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推荐】南海泡沫事件对加密货币投资的启发 (Read 278 times)

member
Activity: 104
Merit: 10
南海公司成立的独特性在于投资者与君主制的密切联系,这也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member
Activity: 84
Merit: 10
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的
newbie
Activity: 31
Merit: 0
现在的加密货币让我想到了当初的互联网热潮
full member
Activity: 154
Merit: 100
ico确实多
member
Activity: 112
Merit: 100
这对国家有利,因为消除了债务,公司可以提供进口税收。
member
Activity: 104
Merit: 10
投资者开始反抗经纪商、公司创始人和政治家。开始出现暴徒,需要司法约束。
member
Activity: 100
Merit: 10
很难说南海公司的泡沫始于哪里,因为很多原本以持股者利用为重的小型决议共同引起了问题
full member
Activity: 168
Merit: 100
暴走时评:比特币等加密货币ICO是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因为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缺乏相应监管和行业标准,遭到一些反对及质疑。何况目前为止ICO项目也确实频频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这种投资模式值得细思和警惕。就像英国南海泡沫事件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我们也应该在加密货币ICO中加以提防。
翻译:Annie_Xu

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后没有综上子嗣继承王位。于是爆发了王位继承战争。

西班牙领导力衰退,无法保卫国土。权力真空使全欧争夺西班牙国土的控制权。

1701年战争随即爆发,持续将近15年,最终以缔结合约结束。此次战争没有明确的胜利者,但是合约使欧洲和美国领土疆界发生巨大变化。

瓜分完毕的西班牙留给了菲利普五世,与西班牙王室血统最近的法国贵族成员。英国和法国获得了南美和北美的“新世界”领土。所有战争参与者都因此背负了债务,不得不在重新分配的领土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于是英国的“南海公司”(South Seas Company)成立了。

1711年英国国会与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共同成立南海公司。

这家公司的架构与17和18世纪大多数企业一样,根据皇家宪章成立,获得这个君主制国家商业的垄断地位。南海公司则获得新占领的西班牙领土的垄断权。

一开始南海公司的股份主要用于偿还战争债务。西班牙战争的债务大约1000万英镑,指定由南海公司偿还。现有债券持股人可以选择将债务转换成新公司的股权。

这对国家有利,因为消除了债务,公司可以提供进口税收。对债务和持股人也有利。因此当1713年战争参与者签订乌德勒支和约(Treaty of Utrecht),南海公司开始扬帆起航。


大买卖

很难说南海公司的泡沫始于哪里,因为很多原本以持股者利用为重的小型决议共同引起了问题。

南海公司的营销过分张扬,甚至还有从新领土出口战利品的奇幻故事。此外还有复杂的领跑战略,让获得立法特权的内部人士可以在发行前就购买政府债券。

从之后的记叙可以看出此次证券营销者当时就知道财富的神话不可持续。但是觉得只要获得资金,一定能获得收益。于是一定获利的承诺和宣传导致南海泡沫事件开始初现端倪。

南海公司成立的独特性在于投资者与君主制的密切联系,这也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分享精英集团收益的可能性并不是普通人能够获得的。随后证券的买卖发展成新的赌博方式,在国内普及。

随着南海公司估值上涨,财富的预期提升。南海公司的主持者开始意识到他们也可以自己成立公司发行股票,模仿其成功模式。对于现今的ICO投机者来说,这正是泡沫开始吸引关注的开端。


了不起的声明

一开始这些“泡沫公司”(当时他们就是这样叫的)还是有合理的目标。在白皮书发明之前,这些公司起草营销文学,可以迅速浏览,激励性很强。

公司一开始的焦点并不坏。大多数公司专注于保险、产品和公用事业。这些公司的企业战略可以概述为“新世界之外”的目标。

随着公众对良好投资机会的需求增加,这些泡沫公司的声明也随即扩大化。当时不需要监管或者专家评论,所以公司开始标榜为“永动机”等大而空的宣传。

在极度疯狂的时候,其中最虚无缥缈的泡沫公司承诺“实现伟大优势,而没人知道它做什么的公司”。

狂热不断增加,推销者和交易所原型运营者开始出现在伦敦街头。他们被称为“股票经纪人”(Stock-jobbers),开始在伦敦咖啡馆之间的繁忙街道上营销他们的文件。

经纪商向行人出售最新的项目,可以获取相应销售提成。这些推销者肆无忌惮、厚颜无耻,是许多并不怎么样的产品的负责人,也是对无法获得承诺利益的买家的第一负责人。


终局的开端

巅峰时期南海公司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不计通胀因素)。几乎国内所有贵族、官僚和商人都参与项目。甚至物理学家及天文学家牛顿也在公司倒闭之前大量投资。在狂热的时代,预言家也未能预测到结局。

在南海公司达到市值巅峰时,一连串事件导致其倒闭。1719年的12月,没能获得任何利润的南海公司无力向持股人支付年终分红。

引起政治家和银行家的一连串行动。一些银行家开始意识到市值的增长不会无限制地持续。同时政治家开始看到泡沫公司的投资与南海公司股份竞争。

为了解决该狂热现状,1720年一月份议会委员会召开。通过一系列妥协和流言,委员会总结只有持有皇家宪章的公司才可以参与买卖。当年六月泡沫法案(Bubble Act)确认了泡沫公司的违法性,终止了公司股份的交易。

最终公司终结于一个投资者信贷项目,1720年八月第一次支付到期。为了付款,当时投资者开始出售股份,于是出现首次抛售。

接下来发生的事并不意外。公司开始倒闭,几个月就达到倒闭高潮。随着损失增加,每个人受到影响。破产的人当中有牛顿,损失了几乎一生的积蓄,他说: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1720年年底,南海公司股价跌幅90%。


反弹

投资者开始反抗经纪商、公司创始人和政治家。开始出现暴徒,需要司法约束。一些曾发表极端声明的人逃离国家。留下的人面临牢狱和资产没收。

尽管很多经纪商逃脱了审判,却要面对公众的讽刺、讥笑、蔑视。其中包括Daniel DeFoe(鲁滨孙漂流记作者)发表的讽刺文章。

整体经济增长的收缩,使得南海泡沫事件成为这个世纪的大萧条,此后100年泡沫法案一直有效,限制着投资市场的增长,直到1825年。

没有监管和同行互查的投资经济变成了不可持续的凯恩斯选美赛(Keynesian beauty contest)。南海泡沫从来没有带来回报,只有损失。


经验教训

南海泡沫与现代ICO市场的相似性有些诡异。

随着新型投资者开始进入证券市场,并且没有监管保护,这个市场很快就会堕落成赌博,无耻的商人专注于投机市场,不关心长期可持续性和非投机性资金流。

不止如此,这些叫卖者可能错失有利可图的投资机遇。这个环境的压力导致整个市场的巨大外部成本。

看到机遇的投资者也会理性地成为第二大蠢人,推销劣质的渺茫项目。

比特币是否会沿着南海公司的方向还不确定。但是目前确定的是,当SEC选择限制该领域的发展,就像英国议会颁布泡沫法案,这些“巨大优势产品”的价格将迅速跌为零。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