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村医辞世千人送是一堂悲情医德课 (Read 220 times)

member
Activity: 70
Merit: 10
付出就有回报
newbie
Activity: 2
Merit: 0
世界不会亏待任何一份付出,总会在某个时刻爆发
full member
Activity: 199
Merit: 100
悬壶济世的华佗,谢谢世界有这么纯净的灵魂
member
Activity: 91
Merit: 10
66岁的付彩纹生前是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马王街办马王村村卫生室的医生,昨天是她出殡的日子,1000多村民送她最后一程。马王村村委会主任张永亮说,付彩纹医德高尚,生前将病人的事情看得很重,却忽视了自己的健康,村里很多人都曾得到过她悉心的治疗,所以她在西安住院期间,很多村民都赶到医院去看望她。她去世后,全村有1500多户村民,几乎每户村民都送来了花圈,以示缅怀,这种场面此前从未有过(5月5日 《澎湃新闻》)。

  村医既是医生,也是村民中的普通一员,在观念相对较为传统的很多农村,普通村民的去世安葬,能为其“披麻戴孝”和出殡送行的基本都是逝者的至亲晚辈与家族成员,除非是村里被公认德高望重的老者去世以外,其他家族成员和村民很少有人会主动前往,66岁去世,在农村并不算高龄,1000多村民为这样一位村医去世出殡送行,甚至还有村民为其主动“披麻戴孝”,既非常罕见,也足以证明村医付彩纹在父老乡亲心目中的厚重,而从众多村民对付彩纹生前追忆的点点滴滴中更不难看出,正是付彩纹在长达40多年的村医生涯中始终恪守崇高的医德,用一颗善良之心随时随地呵护一方村民的健康,才赢得周围百姓的无比尊重,成为人们永远无法忘却的“健康天使”。

  从周围村民的对付医生的描述看,付彩纹只是1975年的卫校毕业生,在医术上应当不具有太高水平,能给村民提供的诊疗服务,也就是祛除小病小痛和兼任“接生婆”的角色,村民们还念她,也并没有赞其如何“妙手回春”或治愈了多少疑难杂症,就是感动她从不计个人得失,无论村民何时需要付医生都能随叫随到,即便是寒冬腊月、半夜三更也从不推辞,有钱治病,遇到困难拿不出钱,付医生同样热情相助,在遇到紧急患者限于卫生室条件和自身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付医生更会全程陪伴护送到大医院救治,把接生下的孩子懂事后认自己干妈当成是最大的奖赏,难怪村民会感叹付医生“这么多年,面对病人,她每天都是在奉献”。

  其实,相对于单纯的医术和诊疗水平,患者包括患者家属在内更尊崇高尚的医德,在医疗设施和水平远不及现代的古时候,高尚的医德所给患者带来温暖和慰藉,不但能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更弥补了诊疗水平的落后与不足,正所谓“医者父母心”。千百年来也正是这种医德的传承和延续,才让人们对医生职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并将其誉为“白衣天使”,尤其是在现实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的紧张和缺乏互信,从来就不是由诊疗水平引起,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德的普遍滑坡所导致。无论诊疗水平如何发展提高,注定跟不上疾病种类的增加速度,然高尚的医德却总能治愈患者心灵上的病痛,人们可以谅解诊疗技术局限下的不治之症,却无法接受医德丧失带来的唯利是图,而高尚的医德无疑既是医治和缓解百病的良药,更是医患互信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无可取代。付村医之所以“医暖千家”,为村民所怀念,就在于其40多年对崇高医德的那份坚守。

  村医辞世千人送行,更像是一堂“悲情医德课”,她用一生的奉献赢得全村乃至四邻八乡百姓和患者的尊重,却又对家人感到由衷的愧疚,而女儿并没有因母亲的“疏于照顾”而怨恨,反而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同样选择的从医道路,接过母亲的卫生室,继续书写母亲未了的“医德篇章”,用母亲教导的善良、贤德继续“医暖千家”。村医辞世千人送,既让我们看到农村广大基层医护工作者对村民健康的那份呵护与坚守,更让我们也感受到医德的无穷魅力和在患者心目中沉甸甸的分量,医德永远都应是每一位医护人员执业前的必修课,也只有恪守医德下的诊疗技术水平提高,才能给患者带来真正的健康福音。(朱永华)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