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瑞穗证券沈建光:货币政策收紧是今年总基调 (Read 352 times)

newbie
Activity: 39
Merit: 0
是该收紧货币政策了,一直这样下去会出大事的
member
Activity: 101
Merit: 10
搞大事情了?
member
Activity: 84
Merit: 10
不明觉厉,不过确实有收缩的迹象了。
member
Activity: 74
Merit: 10
不是吧,今年开始收缩了吧
member
Activity: 112
Merit: 10
刚刚结束的一季度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讲并不平静,由于迎来了MPA(宏观审慎管理)正式施行后的首次考核,3月底大考临近时,银行间同业存单发行大幅下降,部分银行为规避监管紧急寻求债券代持等现象纷纷出现,凸显了本次MPA考核对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业压力的增加。

好在虽然紧张情绪攀升,但短期流动性风险并未升华,市场最终平安度过大考。甚至在央行坚持十日暂停逆回购操作的背景下,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也在大考结束后的4月初逐步趋于回落,4月7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7天和3个月分别降至2.4957、2.7410和4.3010,回归至3月中旬水平。

展望未来,由于MPA考核已成为常态化趋势,日后银行或将逐步适应新的监管条件以规范资产负债结构,表外理财纳入监管范围意味着影子银行急速扩张的态势有望趋缓,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大有裨益。同时,中国开启金融去杠杆之路,也有助于改变一段时间以来资金脱实向虚的局面,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收紧是今年总基调

实际上,不仅MPA考核在一季度付诸实施,今年以来,央行还频繁的通过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即通过提高短期利率走廊上限SLF和中期利率指引MLF方式,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上行。在笔者看来,上述举措是央行践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防范金融风险,引导资金脱虚入实的具体行动。

可以看到,一方面,在MPA考核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口径,对近年来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实际上,在利率市场化压缩银行传统息差收益的背景下,为规避监管、获得较高收益,银行近年来创新不断。从早前的银信合作、银保合作、买入返售等途径投资非标资产,逐步发展到通过同业、委外业务投资与标准化产品。但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却脱离了监管,金融杠杆率的提升不仅加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也使得资金无法服务实体经济,并推高了实体经济资金成本,金融去杠杆确有必要。

另一方面,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也在奏效。今年年初,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发文提及到货币政策框架转型,而今年以来,央行也先后三轮提高政策利率,即分别于1月24日央行时隔六年首次提升MLF政策利率10个基点,2月3日同时提高SLF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中标利率,3月16日美联储加息当日继续上调SLF和MLF利率。在笔者看来,央行今年有别于以往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收紧流动性更加倾向于通过“短期利率走廊+中期利率指引”这一新的货币政策新框架发挥作用。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