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端午上海品赏蒲石之韵:你可以和苏东坡陆游面对“同款”清玩 (Read 126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40
Merit: 100
 农历五月又称“蒲月”,民间端午有挂艾蒲的习俗,但在中国文人眼中,另有一种山溪之间的菖蒲与奇石更具清赏意义。“东坡蓬莱觅弹子渦石植蒲,米芾拜石称石为兄”,皆被视为文人的真性情,成为了张岱笔下有“癖”有“痴”的“深情”和“真气”。某种程度而言,当你把一盆菖蒲或者一个石头放置案头的时候,你和苏东坡、陆游其实面对的是“同款”清玩。
当下,中国古人崇尚的“蒲石文化”将如何延续?蒲石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意义何在?正在上海徐汇艺术馆举行的“蒲石雅韵——名家邀请展” ,通过展示海上名家书画与菖蒲奇石,试图共同从现代生活的层面给出了解答。
“蒲石雅韵——名家邀请展”展览现场
当现代人告别了古时的庭院生活,住进了城市丛林。中国古人崇尚的“蒲石文化”又将如何延续?正在上海徐汇艺术馆举行的“蒲石雅韵——名家邀请展” 邀请老中青三代画家林曦明、韩敏、唐逸览、杨正新、施大畏、韩硕、张培成、乐震文、马小娟、何曦、洪健、庞飞、马新阳、沈伟、林明杰、顾村言、甘永川等作蒲石主题创作,王大濛、庞飞、俞莹展示菖蒲赏石。他们试图共同从各人的理解与现代生活层面给出解答。
90多岁的知名书画家林曦明书法《风雅传承》
案头蒲石,文人的精神向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的诗写出了中国文人对大自然的崇尚。但生活在山水间往往只是内心的渴求。昔日高士名贤,常寄澄怀于拳石蒲草之中,“以小观大”成了一种文化智慧,“坚贞朴素”成为了一种人格象征,并以此“穷文心、窥艺境、安性灵”。
展览现场展示菖蒲
尽管如今的生活环境,让城市人不容易与大自然亲近,但在阳台上植蒲养花,在书案茶席上供石,化为了当代人对自然的向往。“蒲石雅韵”展览现场展出了无锡王大濛的菖蒲陈设和于当代人视角“复原”的明人书房。
王大濛复原书房,后为其水墨作品
居于太湖之畔的江南大学教授王大濛在退休后,过起了“随心所欲”玩儿的生活。刻紫砂壶、刻菖蒲盆、画画、拓片、做茶则……但最爱是菖蒲,近几年也以菖蒲之名远播。他说:“菖蒲对我而言,就是生活本身。”他认为,菖蒲超越了草木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精神。而近年来菖蒲热潮的兴起的内在推动也是因为当下很多人的内心太需要一个载体,作为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回归。
何曦,流行石头流行草之一
“蒲石雅韵”邀请展策展顾问俞莹认为,菖蒲与石头真正发生亲密接触,应该是在玩石之风盛行的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菖蒲》诗影响甚广: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诗人将昆石与菖蒲合养于盆中,莳草养石两相宜。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其根据的。因为菖蒲喜好在含水的石缝中生长,而昆石的皱褶孔穴,非常适合蓄水和菖蒲根须的蔓延。且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中还记载了昆石另一个特别的功效:“此山皆火石,火气暖,故栽菖蒲等物于上,最茂。”再者昆石的洁白玲珑与蒲草的碧绿劲健对比分明构建出颜色上的愉悦。
石头配菖蒲,石头似乎只是配角。但石头向来就有更多的拥趸者,更容易入画,也更容易养护,从宋代米芾到明清李渔、郑燮,古代文人观石悟道,从“事物内部寻求乐园”,以眼光和修为决定赏石的艺术分量。力求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境界。
蒲石入画,海派书画文脉的延续
蒲石传颂四方,书画之功不可没。明代陈淳的《昆璧图》和王穀祥的《盘石菖蒲》,堪称蒲石代表作。近代吴昌硕画石成癖他有许多别名都与石有关,此外,海上画派许多文人画家都植蒲供石,他们画蒲写石将生活意趣赋于笔端;解放后的海上画家也植蒲供石,朱屺瞻一百多岁还植蒲理蒲,菖蒲在他看来是一棵仙灵的草。唐云也植蒲画蒲供养文石。蒲与石在海上文人的文化生活中有着传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乐震文《案头清供》
如今艺术家,用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创作他们生活中或书桌上的植蒲供石,从他们的笔下,不难发现其作品与生活的关系。张培成的作品一如平日里的轻松的人物画创作,一位“蒲痴”在芭蕉树下满足地端详种植的蒲草,这位衣着朴素的老者是对古代文人的想象,对朋友的描绘,还是对更向外生活的想象?奚阿兴的作品寥寥几笔却将蒲草与石头的关系表现得简洁生动。马小娟一字一画,画如其人,表达出女性书桌上清雅的摆设。乐震文的作品来自自家画案的写生,体现了他的生活品味和审美意趣。
洪健《青石承露》
鲍莺《浮生半日》之一
       
庞飞画作
在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出生的画家笔下,蒲石图各具特点:何曦将中国画对笔墨的讲究融入当代的视觉体悟之中,以画工笔画居多的洪健此次以写意的方式表达蒲石;鲍莺的作品体现出女性的细腻敏感;庞飞的画作中加入古砖拓元素,彰显古韵;顾村言的画作注重笔墨,并长题有自作诗句。
顾村言《蒲石图·晴窗试墨》
沈伟的奇石画作注重书法题跋与气韵;甘永川的螳螂拜石,似乎是自然中的一场对话;薛俊华的作品将丰富的色彩控制在一种氤氲氛围内。
薛俊华《新桃》
甘永川画作
周全《涧边》之二
“蒲石雅韵”邀请展策展人王茜介绍,之前“海上星象”系列也举行过草虫为主题的画展,表达的是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而此次的蒲石展邀请艺术家创作蒲石为主题的作品将古人源自自然的书斋文化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也是对传统文脉和海派绘画的传承。
林明杰《云间》
“蒲石雅韵”邀请展策展顾问、画家庞飞说:“尽管有人悲观的认为中国传统文脉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我通过对石头和菖蒲的研究,深深感觉到传统文化还默默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因为近三十年包括蒲石文化在内的文房雅玩的泛大众化的格局中,依然有一部分人可以触碰到传统的精华和正脉,他们通过对物的态度反观自我,以之作为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和精神意趣的媒介,这是很让人欣慰的。”
俞莹藏石
对于艺术创作与蒲石文脉的关系,主办方认为,中国的艺术家一直讲究“赋比兴”,将精神力量赋予作品之中,这也是古人所谓的对道的追求。中国艺术注重的不是形式内容,而是形式背后更为深远的精神境界,所以潘天寿说:“一步一重天”。
古人画石头和菖蒲寓意坚贞和洁身自好。由新闻晨报主办的这一展览邀请了上海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广泛参与,也是因为艺术家总是能够最敏锐的把握传统,传承文化。通过这样一个展览,主办方认为,“传统”和“风雅”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当你把一盆菖蒲或者一个石头放置案头的时候,你和苏东坡、陆游其实面对的是“同款”雅玩,所以说接触传统有很多种途径,也可以从一盆小小的菖蒲开始。
附:王大濛序言
蒲与石同是文人心中的最爱,历史久远。东坡蓬莱觅弹子渦石植蒲,米芾拜石称石为兄,传为“爱”的佳话,其实古人不称“爱”而名之为“癖”,“癖”比爱更内在更“刻骨铭心”。
文人的案头除了书与文房之外必须供养蒲与石,为什么蒲与石在文人心中如此重要呢?菖蒲,从外形上看朴素文静 低调,这是文人青睐的美的容颜,更重要的是菖蒲具有文人在精神世界中要追求的精神品格,“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文人把她供养在案头,慢慢地人格也得到提升。石,也称“供石”“文石”,中国是一个崇尚大自然的民族,文人更是将大自然作为灵魂的栖息地,但是文人不可能一直行走在大自然中,因此东坡有句:“我爱一拳石,灵拢在自然”。以一拳石来象征大自然的万山丘壑“以小观大”,这是一种文化智慧。供石也具有一种人格的象征,做人要像石头那样坚贞朴素具有骨气。海上大家吴昌硕画石成癖他有许多别名都与石有关,他也藏石刻铭文,用刀浑朴气厚。海上画派那些伟大的文人画家都植蒲供石,他们画蒲写石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精神食粮。解放后的海上画家继承前人的传统也植蒲供石,朱屺瞻一百多岁还植蒲理蒲,这个古雅的植物在他看来真是一棵仙灵的草。唐云也植蒲画蒲供养文石。蒲与石在海上文人的文化生活中有着传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上海晨报这次主办的“蒲石艺术展”,旨在复兴海上这一文化传统,这是绘画书法界极具接地气的展览,好多书画家平时生活中除了艺术的创作,也品茶、种草植盆景,他们生活观念在变化,所以他们的书画也更接地气,他们画石画蒲,这些题材更切生活的真实,所以画中显出“本真”。回望古代文人他们对艺术本身一直视这样的观念,朴素淡泊艺术的生活,书画亦如此。
沈伟画作
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大多告别了“天井”“庭院”的生活住进了高楼,看似隔离了与大自然的亲近,但是人们还是向往自然向往中国人的“蒲石文化”,在阳台上植蒲养花,在书案茶席上供石。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人们玩石头盆景都往小处发展,最好一手可托,最小的微小盆栽一个小指可容,灵拢可爱,这也许就是当代人对石、植物玩赏与前人不同的文化特征。高楼林立,生活方式的变化不能改变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而小型植物与供石、让我们的心与大自然相勾通,一棵小小的菖蒲使我们的思绪进入到清凉幽静深山小溪边,供石更让人们遐想名山丘壑,蒲与石更具有人的精神高度与文化内涵,这也是这次“蒲石展”的用意所在。是为序。
韩非,石上风系列之十
张迎春,一叶禅香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