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莱特币为什么决定要激活隔离见证?激活后下一步要做什么? (Read 421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322
Merit: 250
下一步可能是根据操盘的需要决定
sr. member
Activity: 308
Merit: 250

区块链升级已经定义为一场多年的技术知识之战,在这样一个时代,这一场升级将会成为一个新的里程碑,给这个故事掀起一个大高潮。
 
除非突然窜出来个意外,如今备受期待的代码变更,对于莱特币公共区块链已是板上钉钉。随着隔离见证(SegWit)的引入,大家应该有看到,莱特币这款市值第四大的加密货币目前有限的交易吞吐能力的提升,以及其协议中的其他改变。
 
这种升级给社交媒体带来了不少大新闻。
 
隔离见证自2015年被提出之后,就一直是比特币扩容辩论的话题中心。在比特币网络中,由于技术和政治上的原因,矿工们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支持这个改变。如此这般,用户们也就一直呼吁着在莱特币上测试一下这项技术有没有效果。
 
由于隔离见证可能潜在地为这款货币铺开了一条扩大价值的道路,这款以往并不怎么受欢迎的加密货币自从接受升级提议之后,就开始了它的飞速发展。莱特币在三月底之前涨了将近两倍。
 
不过,这到底有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社区中的有些人如此渴望能够看到这一场变化?
 
莱特币基金会主任Franklyn Richards认为,这一场升级可能可以成为,以后在在线平台上测试其他技术的先例。比如像长期提议却没有执行的闪电网络和侧链——在CoinDesk采访中,鱼池的王纯也同意这种说法。
 
而且,奇怪的是,有些人还认为它能够推动比特币扩容辩论的进展,即便还尚不清楚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直接影响
 
由于莱特币的代码规则,当两周之后支持隔离见证的代码的区块超过了75%,这一场改变就已是大势所趋,无可避免。
 
截稿前,符合标准的区块已经达到600之多了。
 
在此之后,距离正式激活之前还有两周时间,给予钱包和用户们足够的时间为这个改变做调整。最初在BIP9中曾描述了这个过程。(BIP9,是当前一种让比特币共识更可能发生规则变化的机制,很受人青睐)。
 
此外,这是一种向后兼容的改变,所以如果大家不想,莱特币服务不需要升级到支持交易的程度。而且,也许是因为莱特币的交易量仍然很低,钱包供应商们似乎并不急于这么做。
 
热门的莱特币钱包的发言人说道:“未来如果存在需求,LiteVault可能支持隔离见证地址的业务。到了那个时候LiteVault将升级到可以处理那些隔离见证地址的开销。”
 
他还补充说,据他所知,目前没有任何钱包支持隔离见证式的交易。
 
闪电网络也一样?
 
其结果造成的长期影响更大。
 
第一,闪电网络很可能也会部署到莱特网上,并启动运行,这就意味着,这个原本是为了比特币扩容所设计的方案可能只能在较小的网络上进行实时测试。
 
第二,莱特币的创始人李启威说,他正在和闪电网络实验室合作研究这种可能性。
 
同时,另一个闪电网络初创公司ACINQ最近也在其莱特币网络上层版本中进行了测试。结果指出,由于莱特币和比特币在技术层面上非常相似,这种技术简直是“开箱即用”。
 
尽管莱特币一直名列加密货币前五名中,但是莱特币一直在创新方面都没有多大成就。(例如,鱼池的王纯甚至开玩笑说,莱特币没有开发者。)而从此以后,这些技术可能就要在这款加密货币上获得新生,得以再次发展。
 
社区的支持
 
目前看来,计划进行到最后一刻出现什么阻碍,不太可能是来源于矿工们有什么共识。即便是那些坚决反对在比特币上实施隔离见证的矿机企业(比如ViaBTC和比特大陆)都表示,他们打算继续支持该计划。
 
莱特币基金会的Richards认为,莱特币用户们“一致”支持代码的改变,而“政治真的只存在于比特币”,他说:
 
“如果之前还有任何人怀疑这是否真的是用户们想要的,那么现在这种疑问已经彻底绝迹,因为在这种一片压倒性的情况下,连反隔离见证矿池都正在升级支持隔离见证了。”

 
然而隔离见证适用于帮助扩大交易量,而这,正是比特币现在所必要的(由于区块被填满)。而更具讽刺的是,对于莱特币来说它反而并不是完全必要的。
 
截至发稿前,这款加密货币的交易量还仅仅只是比特币的五分之一。
 
那么莱特币真的需要提升交易能力吗?一些人,包括创始人李启威自己,都把激活隔离见证作为比特币采用隔离见证的一步试足。
 
LightningAsic的首席执行官廖翔向CoinDesk承认,他对于这次升级对莱特币经济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没有抱什么期待。

他最后说:
 
“但是它可以推动社区尽快激活隔离见证。”

 
英文来源:http://www.coindesk.com/litecoins-segwit-activation-why-it-matters-and-whats-next/
编译:Margaret
稿源(译):bitcoin86.com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