的复杂物联网经济将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些潜在的效率提升机会说明了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所有的公司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省。但是首先要克服一些巨大的障碍。

其中一个挑战就是该技术的开发与管理。理想化地说,为了鼓励自由访问、竞争和开放的创新,全球供应链应该是一条不受任何人控制的公有链。换言之,从商业活动和生产活动中获取的数据应该使用密码记录在公开的账本上。但现实当中,不可避免的是由一众企业组成的联盟闭环链也会大量涌现,因为联盟成员想要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利益。两种趋势都是挑战。一方面,需要让最重要的公有链获取全球经济容量,但数字货币比特币和智能合约平台以太坊却受限于自己开源社区的分歧,难于就协议的更新达成一致意见。第二方面,私有链和公有链之间需要一定的互通性,而这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和协议。

另外一个较大的障碍就是:法律规范。全球航运线和多重管辖区有着一些列复杂的监管规则、海洋法和商业法规。想要融入旧世界的法律和机构,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数字化定义、非物质化、自动化和无国籍化特性让这一切都十分困难。

即使在政府确认支持合作之前,也需要达成全球协作,行业必须就最佳的技术实践和标准以及跨国和地区的合约结构达成一致意见。在香港,刚刚成立的“一带一路”区块链联盟,通过采用由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主导和测试的互联网管理方法,来整顿这一过程。作为一家国际的私营公司,ICANN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效的全球管理者和判决者。

这些挑战也需要权衡全球经济的需求,因为全球经济尚未完全从2008年金融危机当中恢复过来,而且正在加速瓦解美国和欧洲的独立主义力量。如果有一个系统能够消除阻碍贸易的商业摩擦,同时提高透明度,以及加强对企业和客户的控制,那这个系统毫无疑问是值得探索的。这就是为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企业、学者,甚至政府机构都开始认为区块链技术是经济复苏所需的重要平台。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