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顾功垒:孩子入学父母赶考 (Read 183 times)

newbie
Activity: 42
Merit: 0
May 10, 2017, 02:08:59 PM
#1
听一首歌,说说里面用了小提琴还是古筝?长城是哪个朝代建立的?日本、美国、中国的国旗是什么样?七个9相加等于几?
又是年度幼稚园升小学的面试季,中国年轻父母除了拼关系、为孩子争取到民办小学的入学面试资格,今年赫然发现,自己和上一代竟也成了被考对象。
一边厢,五六岁的孩子未上学已要熟做加减法、听说中英文,还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历史人文,外加左右手轮拍球和跳绳。
另一边厢,年轻父母要脑筋急转弯,做智商测试类型的逻辑题,还要如实申报孩子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学历、就职情况等。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年轻父母直呼,只怕自己离开校园太久,万一失手,拖了孩子的后腿……
上海上周末有171所民办学校进行入学面试,其中,阳浦小学和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在学生面谈过程中,让家长做问卷调查祖父母一代的家庭背景、学历和职业,遭家长投诉。
上海市教委过后责成两所学校立即取消家长问卷环节,批评校方行为有违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精神,要求校方反思、道歉并追责,还要通报全市,给其他学校敲警钟。
但据多个家长社群曝光的幼升小奇葩体验,还有其他学校要求家长写800字的命题作文,阐述教学理念和公立民营联合办学的看法,还有学校婉转指出,家长微胖还表明父母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会让孩子失分……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不均,及教育供给双方略带鸿沟的理念偏颇,让上述问题周而复始,暂时找不到令大家都满意的天平。
上海媒体日前称,幼升小在沪大致有四类情况:“菜小”、公立名校、国际学校和民办小学。
“菜小”指的就是菜场小学,几乎不存在入学门槛,不需要学区房和关系,连没有当地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可以进的学校。
如果要上公立名校,基本上父母需要拼出一套动辄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204万新元)的学区房。至于国际学校,则一般须满足不参加中国高考的外籍子女,且几十万元一年的学费对父母年收入要求甚高。
中国中产家庭父母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做排除法后,发现让孩子进入教学质量好、升学率高的民办私立小学,成为不二优选。
然而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无形压力笼罩下,儿女即使踏得进民办小学,对父母和孩子的“折磨”实则才刚刚开始。
一名曾让女儿在幼儿园快乐成长的父亲就告诉《联合早报》,入学后发现女儿的同班同学们几乎都已在课堂外把知识学到手,上学是加强复习功能。于是夫妻俩只好密集安排补习,让女儿一步步赶上进度。
预见到渺小的个体无法一夜间改变体制,上海的高级白领父母开始提前规划。
一名上周辞去近百万薪酬的金融中层管理妈妈就告诉本报,她要么拼事业为女儿铺路,要么当全职妈妈,承担“鸡娃”(父母像打了鸡血一样和孩子一起学习拼搏)的责任,最后她选择了后者。
她说,上班时需要冲业绩,几乎没时间看顾在读幼稚园的女儿,因为压力大,晚上常睡不好觉。前阵子女儿周末芭蕾舞班的老师又向她反映女儿芭蕾舞基本功需要补课,让她有了辞职暂时陪伴女儿的想法。
“我们家有四套房子、两部车,基本上不用愁经济,”她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么做会不会有效果、目的是什么,但看着别人家都在操心,我们总也得跟着‘鸡娃’一下。”
来自于同辈和社交媒体社区的舆论风潮一方面让父母茫然,另一方面,教委从全局考量要“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却也遭家长诟病。
一名年轻爸爸就说:“公立学校为了要等学习能力稍微慢一些的学生,降低教学难度,如果父母担心子女的竞争力由此被削弱,肯定就会向私立学校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适龄孩童人数增加,幼升小面试只会更加疯狂。”
中国前些年开的高速经济快车制造了不少中产家庭,对他们外界不乏羡慕的目光,却不知他们在子女教育上感到的无奈和焦虑。
毋庸置疑,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肯定会逐渐释放出基础教育公共资源增配的红利,只是在大潮中被推向前的年轻父母,就不知道有多少还能冷静地思考和研判了。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