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及时点]面对高考,别念“歪经” (Read 120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54
Merit: 100
 
 
原标题:[及时点]面对高考,别念“歪经”
  高考生意经:普通抹胸变高考内衣 号称能为考生减压


  新闻:2017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在考生和家长紧张备战的同时,不少商家也瞄准了高考商机:普通的笔、蜡烛、内衣和鞋子……只要与“高考”攀上关系,都成了近期的热卖商品,不仅价格比同类商品更高,而且销量不用愁。更有甚者,连算命看风水、开光做法事等迷信“服务”也挂靠上了高考,甚至可以提供“线上服务”,颇受一部分考生家长的追捧。(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评:“高考产品”火爆热销,既有商家的投机,也反映了考生家长的焦虑。而不论是家长还是商家,念的都是“歪经”:家长幻想“不劳而获”,商家抓住家长“宁可信其有”的心理极尽忽悠之能事。至于高考的真正意义,他们都未必明白,或者根本就不关心。
  二维码让农产品“开口说话” “说”的话靠谱吗?


  新闻:最近到一家蔬菜合作社采访,待发货的包装箱上都有二维码,可在大棚里却没看到用来采集信息的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再三追问如何追溯,合作社负责人不得已道出原委,他有心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却无力承担建设完备可追溯体系的高额费用,化肥农药用量等重要信息都是靠人工记录,再输进电脑。有的农产品,还存在可追溯环节有限的问题。一家从事大米种植加工的企业配有先进可追溯设备,采用了二维码加密防盗技术,但大米一旦离开工厂,又进入了信息“黑箱”,“身份证”上的信息不完整。(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点评: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舒心,就必须从农产品安全根源抓起。完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需要规范政府指导、落实企业责任、加强市场监管,覆盖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
  非法集资迷局:不断变身难去根 监管难点在哪?


  新闻:准金融、非金融机构四处泛滥,跨区域、网络化趋势明显,加大了监管难度,“这边拖着地板,那边的水龙头却还在打开着”,非法集资俨然成为一颗社会“毒瘤”,老手段一旦被压制,新花样又会换一副面孔席卷而来,滋生蔓延。“泛理财化”已成为当下非法集资的重要特征。准金融和非金融机构泛滥,也给非法集资提供了滋生土壤。(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点评:面对不断变身的非法集资,监管要想跟得上乃至跑在前面,就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改造升级。比如,加强机构备案、预警监测,加大追缴款项力度。针对非法集资的互联网化趋势,也要有效实现监管与网络新技术的融合。
  “刘明炜”准考证今年咋又丢了? 警察:这是骗子


  新闻:即将迎来今年的高考,而日前网上一条“刘明炜同学准考证丢失”的信息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疯转。信息中称,刘明炜是一中学生,丢失了准考证,希望好心人捡到后与其联系,不要耽误孩子高考。不过记者发现,从2011年起,网上就出现过“白娅倩”、“刘明炜”等同学丢准考证的信息,准考证的种类也包括中考证和高考证两种。目前,北京网警官方微博对此辟谣,提醒网友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新闻来源:北京晨报)
  点评:准考证丢失的谣言,不仅在消费着人们的善心和热心,更有可能损害人们的利益。防止骗子得逞,除了官方及时发布防骗信息,警方加大执法力度,网民自己也要提高警惕。
  洋垃圾走私产业链背后:监管漏洞刑罚偏轻致屡禁不止


  新闻:固体废物走私已成为近来的热点新闻。近期,我国云南、浙江、山东、辽宁、福建等多地口岸均查获走私进口的“洋垃圾”——固体废物。今年3月17日,海关总署发布通报,在当天开展的整治固体废物走私联合行动的第二战役中,全国12个直属海关同时收网,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团伙17个,初步查证涉嫌走私进境固体废物2.8万吨。有法律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对走私进口固体废物的刑罚偏轻是造成这一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新闻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评:固体废物一旦处理不当,将会给环境和国民健康带来严重而长远的危害。面对巨大的利益驱动,偏轻的处罚无异于隔靴搔痒。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堵住法律监管漏洞,将专项打击常态化,让违法违规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