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人民日报:信贷业务成“配角” 银行为什么主业不“主”? (Read 271 times)

member
Activity: 112
Merit: 10
感觉银行在摇摇欲坠了
member
Activity: 84
Merit: 10
感觉银行很危险啊
full member
Activity: 182
Merit: 100
full member
Activity: 140
Merit: 100
hero member
Activity: 534
Merit: 50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防止脱实向虚。银行业是金融业主体,也是实体经济融资的主渠道。过去一段时间,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何以削弱了?当前为什么要更加强调银行突出主业?未来如何增强银行这方面的能力?带着一连串问号,本报记者近日在多家银行做了调查采访。

  传统信贷支持减弱,资金去了哪儿?

  银行的钱通过一些非信贷资产业务,转道进入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者在银行体系内空转

  胡军在福建经营一家小型科技型企业。公司前景不错,有不少风投基金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看着自己辛苦打拼起来的事业,胡军有过心动,但是和他们一谈就放弃了:“风投基金都是嗅着资本味儿来的,这些钱拿着轻松,但会分散公司股权,将来企业的话语权就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会影响长远发展。”胡军告诉记者,还是更愿意找银行借钱,银行愿意借钱的企业,在市场上也会更受认可。

  从银行借钱并不容易,特别是胡军经营的这类轻资产小企业。

  去年,胡军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拿到手的却是一笔“组合贷款”:一半是贷款,一半是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汇票的一半额度要作为保证金存回银行。“对企业而言,贷款的便利度就降低了,成本也上升了,除了贷款利率外,开承兑汇票有一笔手续费,去银行贴现还要交上一笔贴现费。”胡军说,有的银行在贷款前就和企业“商量”好,开了承兑汇票还要去别家银行贴现,之后再把资金存到自家银行。企业在银行有了存款,银行又能为企业“贷款”了。

  “做两头”曾经是一些银行的共同手法,这样既增加了银行的存款来源,也增加了贷款规模。但是对企业来说,拿到的贷款缩了水,融资成本也上升了。

  对实体企业的传统信贷支持减弱,那么多的资金去了哪里?

  “银行的钱通过一些非信贷资产业务,转道进入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者在银行体系内空转,直接送达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在减少。”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一点可以从最近金融市场 的走势看出。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的资金越来越紧张,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却没明显上升,说明此前银行资金直接进入实体企业的不多,所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的变化也没有体现在企业融资成本的变化上。“去年底,反映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票据贴现利率,一度还出现了与货币市场利率倒挂的情况。”

  有些资金来自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通过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对接,辗转进入房地产企业;有的资金在债券市场内部空转,环环相套、层层加杠杆;有的发展配资业务,用于定向增发等证券市场交易……近几年,传统信贷资产业务在商业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迅速下降,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占比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末,16家上市银行非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已达到34.96%,同比上升3.46个百分点,个别银行的非信贷资产占比甚至已超过信贷资产规模。

  争种别人的田,为啥却荒了自己的地?

  经济调整带来的大环境变化,以及跨市场期限错配套利和监管套利,让银行更多关注资金市场业务,却逐渐偏离主业

  对于金融机构偏离主业,一位监管部门负责人形容为“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其中,既有外部原因,也有银行自身原因。

  首先是经济环境的变化。“最突出的是经济调整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在经济下行期,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对行业前景预期下滑,自身的有效信贷需求在下降,同时银行的信用风险也持续上升。这样的双重影响导致银行对实体经济信贷占比往下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完成前,这一情况会持续存在。

  其次是金融市场的变化。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银行资金成本上升,同时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展,银行议价能力下降,存贷款净息差收窄,靠传统信贷赚得的收入下降。有数据统计,去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22%,创下历史新低。“新型金融机构进入市场,也侵蚀了银行信贷领域。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去金融市场寻求新的收入来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这几年银行与金融市场相关的业务收入占比上升,比如在债券市场上,利用长短期资金的利率差,加杠杆进行期限错配。

  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监管趋严,也导致银行有偏离主业的冲动。曾刚介绍,现在传统银行业务有行业集中度和信贷额度限制,还有严格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准备金要求,这些都会推高银行信贷成本,影响银行的利润。而如果银行通过金融市场相关的资管业务,跨市场层层嵌套,就能绕开监管之手,投入一些受限制领域,如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投融资平台,还能降低贷款成本,不用计提拨备、追加资本,何乐而不为?

  然而,风险正在集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既是要纠偏,让银行突出主业,更是要转变银行过度的、短期化的业务经营模式,解圈化套,少做复杂嵌套业务,减少无益于实体经济的伪创新,有序化解已埋下的风险隐患。

  “投资类资产的过快增长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循环,延长了金融链条,风险已经显现。比如之前的信用债违约事件。”某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些风险在一些小银行更凸显。大行本身体量就大,创新型业务量的比重大约为20%,或者更低,如果出现一些风险,能自我消化。但是在有些小型银行,这类业务的比重高很多,甚至达到50%—60%,自身的风险化解能力弱,一旦出现风险,会影响整体发展。

  “现在这些业务表面上看不到风险,既规避了监管,也带来了账面上的收益。但实际上也会有信用风险,而且流动性风险更大,当市场上资金面有变,带来的损失会超过获得的即期收益。”这位负责人说。

  突出主业,银行能否写好一个“主”字?

  银行应放弃对短期利润的过度追求,更加注重长远、稳固的银企关系。“偏门堵住,正门还得有序开放”,引导银行增强主业的监管环境也要改善

  目前,市场已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整体经济环境改善,会增强银行“向实”的动力。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企稳,企业盈利情况改观,特别是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升,钢煤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经营有所好转,现金流增加,信用违约风险下降。银行内部也加快了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贷款率开始下降。

  银行自身存在的一些顽疾,会使其更多追求眼前短期利益,而忽视与企业长远关系的维护。

  “现在银行过于关注对利润的考核,业绩、收入和即期收益挂钩。下面都是围着总行的考核指挥棒在转,而且业务同质化,做得很累。”某城商行基层网点人员告诉记者,银行考核指标压力大,揽存任务重,考核项目越来越多。如果发放的贷款有一笔出现了不良,这一整年都白忙,甚至可能因为手续上的小疏忽,给个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银行风险和利润考核应着眼长远,而不是关注短期指标,这样对实体经济短期困难就会更宽容,专注于企业长期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说,既要净利润增长不低,赚的钱越来越多,又要给实体经济更多让利,承担更多风险,本身就很难两全。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和股东都应该放宽对银行盈利的片面性要求,主动调低银行利润预期,使银行更多关注长远、稳固的银企关系,而不是在意某项创新能否实现短期收益,放任中长期风险上升。

  银行脱实向虚,根子在于监管套利,引导银行突出主业的监管环境亟待改善。“监管套利在于不同市场监管规则不统一,对银行不同业务的监管要求有松有严,适当降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监管成本,能引导银行简化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通道,让信贷过程更加清晰、透明,让更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曾刚说。

  “偏门堵住,正门还得有序开放”。曾刚提醒,要有序化解已有风险,避免在“拆弹”的过程中把炸弹引爆。过去一段时间,银行的非信贷业务规模已很大,不少机构出现潜在损失,在引导银行纠偏时,还要注意已有的这些业务不要过度收缩,以免引爆风险。多项政策配套进程、实施时点选择都要慎重,给出一定的缓冲期和调整期,以免给市场带来太大的短时冲击。

  董希淼说,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讲,突出主业要靠持续改进银行服务,由“资金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关键是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引导、约束和杠杆功能,逐步退出“两高一剩”的传统领域,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同时规范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缩减投资类资产规模,减少资金空转;聚焦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求开展各项业务,促进银行“脱实向虚”的信贷资金和非信贷资金归位。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