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南平:情注山水打造司法品牌 (Read 424 times)

member
Activity: 70
Merit: 10
June 09, 2017, 05:46:22 AM
#11
看起来还不错呢
member
Activity: 89
Merit: 10
June 08, 2017, 08:11:25 AM
#9
挺不错的样子
newbie
Activity: 42
Merit: 0
June 08, 2017, 04:35:26 AM
#7
nb了
member
Activity: 71
Merit: 10
June 09, 2017, 08:17:48 AM
#6
希望能搞好生态环境吧!
member
Activity: 76
Merit: 10
June 09, 2017, 12:14:07 AM
#5
努力保护好闽北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
member
Activity: 82
Merit: 10
June 08, 2017, 06:19:19 AM
#4
法院设立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member
Activity: 69
Merit: 10
June 07, 2017, 08:45:34 PM
#3
环境需要保护
full member
Activity: 126
Merit: 100
June 07, 2017, 07:51:57 PM
#2
大体有这些事,个别地方的事例是不是吹的。
sr. member
Activity: 283
Merit: 250
June 06, 2017, 01:25:36 PM
#1
 
 
原标题:南平:情注山水打造司法品牌
南平:情注山水打造司法品牌
2017-06-06 09:25:15来源: 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6日讯 “保护生态、服务绿色”已成为全民共识,法院如何体现司法作为和担当?近年来,南平市两级法院通过建立一项机制、打造一个基地、体现一种担当,努力保护好闽北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
一项机制
“惩治·修复·联防”的“南平模式”
近年来,南平法院生态司法拓展延伸审判职能,从惩处涉林犯罪向污染、土地、水域等全生态环境领域覆盖拓展,从事后惩处向全程全域综合治理拓展,从单纯办案向传播环保法治理念拓展。依法严惩损害环境犯罪,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2013年以来,审结盗伐林木、非法采矿等犯罪案件908件,1174人被判刑,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犯罪势头。
同时,南平法院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2015年10月29日,审结新《环保法》实施后全国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在全国首次判决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费,对原告主体资格审查、环境修复责任承担等问题具有指引示范作用。该案被评为全国法院“2015 年十大环境侵权案件”,写入最高人民法院“2015 年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成为“2015 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
惩治犯罪不是最终目的,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才是关键。南平市各级法院以个案审判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损害修复。2015年以来,南平法院发出“补植令”“管护令”17件,补种、管护林木4240 余亩;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投放各种鱼苗127万尾。顺昌法院设立“生态修复专项资金”,建立资金管理制度,邵武、松溪、政和等法院设立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一个基地
生态司法教育实践基地
2016年,南平中院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生态司法教育实践基地的意见》,要求每个县(市、区)法院建立一个集生态理念传播、生态成果展示、生态法治教育、生态文化推广“四大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实践基地。
目前,由南平中院与光泽县委、县政府共建的杉关生态司法教育实践基地已经粗具规模。5月18日,南平中院组织审判委员会委员、各县(市、区)法院院长和光泽法院全体入额法官到杉关基地“法官林”植树。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