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什么歌,曾经让你泪流满面? (Read 178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68
Merit: 100
June 06, 2017, 12:36:58 PM
#1
 
 



流行音乐这个行业,原本就是需要专业的分工,一块来成就这些厉害的作品。而其中最好的这些作品,就有机会脱离朝生暮死的宿命,而升华成为艺术。

——马世芳

本集完整视频请扫描二维码收看
[  看 理 想  ]
听   说
把耳朵借给我
跟着声音去旅行
说说叙事曲(上)
「 唱一则好故事 」
以下本文节选自 马世芳[ 听说 ] II - 第九说




一首流行歌的篇幅,大概也就是三五分钟。你怎么在这个方寸之间,去尝试说一则完整的故事,假如里面要有角色,要有情节,还要有起承转合,你就这么点空间,你要去说一则动人的的故事,这是蛮高难度的手艺。
这种说故事的歌,或者在英文世界,称之为ballad也好,称之为叙事歌谣也好,它是有源远流长的传统的。
一直到现在,乡村音乐也好,民谣也好,摇滚也好,都还有蛮高比例的歌曲是说故事的,就是有角色有情节的故事歌。
在中文流行音乐的圈子里面,这种说故事的歌,比起西方的流行歌来说,要少得多。不过这些年,仍然有那么些音乐人,他们尝试这个高难度的手艺,写出了不只几首蛮精彩的作品。
说  谎




林宥嘉在2009年的这首《说谎》,是施人诚写的词,这首歌的旋律,当初是一个网絡词曲创作大赛,拿到第一名的旋律。填词人施人诚拿到这个旋律,他觉得蛮有意思的,因为所谓的抒情曲,它是有旋律的公式,一般来说我们进入副歌,这个调子就要往上升,每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通常声音是扬起来的。
但是《说谎》这首歌的原来的旋律,它的副歌的最后一个字,他却偏偏让它往下降,所以施人诚就想,那我可以用什么样的字,填进去这个旋律?他想到了“说谎”。



我们知道中文歌的这个词曲咬合,声韵跟旋律之间要能够搭得起来,说谎刚好可以搭到这个句子,施人诚就从说谎这个意象发展,去写故事。


施人诚:台湾著名音乐人,著名填词作品有刘若英的〈很爱很爱你〉、〈后来〉,陈小春的〈我爱的人〉,S.H.E的〈恋人未满〉,林宥嘉的〈说谎〉, 田馥甄的 〈寂寞寂寞就好〉 、〈你就不要想起我〉等。
这整首歌,都是这个男主角的独白,我们一路看他,向着坐在他对面的这个女孩子说话,他一直反复地说,我哪有说谎,我何必说谎,我没有说谎。
但是这首歌从第一行开始,就在说谎。他假装不在乎,假装有过几个对象,假装早就忘了以前我们的那一段感情,假装自己其实从来不曾有过重修旧好的期待。
结果没办法,原来你约我来,是要告诉我你要结婚了,这个男生其实内心已经崩溃了,但他还是要假装不在乎,所以就说祝你做个幸福的新娘,我的心事请你就遗忘。



施人诚说,他就是希望写一首,这个男生死鸭子嘴硬,怎么样都不肯承认自己心里面,那种快要爆炸的伤心。还想过要把它写成一个短篇小说。
这首歌还衍伸出,曾经在几年前流行过一阵子的新造的成语,叫作“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就是从这首歌里来的。
婚 礼 的 祝 福
讲到很久没联络的旧情人,重新又出现,约自己见面,然后居然是来邀请我去参加她的婚礼,这样的惨剧还有另外一首歌,就是陈奕迅1999年演唱的《婚礼的祝福》。


这首歌是许常德写的歌词,它的情境比起《说谎》,还要更残忍一点,就是这个男生,他真的到了婚礼现场。


许常德:台湾流行歌曲作词人,参与作词的歌曲包括范晓萱《健康歌》、许茹芸《如果云知道》、张雨生《一天到晚游泳的鱼》等歌曲。
“我的请帖是你的喜帖,你要的一切,如今都变成我的心碎。你邀我举杯,我只能回敬我的崩溃。”
九十年代,曾经流行过特别惨的惨情歌,好像写歌词的人都在比赛,谁能把这种伤心情歌的情节,写出最惨最惨的境界。所以出现了蛮多奇葩的歌词,很经典的像做只猫、做只狗,把自己贬低到这样的程度。



“做只猫做只狗不做情人”出自古巨基《爱与诚》
还有各种各样的女性,爱上了不该爱的男性这样的歌曲,类似这样的歌很多,像是《囚鸟》、《诱惑的街》、《梦醒时分》,其实都是这样的故事。
不过《说谎》和《婚礼的祝福》,因为是让男生唱的,所以苦主变成了男性。我觉得《婚礼的祝福》,也可以算是女性的复仇吧。
木 屋 区
说起来香港乐坛似乎可以拉出一条,说故事的歌的创作脉络,可以一直追回到1970年代,到1980年代初期,也颇有过一些作词人尝试用歌来讲故事。有一位才子我特别尊敬,就是许冠杰。


许冠杰:香港音乐人、歌手、词曲作家及演员。1970年代以前,香港乐坛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来自台湾的国语歌曲为主流,本地粤语流行曲则普遍被视为下里巴人的玩意。许冠杰不避俚俗,以广东话唱出多首反映社会现况、讽刺时弊的歌曲,题材广泛,由描述打工仔的无奈,到打麻雀的心情,亦不乏爱情和励志歌曲;当中不少更是由他亲自填词及作曲。
许冠杰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写过好几首这种用歌词说故事的作品。有一首歌写得特别生动,叫作《木屋区》。《木屋区》是翻唱猫王Elvis Presley,1969年的一首畅销曲In the Ghetto。



芝加哥贫民区
原来猫王唱那首歌,场景是设定在芝加哥的贫民区,ghetto指的就是都会里面的贫民区。许冠杰把那首歌的情境整个在地化,从芝加哥搬到了七十年代的香港。


香港早期木屋区
所谓的木屋区,说的是在二次大战之后,有大量的移民涌入香港。香港的人口,从1945年的六十多万,到1950年爆增到两百三十万。
住变成了个大问题,所以很多新移民,他们就地取材,靠着山坡,用铁皮、用木材去搭起临时的房子,他们叫寮屋或者就叫木屋。
所谓的木屋区,当时居住条件是特别恶劣的,不管是猫王的In the Ghetto也好,是许冠杰的《木屋区》也好,故事情节是差不多的。


说的都是在贫民区的一个小孩,一出生就得不到祝福,所以他从小就学会了在街头求生存,学会了打架,学会了使坏。






后来终于有一天,他跟朋友一起去犯下了抢案,拿了一把枪,结果在枪战之中,伏尸街头。满面泪痕的母亲,只能够抱着儿子的尸体,高声地哭喊,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贫民窟,又有一个人家,又有一个婴儿,呱呱啼哭着诞生到人间。
两首歌的情节是相同的,但是许冠杰的版本,歌词把英文版里面,带着点说教意味的词,全部都修掉,变成一首纯粹是叙事性的歌词,反而那个震撼力,我认为比猫王的原版,还要更强一些。
迅速光阴过
从前木屋区 个苏虾仔
一转眼已变大人 他不听母亲
唔愿做穷人
群埋大档里 那班赌鬼
一朝到晚四处胡混 酒气满身
到了有次老友
教他去揸枪打劫银行
警钟一响 警察已到
一息间 枪战发生
母亲像泪人
人群望向那 破衣老妇
手紧抱他的尸体它鲜血满身
这一刻出殡
同时木屋区 某一角里
家中有个苏虾仔 他宣布诞生
《木屋区》用一首歌,写出了一个不幸的孩子的一生。这是个悲剧故事,我们从这样的歌词背后,还能够感受到大时代的影子。他写的是小我的故事,但是能让你看到大我的阴影。
四 百 龙 银
张宇在2003年,有一首《四百龙银》,就是用这样的手法,从小我看到大我,看到大时代的遗憾。
《四百龙银》,说的是旧社会重男轻女的时代,还有童养媳的这种旧习俗,真的不知道造成多少人间悲剧。


张宇的奶奶她才六岁的时候,就用四百个龙银,卖给了远方来的人家,去当童养媳。
童养媳当年的命运,是很辛苦很凄惨的,你从小就得在人家家里帮佣,当无偿的劳工,她唯一的寄托,就是临行的时候,妈妈给她缝的那个布娃娃。到她自己长到二十六岁,生了第五个女孩。


张宇
就像这个奶奶自己的命运一样,也是让给别人家去当童养媳,她根本还来不及认识自己的女儿,就又被抢走了。她用虚弱的身子追出几里外,要把这个初生的女儿要追回来,想来是没能追得回来的,最后只好从箱子底下,找出那个长得像她的娃娃,那是她最后所剩下的唯一的寄托。
那天晚上的月亮
被云挡住了一半
看不见的另一半在心碎的路上
千头万绪在心里转
突然发现残缺的不是月亮
是命运啊
曲折要重覆到什么时候才给圆满


这故事真的是催人泪下,而且就像刚才听到的《木屋区》,这是一个循环的故事,要怎么脱离这样悲剧的循环,这就不是小我的力量所能够改变的,而要靠大我的意识,要有集体的觉醒,才能够脱离这样的轮回。

大时代的动荡,常常是成就了不起的创作的土壤。这六七十年来,海峡两岸多少悲欢离合,成就了多少厉害的文学创作、电影、音乐、艺术作品,但是在流行歌的世界里,你怎么去处理这么巨大的题材?
我非常尊敬的词人武雄,在2015年写了一首歌词,还曾经入围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这首歌叫作《拆》,我认为他举重若轻地做到了。



武雄

演唱这首歌的团体,叫作张三李四,他们是一群非常有才华的年轻创作人。武雄和他们合作这张专辑,写的多半都是闽南语演唱的作品,唯独这首歌,是用普通话写的歌词,因为这首歌的女主角,就是从大陆南方的小镇,一路曲曲折折,颠沛流离来到台湾的生命故事。

网友制作的《拆》mv
拆这个字啊,有好几重的意思,武雄在这首歌里,把拆的词义的方方面面,都做了最好的发挥。



一开始她的初恋情人从军,他们的感情被迫要拆开,这个从来没有能够再回来的男孩,送给她一支发簪,她只能够用这支发簪来怀念他。
她的头发盘了又拆,拆了又盘。战争打败了,村子也被拆了,后来家人就赶紧送她到远方的台湾,要躲避战祸。
后来到了台湾,她认识了一个从这个台湾苗栗这个地方,北上到台北做生意的男生,他们恋爱在一块。

他们在台北的铁道边的中华商场,开了个小店,一边过日子生养儿女,一边做小生意。
后来铁道边的中华商场也拆了,他们年纪也慢慢大了,孩子也长大了,所以他们决定一块回到男生的老家。


没想到碰到了都市更新,这个官府的怪手开过来,要把他们的这个最后的堡垒,最后的基地也要拆了。
这应该是个非常悲壮的,非常壮烈的情境,但是武雄却用特别冷静、特别深情的笔,去写这故事的结局。
那冷冷的谣言
白了又黑 黑了又白
那深深的伤口
拆了又缝 缝了又拆
那场都更很卖
装满很多口袋
她紧紧的抱着
她的男人 她的最爱
他笑笑的说着
两小无猜 两老不拆
这首歌原本是有特别悲伤的,最后的两句歌词。但是张三李四,选择没有把它唱出来,大概是希望留给这一对乱世中的鸳鸯,一点点最后的余地吧。原本他们要说“不能同生,但愿同埋,谁也别想拆开”。
遥远的她
说到悲伤壮烈的爱情故事,恐怕没有比生离死别更壮烈的了。张学友在1985年的时候,就有这么一首当年真的让很多男男女女流下眼泪的爱情故事,这首歌叫作《遥远的她》。
《遥远的她》,是香港资深作词人潘源良写的歌词,原来是一首日本的流行歌曲,原唱人是谷村新司。



潘源良

我们先听这首歌的前半段,是一个男孩在思念远方,不能在一起的女孩,当初快要分手的时候,女孩跟他说不要相约,纵然我们两个分隔两地,只要相爱,就不会害怕。
所以他望着远方,希望这样的心声,他们还是互通的。到这边都还挺正常的,但是到了下半首,情节急转直下,这天收到她爸爸的一封信,信里面说血癌已带走她,她甚至来不及跟男生道别。
男生自始至尾都被蒙在鼓里,也许他们在分手的时候,女孩子已经知道自己生病了,但不想让男孩子担心伤心,所以瞒着他。
哎呀,但是他可伤心了,伤心到过去的事情,像炮弹在心中爆炸,然后再回头看,熟悉的风景,都一下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三 毛 的 自 传 专 辑
用一首歌说故事难度很高,用一整张唱片来说故事,难度会不会更高呢?
这样的形式,在西方乐坛行之有年,我们称之为概念专辑,就是用一整张唱片的篇幅,去讲一个首尾相连的,完整的故事。
甚至于有时候,故事的篇幅太大了,一张唱片放不下,还会延伸到两张唱片,甚至三张唱片的篇幅。
在早期的中文流行音乐史上,最重要、最厉害的一张概念专辑,当然就是1985年的这张《回声》。


《回声》专辑
这张专辑的封面,就印着三毛作品第15号,这是她的自传式的故事,把它变成了一首首的歌,由两位女神级的歌手,齐豫跟潘越云负责演唱,而由齐豫和王新莲共同制作。
这几位奇女子一块打造了这一张精彩万分、美丽不可方物的唱片。



这张专辑一开始,并没有要变成我们所理解的三毛自传,她最早交来的歌词,根据齐豫的回忆,写的是语言密度更高的,更像后来留在专辑里的《晓梦蝴蝶》那样的语言形式。
但是齐豫跟王新莲,看了那样的歌词,都觉得这实在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所以就斗胆回去找三毛,说要不然这样,您要不要试试看,来写你自己的生命故事?


三毛
三毛居然也欣然接受这样的挑战,就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写成了一首一首的歌。整张唱片从头听到尾,就是三毛一生的写照。
但是每一首歌,都像她人生某一个阶段的切片。不过三毛毕竟不是专业的填词人,她交来的这些歌词,常常还是参参差差、长长短短,也不见得押韵,甚至是非常散文化的。

“今生就是那么地开始的,走过操场的青草地,走到你的面前,不能说一句话,拿起钢笔,在你的掌心写下七个数字,点一个头,然后狂奔而去。”
这就是一篇文章,这怎么拿来唱,这怎么唱啊?制作人王新莲跟齐豫,真的伤透了脑筋,后来她们想到了李宗盛,李宗盛在多年之后,经常会提起当时处理《七点钟(今生)》这首歌的经验。
他说当时写这首歌,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李宗盛居然把这样散文式的句子谱成了歌,而且好听极了。


你发现了吗?今天虽然我们集中讨论的是歌词,但是真正的明星,永远是演唱这些歌的人。
我听过不只一个我所尊敬的乐坛前辈说,不管是作词也好,作曲也好,乐手也好,编曲也好,他们都不是这一首歌最重要的那个人,所有这些人的贡献,都是为了成全这个唱歌的人,成全这个作品。
所以这些歌,要是只有精彩的歌词,那是远远不够的,它也得要有好的旋律,要有好的演唱,要有好的编曲录音和制作。
流行音乐这个行业,原本就是需要专业的分工,一块来成就这些厉害的作品。而其中最好的这些作品,就有机会脱离朝生暮死的宿命,而升华成为艺术。


 (以上内容为节目文本节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收看完整节目
▽ 点击 阅读原文 / 扫描二维码
【马芳答客问】
 

提问:马老师,还是想听你好好说说陈绮贞。
巧了,今天是陈绮贞老师的生日~~ ??
点击回顾:听说第一季:旅行的意义
▽ 扫描二维码,提问马世芳

《听说》第二季
每周二优酷播出
▽ 扫描二维码,收藏本集歌单

 
听理想,今日更新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vol.42
《红楼梦》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人物,而安排这些人物的先后出场是曹雪芹的功力所在。香菱的出场牵涉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的命运起伏与选择又体现了中国人怎样的生活哲学?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