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共享单车火后黑摩的出行次数减半 黑车司机欲改行 (Read 147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322
Merit: 100
行业竞争导致的必然结果
full member
Activity: 154
Merit: 100
共享经济活跃了,黑车生意少了。“黑车”即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不是因为“市长”们的霹雳手段,而是要感谢“市场”的优胜劣汰。

近日有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共享单车最先颠覆了“黑摩的”行业。数据显示,共享单车让市民使用小汽车出行的次数减少了55%,黑摩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以北京某地铁站为例,之前周边有200多辆黑摩的,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数量减少到五六十辆,司机业务单数锐减,70%的黑摩的司机被迫转业。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有黑车司机叫苦不迭,受共享单车影响,收入减半,准备另谋出路。也有黑车司机为了“报复”故意毁坏共享单车。

这样的结果始料未及,却在情理之中。路面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抢”走了黑车的生意,不仅是公众具体的生活体验,也被吸纳为执法智慧,一些机智的地方政府部门开始巧妙地利用竞争态势,积极引入共享单车——作为黑车的天敌,升级了打击黑车的战略战术,效果显著。

采取生态治理的视角,疏堵结合,是治理黑车乱象的上佳之策。南京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对媒体表示,他们与6家共享单车企业签订承诺书,加大了地铁站出入口的单车投放量,“赶走”黑车,为乘客创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当某个物种泛滥到危害大局的时候,强力打击固然能收一时之效,毕竟成本高昂,往往治标不治本,不如引入“天敌”。十几年前,广州曾发动万人查堵黑摩的,声势浩大,霹雳手段,可风头一过,黑车问题又悄然回潮。

黑车或许无法从微观上赶尽杀绝,但从宏观上扼制、从经济生态上淘汰,达到优质的生态平衡是完全可以的。共享经济的诞生,既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量,客观上物美价廉的服务也形成了对黑车经济的围剿。这是一个多赢格局:新经济发展起来了,供给侧优化了,需求侧满意了,黑车生意质次价高、宰客现象普遍,一旦拉不到活儿,司机改行去找合法工作,也就不必胆战心惊跑黑车了。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