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固本强基,锻造先锋队伍 (Read 149 times)

newbie
Activity: 42
Merit: 0
June 26, 2017, 09:15:42 PM
#1
原标题:固本强基,锻造先锋队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推进,全国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共筑坚强战斗堡垒,8000多万名党员争当先锋模范,党员干部队伍焕发生机,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强基础,筑牢坚实战斗堡垒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本的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党组织注重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和基本功能,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在融入经常、融入日常上下功夫,吹响了党员“集结号”。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农村到城市,从机关、社区到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三会一课”变经常了,党性锻炼的熔炉热起来了,党员讲政治的弦绷得更紧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根。强化政治功能、提升服务功能,二者不可偏废。
    打造“民情流水线”,推行“组团式服务”,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五年来,各地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群众的获得感和对党组织的信任度不断提升。
    五年间,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薄弱环节,各地各部门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基层党建在各个领域不断进步。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到持续整顿。各地普遍按照村不低于10%、社区不低于5%的比例,持续倒排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7.7万个村、社区党组织重新焕发活力。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得到提高。截至2016年底,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67.9%和58.9%,比2012年分别提高13.6和23.9个百分点。
    一个支部一个支部提升,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如今,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形成千帆竞发之势,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严管理,切实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员队伍稳步壮大,各级党组织以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为抓手,把每名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之中。
    全国范围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进一步摸清了流动党员、“口袋党员”底数,对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进行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90%的失联党员重新回归组织怀抱。
    中国共产党有8000多万党员,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的数量。教育好、管理好、服务好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殊为不易。
    严字当头,动真碰硬。五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从严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做到入口严、教育严、管理严、处置严,进一步激发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严把“入口关”。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新发展党员质量。2013至2016年,全国党员数量年均增长控制在适当速度,党员队伍保持适度规模,党的肌体更加精干强健。
    铸牢“思想魂”。2014年,党中央制定实施《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拉开新一轮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大幕。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落实规划的重要承托,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党员头脑,全国共培训党员7.6亿人次,广大党员每年普遍受到1次以上严肃认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处置“不留情”。各级党组织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明确不合格党员的认定标准、处置程序和政策界限,突破疏通党员队伍“出口”这一瓶颈,让党员队伍进一步净化。
    响鼓也需重锤,严管方显厚爱。
    在严明的纪律约束下,在严格的要求鞭策下,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四个合格”为标尺,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战斗力不断提升,先锋模范作用更加明显。
    抓关键,锻造先锋模范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改革发展稳定的事业中,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真正体现了先锋队、主力军作用。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各级党组织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激活了干部能上能下的一池春水。
    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干部派下去——紧紧围绕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和打赢脱贫攻坚战,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国已选派“第一书记”超过19万名,实现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
    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上来——全面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努力破解“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选人问题;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正确的用人导向,优化了干部年龄结构,稳定了干部成长预期,充分调动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庸、劣干部清出去——针对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全面排查、专项整治,遏制“庸懒散”“蛮横硬”等不良风气。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程序用人、跑官要官和说情打招呼、“带病提拔”等问题,处理有关责任人员792人。落实“裸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清理副处级以上“裸官”3961人,岗位调整1061人。
    大浪淘沙,百炼成金。如今,400多万个党组织正在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8000多万名党员努力争当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
    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抗灾抢险最前沿,奋不顾身、甘洒热血;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主动作为、创新实干;在民生保障最基层,扑下身子,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在时代浪潮中勇挑重担,凝聚起人民政党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之路上阔步前行。(据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