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家院里开起返乡创业圆桌会
6月25日,碧江区坝黄镇木弄村马家湾的几位村民不约而同来到村民唐志其家中,围了一个圈,聊起下一步村里的发展计划。
在场的7名村民,几年前分散在广州、福建、北京等地打工,一年四季难得相聚一次。
唐晓华是他们中最早外出的人,十多年来跑了六七个大城市,没挣到几个钱。他说:“去年春节前,我们这几个人在一起聊天,突然有人提议发展产业,于是家家户户种上了水果。”
“这几年在外面打工也找不到什么钱了,回家在自己的土地上做文章才是新的致富之路。”唐志其显得沉着冷静。
春节后,唐志其、唐晓华、唐戬3名村民,从福建买来柚子苗,一家种了三四亩。随后第二批,整个马家湾的村民你攀我比,家家户户都种下了柚子苗。
目前马家湾一共种果林300多亩,三分之二的耕地全是水果。唐戬说:“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还得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脱贫攻坚“大比武”,铜仁群众比的是主动脱贫的志气。思南县邵家桥镇先锋村老林槽组共2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18户。村民刘权说:“只要敢想敢做,肯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摆脱贫困,开创新的生活。”
6月12日,记者走进老林槽,长满了西瓜、果苗的一台台梯土,让人眼前一亮。
传统种植改写不了贫困现实,外出务工成了群众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该组常年在外务工人数占了三分之二,家中耕地没人耕种,渐渐被荒草侵占,成了人迹罕至的荒坡。
自己的家园荒草连天、杂树丛生一片荒凉,而山下的塘头镇却是“鱼米之乡”,鲜明的对比激发了老林槽组村民的志气,何不也好好念念“山字经”,把荒山变成果园?
在村干部动员下,几位返乡务工人员带头,开了8次群众会议,决定每个村民集资100元作为启动资金,组建专业合作社,正式拉开了“斗荒山、战贫困”的序幕。
在家的不分男女老少,一齐上山砍荒草、种果苗;在外的年轻劳动力陆续踏上了返乡路。短短几个月时间便开辟荒地400多亩,满山遍野种满了柑橘、柚子、樱桃,一棵棵摇钱树正在疯长。
打赢脱贫攻坚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是关键。贫困户一旦树立了要脱贫致富的志气,摒弃了“等靠要”的观念,自然就有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