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上海商办类项目调控靴子落地 市场格局生变 (Read 137 times)

member
Activity: 98
Merit: 10
历时半年的上海“类住宅”整顿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
5月17日下午,上海市住建委发布《关于开展商业办公项目清理整顿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就全市范围内开展商业办公项目清理整顿工作,停止审批公寓式办公项目;加强商业办公项目建设、销售监管,重新审核尚未上市销售的项目。
次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便公布了闵行区绿地峰尚汇项目、浦江驿优商务广场项目、嘉定D9空间项目、明发商业广场项目4个清理整顿典型案例。
同时上海市住建委和上海市规土局表示,将严格依照《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共同加强对本市商业办公项目的土地出让、市场交易等全过程监管,依法严肃查处开发企业的违法行为。
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目前上海“类住宅”有87.42万平方米存量面积(截至5月17日已经批了预售许可证并且未售的面积),去化速度相比去年全年月度均值已经大幅降低。业内人士指出,类住宅政策从严执行后,这些存量面积销售势必会受到影响,且或许未来将没有“类住宅”,而是商业和办公的范畴问题。
投资格局已变
据同策咨询研究部统计,截至5月17日,从上海“类住宅”市场连续5个月“零供应”(未发一张预售许可证),网签备案每个月仅2-3万平方米,为2015年3月以来的网签值最低阶段。类住宅的成交量价表现在政策面影响下已陷入僵局。
但此前“类住宅”销售还没有彻底降温。比如远在临港的某楼盘,距离人民广场65公里,因为销售人员以“上海仅有的低总价盘”作为营销噱头,而缓慢去化。由于相关部门此前已限制“类住宅”项目网签,至今仍有三分之一左右房源没来得及网签,项目回款陷入僵局。
据官方统计,上海全市纳入本次清理整顿的商业办公项目近1700万平方米(基本可以认定为“类住宅”)。对此,《意见》提出了分类整顿措施。对于尚未入住的约1200万平方米房屋,若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开发企业要自行整改,通过项目所在区组织的联合验收后,方能继续办理竣工验收、销售、房屋交易登记等手续。对于已实际入住的约500万平方米房屋,其相关信息将记入房屋交易登记信息系统:实际用于居住的,开发企业和业主承担整改责任以及房屋使用安全责任;未按照规定整改存在插层等违法建筑的,将在房屋登记时予以注记,限制交易。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