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父亲离世后他形如木偶 母亲的一个微小的举动令其幡然悔悟… (Read 111 times)

member
Activity: 94
Merit: 10
原标题:父亲离世后他形如木偶 母亲的一个微小的举动令其幡然悔悟…
父亲患癌去世
正在念高一的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整整一周没有再说一句话
浑浑噩噩
宛如木偶
直到有一天
他看到忍受悲痛的母亲帮他整理课本

这才幡然醒悟
振作起来

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这才是孝顺母亲
告慰父亲的
最好方式
文静男孩的心路:
想到母亲我振作了起来
于都县的学子华文吉原本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母恩爱,他和哥哥懂事上进,但他高一那年父亲撒手人寰,将这个家推向了困境,也让他的心情一度坠入低谷。
“我读初三时父亲就检查出了癌症,那时我还以为父亲能够挺过这一关,没想到……”华文吉说,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时,他刚升高一,整个人都懵了,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整整1个星期,他没有说一句话,在教室里就像一个木偶,回到家看着哀伤的母亲,不禁躲进房间泪流满面,却又不敢哭出声来。


华文吉原本就是一个性格文静的男孩,不爱多说话,失去父亲的打击让他更加沉默忧郁。华文吉说,当时他想过在自己的世界里封闭起来,用躲避来缓解痛苦,直到有一天,他看到眼泪已经流干的母亲,忍着悲伤在房间里帮他整理课本,他猛然醒悟:家里的氛围已经很沉重,母亲承受了很多,自己不能再加重母亲的思想压力了,不能沉浸在痛苦当中,而是要振作起来,努力学习,早点成为家里顶梁柱,让母亲享享福,这也是告慰父亲的最好方式。

华文吉说,那一刻母亲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那一刻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厂里搬来的缝纫机:
母亲为2个儿子撑起一片天
走进于都县城华文吉的家,映入眼帘的就是放在客厅里的一台缝纫机,这也是家里最显眼的摆设。平时,母亲做完饭就在缝纫机前忙活,华文吉只要回到家,就坐在地上帮拆解布料,这样的场景,艰辛中透着温馨。
华文吉说,母亲在当地一家纺织厂工作,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把缝纫机搬进了家里,这样既可以给他做饭让他安心学习,又可以继续养家糊口。

华文吉的哥哥在吉林一所大学就读,母亲靠这台缝纫机,为2个儿子撑起了一片天。这是个乐观的母亲,记者采访时她一直面带笑容,她说,每个月缝制衣服能赚两三千块钱,除掉家里开支和两个儿子在学校的生活费,所剩无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好在两个儿子都很听话,这让她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从早到晚妈妈都坐在缝纫机前,忙个不停,赚钱很辛苦,我现在还不能为她分担,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她给我的生活费,一分钱都不能乱花。”华文吉说,他深知母亲的不容易,读高中时母亲给他的钱,他全部用来吃饭和买书,从来没吃过零食。

华文吉穿的都是旧衣服,有些衣服因受潮,霉点斑斑,母亲想过给他做几件衣服,华文吉拒绝了,他觉得衣服没破就没必要换,母亲做衣服赚钱已经很辛苦,如果在衣服上再为他操心,他过意不去。

未来的打算:
大学里自己挣生活费
不再给家里添负担
今年高考,身为理科生的华文吉考出了599分的好成绩,但他觉得没发挥出最佳水平,他原本是有信心冲击于都县理科第一名的。母亲反过来安慰他,尽力了就行,进入大学深造后继续用功,以后还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对于大学,对于未来,华文吉已有打算。“进了大学,我首先要找份兼职,自己挣生活费,妈妈很辛苦,我不能再给家里添负担了。”华文吉说,哥哥在读大学,他也马上要读大学,培养2个大学生,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他一定不会辜负母亲的付出,在大学里加倍努力,以后找份好工作,好好孝顺母亲。

从华文吉坚定的话语中,记者感受到了这个男孩的善良、责任与担当。他有能力考出高分,却没能力筹集大学学费,眼下最渴望的就是有人帮一把。如果你想帮华文吉圆大学梦,请拨打本报爱心热线:13576099219、13970029039,你的一个善举,会温暖这个孩子一生。

另外,本报继续接受寒门学子报名,如果你品学兼优却心忧大学学费,请通过助学热线0791—86849230联系我们,同时也欢迎广大学子及家长直接来本报现场报名。
申请条件
    1.资助数量:江西省资助100名“利群阳光学子”。
    2.资助形式:活动一次性资助每名“利群阳光学子”助学金5000元人民币,帮助实现大学梦想。
    3.报名条件: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今年高考本科录取新生(不含免学费专业),原则上不与其他公益活动重复资助同一名学子。
    4.提供资料:
    (1)申请书或申请表1份,贴2张1寸近照(请在反面备注姓名);
    (2)身份证复印件1份;
    (3)贫困证明1份,由户籍(或暂住地)所在村(社区)居委会或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开具近一年的家庭贫困情况证明;
    (4)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1份(可在通知书到达后补交)。
    5.报名地点: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16楼。
    6.材料请寄: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16楼江南都市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组收,邮编:330038。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金路遥、章娜
编辑:陈阳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