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贯彻新理念 培育新动能 加快新发展 (Read 174 times)

newbie
Activity: 42
Merit: 0
原标题:贯彻新理念 培育新动能 加快新发展
    赣鄱大地,满目葱茏,创新引领,开创未来。江西始终高举创新的大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有创新,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省金融系统始终在摸索、探究,创新了许多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更有效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业该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更好地支持经济新动能成长,进一步激发经济新动能的潜力?今天,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共同探讨,相互切磋,为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建言献策。
    ■主持:江西日报社总编辑 任 辛
    ■发起:省政府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 胡伏云
    吴豪声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
    曾 晖 江西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匡晓凤 江西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余祖典 江西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巡视员、副局长
    李 迅 赣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
    张爱平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陈晓明 江西银行董事长
    潘 淦 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董事长
    张道明 人保财险江西省分公司总经理
    桂荷发 江西财经大学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权威声音
    着力实施四大工程
    加快发展新金融 服务培育新动能
    省政府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 胡伏云
    新动能培育呼唤新金融,新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和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需要。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保障需要、适当超前、引领推动”工作思路,坚持以金融服务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核心任务,着力实施四大工程,不断促进新金融与新经济融合互动,资金供给与载体需求有效衔接,进一步强化金融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持作用。
    实施“多元融资”工程
    找准金融服务新动能的着力点
    将实体经济尤其是新经济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作为提升多元融资服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最终将其打造成新金融发展的亮点。围绕全省培育新动能行动计划,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精准投放。继续围绕“降成本、优环境”金融定向帮扶,在全省范围开展“百家银行进千企”政银企对接活动和金融专家服务团入企帮扶,创新开展中医药、航空、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产业专场对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省、市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健全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新经济企业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工具,股债并举,公募私募并行,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融资结构。完善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奖励政策,推动我省拟上市企业材料申报和在会审核工作。抓住证监会资本市场扶贫政策机遇,挖掘、培育一批国家贫困县符合条件的拟上市挂牌企业,争取每个贫困县有1-2家企业辅导备案。继续扩大绿色债券、各类专项债券等新型债券发行规模。用好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争取设立双创基金、资本市场基金、“新四板”基金等专项子基金,构建完备的创业投资体系。整合项目资源,完善“险资入赣”项目库,拓展险资运用渠道,力争今年引进险资200亿元。
    实施“金改引领”工程
    打造金融服务新动能的新引擎
    推进国家级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勇于探索,先行先试,创新金融组织、融资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将其打造成引领全省金融改革创新的可复制推广的“试验田”,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提供“江西经验”。在赣江新区组建设立江西省健康风险保障交易中心、农业保险公司、蜂网物流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等经营性和功能性机构。推动设立1-2家注册资本30亿元以上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推进江西联合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再生资源交易中心、中药材交易中心、京赣金融服务公司等平台筹备工作。按照商务部、发改委、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的若干意见》的相关政策,探索设立中外合资银行。积极争取我省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省份,选取符合条件的县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业务。支持江西银行争取投贷联动试点资格,开展“股权+债权”“投资+贷款+保险”等投贷结合业务。同时,进一步提升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建设层次和水平,着力推进基金产业园、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建设,争取国务院在赣州、吉安部分地区开展普惠金融试点,推动抚州设立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区,积极在南康、万年、吉水、崇仁、弋阳开展县域金融创新试点,在上饶经开区等国家级开发区推进园区金融创新试点。
    实施“金融赣军”工程
    壮大金融服务新动能的生力军
    加快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大力引进和培育新型金融机构,搭建功能性平台,进一步完善我省金融供给体系。抓好《进一步深化赣京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强化两地金融机构在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努力引进北京辖区内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入赣。争取渤海银行、浙商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来赣设立机构。加快打造万亿级资产规模“金融赣军”,引导江西银行、九江银行构建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加快转型发展和上市步伐,打造全国发展的地方商业银行。加快裕民银行、瑞京人寿、高速集团财务公司、九银消费金融公司、友泰财产保险公司筹建工作,支持筹建正邦集团财务公司和“赣民投”。规范发展“草根”金融,打造网络小贷金融高地,遴选优质企业发起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以上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稳妥发展众筹融资、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金融业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施“严控风险”工程
    营造金融服务新动能的好氛围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关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引导银行机构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及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深入合作,不断改善资产质量。加强对江西赛维等破产重整企业银行债权的协调,切实维护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贷风险监测预警,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推动全省重点企业金融风险早期识别工作。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进一步强化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加快建成全省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深入开展宣传教育、风险排查和整治活动,切实防范各类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加快推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金融审判庭,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维护银行合法债权。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全省金融系统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推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监管等全方位创新,实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多轮驱动,特色金融产品和工具百花齐放,形成金融活水环绕、实体满园向春的相生共赢局面。
    话题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之成效
    吴豪声:近年来,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工作任务,出台了《金融支持江西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优化贷款流程,缩短审贷时间,提升服务水平,统筹做好支持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助推脱贫攻坚、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等工作,持续做大江西金融总量,有效支持了江西实体经济平稳向好发展。至2017年5月末,全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7万亿元, 同比增长17.8%;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5939.9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同期全省贷款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占全省贷款增量的32.7%。
    匡晓凤: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除融资功能外,还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要素有序流动的重要渠道,对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截至2017年5月,全省上市公司3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152家,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数量突破千家。2016年,我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414.23亿元,同比增长109.62%;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再融资10家次,有效促进了我省企业转型发展。
    曾晖:今年以来,在江西银监局积极引领下,全省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力,综合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一季度末,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2.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位列中部六省第2位,全国第3位。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分别实现“三个不低于”“一个不低于”目标。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区贷款余额3748.61亿元,同比增长22.10%。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42%,同比下降11个基点,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余祖典:大力开展“险资入赣”工作。今年已成功落地23.7亿元,投入水利、棚户区改造、医疗等行业,还有近百亿元的保险资金已签署合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承保支持我省对外工程承包、成套设备、船舶出口以及海外投资等项目金额30.52亿美元,带动银行融资83亿元人民币。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保险累计为154家次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761.6亿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为5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提供3.12亿元风险保障;专利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等知识产权保险在我省落地。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之难点
    吴豪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实体经济自身有效融资需求不足。近年来,制造业领域面临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利润下降、产业链层次低等问题,制造业企业投资信心持续不足。受此影响,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弱,同时,与生产配套的短期资金需要无法形成有效需求。当前市场需求还较低迷,加上各项要素成本上升等影响,制造企业生产动力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制造业企业对周转性资金的需求仍然不旺。即使是有短期资金需要的一般制造业企业也往往由于信用评级不高、抵质押品不足等原因无法形成有效信贷需求。
    其次是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压力较大。目前,虽然我省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双降”,账面风险有所缓释,但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压力很大。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剪刀差仍在扩大。基于风险控制和防范压力,银行信贷投放将持谨慎态度。
    再则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意愿下降。以省高投集团为例,我省高速公路已通车6000公里,基本饱和,今后的投资需求大大减少,目前该公司账上还有许多富余资金,融资需求不旺盛。
    曾晖:我省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经济形势,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全省银行业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如部分传统龙头企业淘汰过剩产能的历史包袱重,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经营发展出现困难,制约了信贷资金的跟进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企业周期较长、产品研发不确定性较大、有效抵质押物不足等融资障碍;外贸企业融资需求较弱等,这些都需要银行业通过改进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措施加以解决。
    话题二: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打好“先手牌”,培育“金”动能
    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江西省被列为五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
    李迅:我省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改试验区的省份,这是江西省金融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更令人振奋的是,我省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放在了赣江新区。
    潘淦:加快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加大金融对改善生态环境、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的支持,对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江西,山多、水多、绿色多,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二,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全境纳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绿色是江西发展的最大优势。无论是生态指标、舆论认可,还是生态理念、绿色政策,江西都走在全国前列。“风景这边独好”的江西俨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样本。
    可以说,江西是具有发展绿色金融的良好基础。但是,江西绿色金融理论和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创新相对滞后,实践探索相对浅层。我们最大的不足便是绿色经济不强,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率不高。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要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本届省委也高度强调“绿色崛起”,这既是历届省委生态立省理念的坚持和延续,又是站在新的起点上对生态立省理念的深化和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是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的重要行动。因此,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赣江新区应当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打好“先手牌”,培育“金”动能,不断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什么是绿色金融?
    桂荷发:绿色金融的核心是要通过金融手段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从而带动其他要素资源向绿色产业流动,绿色金融对资金流向的引导既有鼓励又有限制,即限制资金流向污染行业,迫使高污染企业退出或升级改造,实现绿色发展;鼓励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在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为经济注入新的动能。
    绿色金融对深化金融改革将带来哪些影响和变革?
    李迅: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不仅对于赣江新区,而且对于全省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是意义非凡。
    在赣江新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契合国家战略部署,具备充分的基础和条件,可形成强有力的辐射带动效应,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示范意义。推进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探索绿色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探索形成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将有益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营方式,推动支柱产业走出一条生态化、集约化、效益化的转型升级之路,为全国绿色金融建设提供示范样本。
    发展绿色金融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陈晓明:发展绿色金融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具备三点天然优势:一是政策优势。赣江新区在财税金融、土地管理、科教人才等政策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有助于招商、育商、助商。二是空间优势。作为新区,有大片的“处女地”等待开发,可以敞开胸怀、拉开架子,规划出各种新型功能区域来促进发展。三是弯道优势。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没有前期投入的障碍,没有沉没成本的负担,可以轻装上阵,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同时,赣江新区发展绿色金融也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时不我待。当前,各地政府普遍将发展绿色金融看作下一个“风口”,都在争相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绿色金融资源,地区间竞争日趋激烈。二是特色难寻。近年来,不少地区在抢占新经济、新金融的理念高地时,都注意打造特色品牌。比如贵州以发展“大数据”为基础打造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尽管中国人民银行陈雨露副行长在比较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时,提醒江西省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绿色资源发展绿色金融,但如何将这一自然资源转化为真正的优势,尚需深入探索。三是基础薄弱。绿色产业是绿色金融的发展基础。赣江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从总体上看,人才、技术等底子仍然较弱,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承载能力有待提高。
    如何确保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顺利推进?
    李迅: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叮嘱的“既然戴了试验区这顶‘帽子’,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一种更大的责任!发展绿色金融不能仅仅停留在喊口号上,而要切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为此,我们感到的不仅仅是激动和喜悦,更多的是担当和责任。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接,细化举措,彰显特色,将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打造成江西绿色金融创新的样板和在全国独具特色的绿色金融谷。
    新区已经拟定并即将发布《赣江新区关于促进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吸引金融机构入驻、引入多形态的服务中心、支持金融机构投资置产、加大财税支持幅度、建立多要素投资平台、优化金融人才环境、完善金融配套措施等七个方面支持赣江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
    为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新区积极推动绿色金融要素的入驻。一是全力促进金融体系的打造。积极吸引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各级各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机构进驻,现已有17家银行在新区陆续开业或在筹建和推进中。二是搭建多业态的交易中心。大力推动江西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江西股权基金份额交易中心、碳交易中心等的筹建和落地,争取再设立1-2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对问题企业、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三是建立多要素的投融资平台。成立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城市建设基金,引入爱施德、海航、京东金融等网络小贷公司,加快私募基金业集聚发展,设立清洁能源基金等。四是引入多形态的服务中心。如计划打造金融呼叫中心、制卡中心、移动大数据中心、备份中心、研发中心等金融配套服务共享平台。
    实现高度的产融结合。新区拥有国家级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多个省级产业园区,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现代物流等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新区内四个组团都有各自清晰的产业发展定位,差异化、协同化、多元化发展,打造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善的总体产业发展格局,为新区发展绿色金融的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人才是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新区正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积极筹建绿色金融专家委员会,组建绿色金融人才库。
    发展绿色金融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吴豪声:一是绿色信贷规模总量较小。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全省绿色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足7%。二是配套政策体系不完善。三是绿色信贷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完善。《能效信贷指引》中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应及时公开绿色信贷政策及相关数据,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意。四是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目前绿色融资仍然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方式,通过债务融资工具等直接融资方式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2017年一季度末,全省企业累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8亿元,其中没有一家绿色企业。
    对下一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有什么建议?
    陈晓明: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要想在众多地方性绿色金融园区中脱颖而出,形成特色化发展路径,建议除了紧扣“绿色”二字外,更要在“新”字上多做文章,采取“紧靠前沿、集中资源、突出亮点、凝聚品牌”的思路,重点培育六个“新”,即要争取一批新政策、培育一批新思想、孵化一批新科技、催生一批新业态、引入一批新中介、打造一批新平台,构建一套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
    吴豪声: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绿色金融经营机制,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建立统一的绿色信贷信息披露制度。
    创新金融的生动实践
    陈晓明:作为我省首家省级法人银行,近年来,江西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将“做绿色金融倡导者”纳入全行战略规划,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不断健全完善绿色金融机制体制和服务体系,努力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建设贡献力量。
    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结合江西自然环境优越、绿色资源丰富的区位特点,在“绿”字上做文章,提出了做“绿色金融倡导者”的发展愿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开展“绿色信贷示范年”活动,科学界定“绿色信贷”标准,不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截至5月末,江西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02.39亿元,新增29.84亿元。
    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2016年,江西银行作为全国第四家,同时也是首家非试点银行,成功簿记发行8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为支持绿色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开辟了全新路径。截至今年5月末,募集资金投放使用已突破64亿元,每个项目均通过安永会计事务所认定符合绿色标准,真正发挥绿色金融债券对我省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污染防治、清洁能源及清洁交通等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促进作用。6月12日,江西银行从北京盛达汇通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购买了其在我省乐安县VCS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并将部分使用权无偿赠送给省内有相关需求的知名企业。该项目开创了省内碳自愿减排交易先河,走出了我省通过“卖空气”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我省林业和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潘淦:绿色金融是一项创新的市场化制度安排,发展绿色金融就是要以市场化原则引导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育发展绿色金融市场。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