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人民日报评"校园曝光秀恩爱":恋爱这事靠曝光不好使 (Read 298 times)

member
Activity: 67
Merit: 10
member
Activity: 69
Merit: 10
member
Activity: 84
Merit: 10
sr. member
Activity: 379
Merit: 250
“上大学时不准谈恋爱,一毕业就赶紧结婚”的愿望虽然美好,却怎么都有点不切实际。

近日,某高校曝出一桩奇闻,学校管理者充当“爱情督察队”,把校园里小情侣牵手、拥抱的亲热照片拍下来,张贴在宣传栏,美其名曰曝光“不文明行为”。还有高校推出了“恋爱实名登记”“恋爱报备制度”等奇招,令人啼笑皆非。

透过这些招数,或许可以读出两层含意:学校不鼓励谈恋爱,之所以“登记造册”,可能是为了控制总量、重点管理;当然,学校也不反对谈恋爱,但这种“不反对”是加引号的,试想,又是拍照,又是“昭告天下”,当事人尴尬,围观者起哄,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与此同时,一则“团中央帮大龄未婚青年找合适伴侣”的新闻热转,网友戏称,都惊动团中央了,这事闹的……两下相较,颇有戏剧效果:一边是风华正茂,被限制恋爱;一边是老大不小,团中央“催婚”。咱就不能省省力气,让青年婚恋这事顺其自然吗?

“恋爱”与“不文明”显然不能画等号,没有恋爱婚姻就没有生命繁衍,人类文明就丧失了最起码的基础。而且,大学生恋爱是受法律保护的,只要符合婚姻法规定,大学生不仅能谈恋爱,还能生儿育女。当然,大庭广众之下,大尺度秀恩爱,也是不妥,难怪有学校拿出上级有关文件中“曝光不文明校园现象”的条款叫屈:大庭广众之下的不雅恋爱行为,怎么就不能曝光了?

诚然,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对当今大学校园里的“90后”“00后”,有点失之“简单粗暴”。不管是对不文明行为的管理,还是对大学生恋爱的引导,最终都应变“外部压力”为“内驱动力”,在这方面,还得“精准制导”。如果给 这些“90后”“00后”画张像,大致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出生于富裕时代,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早已习惯成为全家几代人“爱的焦点”;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是虚拟时空的第一代“原住民”,常常把“虚拟感”代入现实中;他们有着很强的个性,追求“雁过留声”,本能地想彰显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对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曝光了之、报备了之,能起到多大效果呢?正面效果尚未可知,从引发的舆论来看,不少年轻人觉得这种做法“不可理喻”倒是真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如此,即使再严加禁锢,也会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见,在婚恋这事上,外界施压不怎么好使,往往容易“抽刀断水水更流”。与其靠“堵”,不如靠“疏”,毕竟在很多家长心目中,“上大 人民日报》(2017年05月25日  17版)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