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寻药记”如何谢幕?——我国为改革完善短缺药供应保障开出“药方” (Read 136 times)

member
Activity: 64
Merit: 10
原标题:“寻药记”如何谢幕?——我国为改革完善短缺药供应保障开出“药方”
图集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题:“寻药记”如何谢幕?——我国为改革完善短缺药供应保障开出“药方”
  新华社记者 李松、王宾、邓华宁
  鱼精蛋白能否不再面临季节性药“荒”、罕见病患者“救命药”能否再多一点、儿童用药能否进一步得到保障……如何让“一药不再难寻”,我国正在开出“药方”,通过组织定点生产、应急生产、优化药品研发流程等全链条发力,完善短缺药供应保障体系,回应民生医疗关切。
  定点生产、应急生产、协商调剂……近50种短缺药不再短缺
  近年来,部分临床药品出现供应不足甚至断供,个别药品甚至“一药难求”,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突出难题。
  “通过汇总分析各地监测上报品种,并委托中国药学会等机构开展的1000多家样本医疗卫生机构短缺药调查,已初步确定,我国有130种药品存在不同程度短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这些药品大多是常用低价药和专科、急(抢)救药。
  保障短缺药品供应,一直是医疗卫生领域着力攻克的难点。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完善短缺药储备等多种方式,保障短缺药品供应。
  “有的药品短缺,最大原因是价格便宜、利润微薄,医药企业生产积极性不足。”曾益新说,要“寻回”消失的廉价药,一大政策着力点,就是遴选定点生产品种,招标确定生产企业,直接挂网采购,让企业不再为利润所“困”。
  以鱼精蛋白为例,这种心脏病手术的必备药,价格相对便宜,每年用量约180万支。目前解决供应不足的方法,就是实施市场撮合试点,保障稳定供应。
  我国正瞄准130种药品短缺的具体原因,“一对一”提出解决之策:全国年均使用量只有1万多支、企业已停产近3年的丝裂霉素,相关部门已协调组织应急生产;治疗儿童心功能不全的地高辛口服溶液,已适当给予补贴,实施定点生产;临床用于治疗心梗和心力衰竭的多巴胺,主要通过供需对接和协商调剂,解决了短缺问题……
  近年来,通过协调应急生产、完善短缺药品储备等一揽子政策,我国解决短缺药品供应难题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目前,在列入短缺药品清单中的130种药品中,已有近50种解决了短缺问题。
  短缺药优先审批、完善医保用药管理……短缺药供应长效机制启动
  除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强化短缺药定点生产、区域调剂之外,一些解决短缺药供应的治本之策也正在落地之中:医保部门完善医保用药管理,做好短缺药品支付保障;食药监部门对临床急需的短缺药给予优先审评审批;工信部门出台政策引导短缺药生产企业实施技改,提高生产供给能力……
  随着各项政策不断完善,一些长期困扰短缺药品供应的政策性难题正在“破题”。例如2016年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对优先审评列出了17种情形,将临床急需、市场短缺的药品纳入优先审评范围,同时明确了优先审评程序和工作要求。
  同时,要优化短缺药品供应管理体系,就必须使药品短缺保障从“救火式”应急管理,向常态化、系统化监管转变,建立以早期预警为核心的药品短缺信息收集机制成为重中之重。
  曾益新介绍,我国也正在向这一方向努力,完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合理布局监测哨点,安排信息源,激活短缺医药供应的“神经末梢”。
  在辽宁省,已确定15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短缺药品监测点,这些机构监测点涵盖三甲医院、各地市中心医院等,可向省卫生计生委直报药品短缺信息,有助于实现药品短缺“及早告警、及时应对”。
  医改政策加强联动,让“一药不再难寻”
  治标与治本紧密结合,从短缺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全链条发力。我国提出,到2020年建立成熟稳定的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破解短缺药之困的“施工图”日益清晰。
  业内人士介绍,要疏通药品短缺的“栓塞”并非一日之功,破解难题还需持续发力。例如,要改变一些廉价药品“叫好不叫座”问题,就应在顶层设计上做文章,加强医改政策联动,让“医院愿意采购、医生愿意开方”。
  “当前应加快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提高医疗机构主动节约成本、控制费用的意识,调动其优先使用低价药品的积极性。同时,药品采购也应增强医疗机构的参与度,以优惠价格鼓励医院批量采购低价药,以优质服务确保低价药配送及时到位。”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称。
  同时,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肖鲁等专家称,要让短缺药不再“失踪”,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引导医务人员选用价廉质优的药品。
+1 【纠错】 责任编辑: 聂晨静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