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公安部:“民族资产解冻”骗局持续数十年,近年借网络爆发 (Read 123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40
Merit: 100
“我今年已经120岁了,在90岁的时候死过一次,现在又复活了。”2016年4月,江苏盐城市民温某接到了一个这样的电话。
电话那头,这个“死去活来”的人自称原国民党高官,宣称2016年年底将有一笔民族资产解冻,现需募集3万会员,每人出资200元作为启动资金,在民族资产解冻后,每个参与者可以拿到100万元分红。
这是江苏盐城警方2016年11月办理的一起“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中的细节。但温某没想到的是,电话里100多岁的所谓“高官”,只是1988年出生的嫌犯夏某某及其同伙扮演。
相似的骗局流行了数十年。记者查阅相关新闻发现,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就多次发文,要求坚决制止收兑伪币等打着“资产解冻”旗号的活动。而据澎湃新闻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2011年以来的判例,69起“民族资产解冻”案遍及全国20个省市区,骗局依托的所谓“组织”不断变化名称,诈骗套路也在借助网络升级,受害人数激增。
这个老套而荒诞的骗局为何仍然吸引大量人群参与并被骗?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在分析这类诈骗犯罪的特点时说,案件受害者多是中老年人,对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了解不多,而诈骗嫌疑人利用受害者以小博大的心理,伪造国家公文故作神秘,使受害者深信不疑。此类诈骗案件近年来增多,主要是因为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这类犯罪传播面迅速扩大,受害者激增,公安机关对此非常重视,将继续保持对此类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全链条打击违法犯罪人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同时提醒,所有涉及“民族资产解冻”的项目都是虚假骗局,切勿相信,发现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69个判例遍布20省份,诈骗“组织”名目繁多
澎湃新闻记者输入关键词“民族资产解冻”,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到与之相关判决书及裁定书69份,判决时间跨度从2011年2017年,其中2014年至2016年的占比约为80%。
这些案例分布在全国20个省份,其中广西、浙江、湖南等地居多,属于“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件多发区。69起案件涉案人员近百人,这些人基本处于无业状态,文化程度多在小学、初中阶段,其中,26起案例中的罪犯是初中或小学文化。裁判文书中直接标明被告人以农民身份参与作案的有19起,占比超27%。从被告人性别分布来看,69起案例中明确标明为男性的有46起,占比67%。
从骗局的基本要素来分析,参与案件的罪犯大多在宣讲一套与“民族资产解冻”背景相关的谎言,这个背景一般是罪犯通过虚构历史,捏造事实编造而来的,罪犯谎称某年某处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遗留了一大笔民族资产,而此时这笔资产恰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解冻。
同时,他们会编造一个机构名称,给予自己一个身份,谎称是这个协会解冻民族资产的某位负责人。为了佐证他们虚构的事实,他们伪造各种文书、印章、证件,比如“国际民族资产解冻最高管理委员会”的文件、“大陆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总指挥”的任命书,或者用一些“历史文物”,如假夜明珠、玉镯等作为信物来取得受害者的信任。
澎湃新闻查阅近年的判例发现,这些诈骗故事情节相似,但经历各种演变而细节不同,所依托的“组织”的名称在不同的案件中变化,多达十几个,比如:中华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中华国际亚洲理事会、国际梅花协会、民族资产解冻大业组织、黄龙基金会、民族资产解冻基地、南山基金会等等。
然后,犯罪分子将“获得高额回报”作为诱饵,来吸引被害者参加“解冻民族资产大业”。这些回报大多是投入资金的翻倍回报、工作安排、分房、分豪车。
诈骗时间最长达15年,自称“清朝公主”也有人信
澎湃新闻经对判例分析统计,这些“民族资产解冻”判例中认定的涉案金额最少的为6432元,而最高的达到9551万元。
在湖南张家界中院判决的(2016)湘08刑终93号案中,法院认定,这起诈骗大案受骗人员众多,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诈骗总额达人民币9551万元。澎湃新闻根据判决书统计,被骗人数多达数十万人。
在上述69起判例中,福建莆田中院判决的(2016)闽03刑终711号案件,犯罪嫌疑人诈骗时间从1999年至2014年,跨度长达15年之久。为上述案件诈骗时间最长的。
莆田中院认定,1999年至2014年间,被告人陈金亮、郭玉水虚构成立“南山基金会”,并分别充任“基金会正副会长”,对外宣称获得“国际梅花协会总部”授权从事海外遗留民族资产解冻项目。同时为了佐证虚构的故事,陈金亮、郭玉水从被告人薛清秀等人处联系购买了大量虚假的国家首脑机关、中央各部委公文、证件、印章以及伪造的亿元以上面额的银行票证、银行卡、伪造的含国家最高领导人头像的居民身份证件以及假币、仿制的古董等物品,并谎称这些物品就是国家授予的民族资产解冻凭证和依据,若加入成为“南山基金会”会员,待民族资产解冻后,即可获得巨额丰厚回报。至案发时止,“南山基金会”以上述方法共骗得款项合计人民币602.153万元。
更匪夷所思的是,有人冒充清朝公主或皇族后人行骗,也有人信。
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2015)莲刑初字第00150号判决书显示,被告人王某原本是河南卢氏县农村妇女,只有初中文化程度,2013年接触到“民族资产解冻”,后来在介绍时,自称是清朝的爱新觉罗昌平公主、三公主,“受国家的保护,自己有2743亿清朝遗留的资产要解冻,解冻上缴后国家按1:3的比例奖励”,王某交代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相信民族资产解冻是真实的。自己就对外一直以三公主的名义活动,让他们提供资金,一起解冻民族资产。”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王某伙同杨某2013年至2014年多次骗取多名被害人的钱财共计234.35万元。最终,法院判处“昌平公主”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处罚金50万元,未追回的230多万元继续予以追缴。
 对中老年人洗脑宣传实施诈骗,公安机关将加大打击力度
 澎湃新闻搜索的2011年2017年的69份判例中,2014年至2016年中的案件占比约80%。
 另据公安部近日通报,从2016年10月开始,公安部组织部署了专项打击工作,截至目前,共打掉犯罪团伙1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05名,初步查证涉案金额逾9.5亿元,成功破获了“三民城”、“巨龙国际”等一批重大诈骗案件。
 这个老套而荒诞的骗局为何能持续三十余年,且在有的案件中动辄数十万人受骗?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在分析这类诈骗犯罪的特点时说,这些案件受害者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手里有些余钱,离开工作岗位,生活面窄,对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了解不多,而诈骗嫌疑人有完整的诈骗套路,他们利用受害者以小博大的心理,伪造国家公文故作神秘,使受害者深信不疑。他们还利用各种社交平台,点对点的传播,且都是熟人之间的传播,也容易让人产生信任。
 此外,这类诈骗犯罪还利用各种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洗脑。如近期天津公安机关侦办的一起编造“慈善富民总部”机构,以“解冻民族资产”为由实施的诈骗案件,它发展2000多个社交群,群成员之间以家人亲人相称,群内有“升旗手”,每天定时举行升国旗仪式,宣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关内容,不断激发群内人员的爱国热情,鼓吹“解冻”资产之后回报丰厚等。
据侦办上述案件的民警孙毅介绍,在这种社交群内,一般只能有一个声音,任何提出反对、质疑的群成员都会被踢出去,在这种长期同化和熏陶下,很多被骗群众被蒙蔽和裹挟,慢慢接受中华民族保留巨额海外资产的谎言,很容易接受诈骗分子发布虚假项目,进而投入资金被犯罪分子诈骗。
 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解冻民族资产”类诈骗案件的近年来增多,主要是因为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这类犯罪传播面迅速扩大,受害者激增,公安机关对此非常重视,持续加大了打击力度。“以前口口相传,影响有限,现在互联网让犯罪变得容易了,发展会员快速,人数众多,打破地域界限,受骗群众往往遍布全国。”
 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还指出,这类犯罪受骗人很少报案,导致公安机关较难发现线索,有时破了案件去找受害人核案时,很多人一方面觉得自己没有受骗,另一方面感觉损失比较小,似乎没有报案必要,都不愿配合。
 “没有报案并不表示它没有社会危害性,这类案件往往受害人众多,有的大肆编造中央领导人活动信息和国家机关文件,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对此类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全链条打击违法犯罪人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广大人民群众也要切实增强识骗防骗意识,凡是涉及“民族资产解冻”的项目都是虚假骗局,发现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