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撑把油纸伞找个姑娘 这样的意境才最美 (Read 274 times)

member
Activity: 79
Merit: 10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member
Activity: 70
Merit: 10
总想回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没了,回不去了。
full member
Activity: 252
Merit: 100
是的我现在又把油纸伞,就少了个姑娘啊 Roll Eyes
newbie
Activity: 53
Merit: 0
对江南女子充满了憧憬 Grin
newbie
Activity: 14
Merit: 0
文青装逼迟早要玩
member
Activity: 82
Merit: 10
是一种对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流逝的惋惜,希望也是油纸伞新的征程!
member
Activity: 87
Merit: 10
想一想都觉得很美啊,不过最好醒一醒!
member
Activity: 61
Merit: 10
原标题:撑把油纸伞找个姑娘 这样的意境才最美
    华龙网6月29日14时20分讯 细雨绵绵,迷离如烟。朦胧醉脸,潮湿画卷。油纸伞,借着雨的外衣,带着古典韵美,盛开在街头巷尾。
    关于油纸伞的故事实在太多,戴望舒笔下的雨巷里,杭州西湖的断桥边。因为长久的记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已经存在了400年。 2008年,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油纸伞作为泸州非遗技艺的代表,在西城事组团一亮相,仿佛就能写成一首诗。许家老伞铺的掌门人许学明和他的女儿在展位前忙碌着。据他们介绍,在四川泸州,做好油纸伞的工艺是祖辈的传承。而分水许家油纸伞制作技艺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
    做一把正宗的分水油纸伞,需要经历采竹、搭骨架、做伞边、糊伞面、绘花纹、上桐油等近百道工序,可谓繁而精。而每个环节也必须严格把控,骨架要选自蜀南竹海的深山老楠竹,韧性大、弹力强,花纹必须手绘,这样出来的图案才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伞面要选用特质的手工棉纸,拉力强,最后一道上桐油的环节,要由手及心的触摸、感受、控制力道。擦油桐的日子需要双手在桐油里浸泡好久,日复一日的穿针引线。
    而泸州分水油纸伞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油纸伞,也恰恰在最后这道工序。上完桐油后,还要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以灵巧各异的针法将五色丝线(红、黄、蓝、绿、粉)穿插在伞骨之间,密密穿上两千多针,组成有序的形状,也起到加固衬子的作用。这道特别的工序被称作“满穿伞”,是泸州分水油纸伞的一绝。
    许学明说:以前的泸州地区家家户户都在做油纸伞,当时以生产“大红色”油纸伞为特色,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把从泸州运往世界各地。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实用方便的钢架伞逐渐取代了油纸伞,泸州从事油纸伞生产的人开始转行。如今在大街小巷,我们都已难寻觅油纸伞的芳踪。国内传统油纸伞厂也仅存泸州分水油纸伞厂。
    当记者打趣地问到那你女儿现在会做油纸伞吗,许学明有些无奈:“现在的年轻人,静不下心来”。手艺从来都不只是一种情怀,它是生计、也是商业最初的样子。
    本次受邀参加非遗节,是一种对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流逝的惋惜,希望也是油纸伞新的征程。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