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三维度研究“区块链”技术方法论 (Read 193 times)

hero member
Activity: 756
Merit: 500
“中美在引领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创新浪潮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应加强互联互通和协同合作,尤其要将人类的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充分融合,使区块链成为塑造福祉、链接和平的沉甸甸的压舱石和亮闪闪的里程碑。”
如果说公元前七世纪硬币的发明,标志着货币从贵金属较低成本提炼+花纹加密制作的崛起。那么,当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则为高效普惠的区块链颠覆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迄今已有的区块链文献研究与应用场景中,有关区块链技术的描述纷纭,大致可分为公私论、特质论和要素论三种。
“公私论”是按照“链”的属性分类,通常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联盟链则是前两者的混合。
“特质论”是按照区块链的特质分类,如有分为三个特质的描述(即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交易自由),也有分为五大特质的描述。
“要素论”是按照“块”和“链”两大要素进行分类,在分布式账本技术上,有的注重“由块到链”,也有的注重“由链到块”。无论是用于延长区块链的“父区块+分区块”的集合,还是“主链+备用链”形成最长链的重新共识,均注重块和链双要素的平衡。
但在现有文献中,有关区块链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则较少见,笔者试图从核心技术、组织技术和人文技术三个维度做一探讨。
核心技术

机制双向互动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具有以下四大机制:
其一是共识机制。通过全民参与,实现共识机制的普遍性和民主性。
其二是分布式机制。成本低且通过P2P接入模式,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三是一致性机制。各节点的数据实现同步,确保了数据源的惟一性和一致性。
另外,还有加密机制。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这四大机制是建立在双向互动基础上的技术解决方案。从金融工具的历史沿革看,无论是传统金融的发明(如交易媒介与计价单位分离或统一的货币发明、从无限责任公司到有限责任公司的股票创立、风险创建与风险规避共生的期货衍生等),还是线上与线下互动的互联网金融问世,双向互动的金融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技术创新,而这个过程中无一不与科技进步方法论有关。
有趣的是,如同索罗斯在技术分析顶峰时期问世的《金融炼金术》中描写的市场极端点与市场均衡点之间的动态轨迹,其核心技术“反射论”与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分布式”,在双向回馈功能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
同样,金融创新的历史也表明,越是先进的金融工具则越是脆弱。索罗斯曾一再表明其反射理论可以被观察并转化为利润,但也要防止被滥用。区块链目前也存在着功能、时速和安全方面的技术局限。区块链技术被神化与滥用的担心,如果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话,的确应为世人高度重视。
组织技术

谨防联盟陷阱
组织技术泛指组织从投入到产出过程中采用的策略与方法。由于区块链金融的成功带有从低层技术推动顶层设计的明显特征,必须实行跨国、跨行业、跨学科的整体合作,形成政府与社会的组织引领,金融业、科技界、制造业、服务业齐步前进的大格局。联盟,则是区块链组织技术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笔者认为区块链联盟要防范各种误区甚至陷阱,注意平衡以下十大关系:
(1)大小联盟同行。可以先建立小型务实的联盟,再建立大的行业或跨行业联盟。坚持从“小范围虚拟层”入手,取得经验与成功。
(2)局部与全局协调。防止大机构单一行动,建联盟时应为“一体化”留下空间。
(3)联盟与联盟之间的主动联合。要促进2017年互联区块链的启动,形成互联互通的联盟群。
(4)鼓励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协同。要重视行业性中小微联盟和沙箱。任何独自奋斗获得的价值均有限,唯有合作联动才能取得区块链创新的进步。
(5)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在区块链投融资方面要实现金融业与相关产业以及社会层面的联通,注重建立区块链技术专项基金、母基金和公益基金,这是区块链普惠金融特征所决定的。
(6)监管要与区块链金融创新同步,不能等。应通过建立区块链技术研究机构,加快政府对区块链技术的学习和了解,调整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测评制度,并尽快建立行业标准与技术标准,确定区块链技术的行业底线和压力测试指标体系,构建区块链金融创新的防护网和防火墙。
(7)平衡现实与理想,要丢掉幻想。区块链技术不是拯救金融体系和摆脱风险的唯一灵丹妙药,实现目标需要势如破竹,也需要忍耐与坚持。
(8)兼顾双重安全。任何单一安全而不顾总体安全的区块链实验,均会留下自身与社会的隐患。
(9)形成“试验+学习+改革+创新”的技术环节和组织文化。
(10)中美无疑将成为全球区块链的强国,应尽快建立引领创新的战略合作及协同关系。
人文技术

上下同欲者胜
人文技术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与情怀。“上下同欲者胜”,正是这种情怀的成功之道。
可扩展性,是区块链技术的一大特征。通过类人脑的思维逻辑,可以成为人机交互的桥梁和通用语言,为实现人工智慧生命体奠定基础;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人机双方都以智慧生命体身份进行平等对话;通过深度学习,制造出以谷歌alpha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最终创造出具有人类智慧特征的机器生命体。
人工智能不是让我们多了一个工具,而是多了一个跨物种合作的可能。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使我们从生物生命体进入到人类生命共同体,最终进入超生命共同体或智慧生命体。笔者曾经在1998年发表的《知识经济:人力资本跨入智力资本》这本专著中提到了“泡沫人力资源”;《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其《未来简史》作为2017年最重要的新书之一,也提到未来可能出现一种没用的人(司机、秘书、医生、厨师等均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
针对这一挑战,人文主义和人文技术应成为金融科技的紧密伙伴,硅谷和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之所以成功,就是将互联网和人的需求紧密结合。因此,区块链的最终成功,取决于我们能否秉承人文主义精神,高度主动地为解决人类需求提供各种场景服务。
正本清源:挖掘区块链智慧

中美“矿工”需要联手挖掘人类思想库中的区块链智慧。中国古代文明历来主张阴阳平衡,区块链中的块与链,以及“有效去中心化”等核心技术中,就隐含着“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的哲学观与方法论。国学中的《论语》正是典型的“区块链”篇,“语”者指片言只语,“块”也;“论”者指长篇大论,“链”也。更重要的是《论语》的“学而”篇中孔子在阐述政经时,提出了“温良恭俭让”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温和、善良、恭敬、简朴、忍让的文化美德。我认为这五种文明与区块链的五大特征有着兼容并蓄之处。
“温”,指为政要温和,金融要普惠,正吻合了区块链分布式的主要特征。
“良”,讲诚实、守信,正符合区块链技术免信任的特征。
“恭”,指恭敬、谨慎,与区块链时间戳技术相一致。
“俭”,指简朴、直接,金融操作中直接便捷,与智能合同相对接。
“让”,指在“温、良、恭、俭”基础上实现自我保障的场景,对应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
中美区块链比较而言,美国在技术创新与专业人才方面领先;中国在应用创新和实践领域方面潜力巨大。笔者认为中美在引领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创新浪潮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应加强互联互通和协同合作,尤其要将人类的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充分融合,使区块链成为塑造福祉、链接和平的沉甸甸的压舱石和亮闪闪的里程碑。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