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人民币或面临新烦恼:连涨两个季度后遇到派息洪峰 (Read 143 times)

member
Activity: 93
Merit: 10

刚刚连续第二个季度收涨的人民币正面临新的小烦恼:夏季不仅是出国旅游购汇的旺季,海外上市的中资股将集中分红,由此带来的刚性外汇需求给人民币汇率额外增添了贬值压力。
中国经济企稳,包括中国神华在内的海外中资蓝筹股纷纷推出了慷慨的分红方案。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根据已经公布的分红派息方案,海外上市的中国境内企业在今年6-8月三个月间,需要筹集约160亿美元的外汇支付股息。
虽然少数有海外收入的企业可动用自有外汇资金派息,市场人士预计,仍有接近百亿美元的缺口需购汇解决,这与今年以来银行代客结售汇月均逆差116亿美元规模相仿--该季节因素在过去两周在岸汇率的一波贬值中有明显体现,而高峰可能于7月才会来临。
“如果单月股息购汇比较多的话,也会对汇率形成压力,”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在电话采访中预计,今年股息购汇规模不会超过100亿美元,单月规模其实不大,但考虑到今年每个月结售汇逆差额只有一百多亿美元,“市场本身比较薄”。
广发证券外汇市场分析师赵鹏泳也表示,最近两周股息购汇都不少,进入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从6.8元下面贬回来这一波,主要原因就有股息购汇。他说,这些需求会形成比较强势的购汇盘,令人民币易跌难涨,“市场买盘源源不断,再多结汇都能消化”。

债券通周一开通后成交活跃,但资金流入对汇率形成支撑效应并不明显。中金引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日上午,总计有65家境外机构参与了债券通交易,成交额67.8亿元。不过日内人民币高开低走,接连跌破了中间价6.7772和6.78整数关口,交易员称购汇进一步增多。北京时间16:42,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0.17%,报6.793元。
洪峰将至
彭博汇总数据显示,海外上市企业从6月开始进入分红高峰时段,当月在香港、美国等国外股票市场上市的企业,需要为股息准备23.5亿美元的资金,较前月3.1亿美元猛增。7月、8月的股息总额更高达近78亿和59亿美元。
综合近两周对交易员的采访,境外上市的中资企业为了派发股息,相关购汇需求已于6月中旬以来逐渐增多,整体客盘偏向净购汇。市场人士并指出,监管层自去年以来要求银行不能太早为企业办理提前购汇,意味着7、8两月可能会面临更多股息购汇的需求。
同时,这些购汇需求预计也不易受到跨境资金管理收紧的影响。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市场分析师李刘阳说,股息和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分红一样都属于经常项目管理,并不会受资本项目下资金流动管理收紧的影响。
当然,股息总额并不等于购汇总额。赵鹏泳说,对于有海外收支的企业而言,既有外币收入,也有诸如偿还债息、满足运营和外藉员工的外币需求,因此计算得出的股息总额只能大体反映出外币需求的量级,不能精确体现实际带来的购汇需求。
仍需维稳
中国5月在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在岸汇率随后出现一波明显升值。不过,从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再次出现回落,官方收盘价与当天中间价的价差重新拉宽,体现日内的市场净购汇压力仍然明显,市场数次出现疑似干预的中资大行美元抛盘。6月全月人民币升值0.52%,幅度小于5月份的1.2%。
“(6月份人民币走弱)有可能跟季节性因素有关,6、7月份是一个用汇高峰期,包括利润汇出、暑期旅游、分红派息,正好碰到这样一个高峰,”前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上周举行的彭博人民币论坛上表示。
谢亚轩说,如同年初个人购汇、暑假旅游购汇等季节性因素,主要于5-7月间到来的股息购汇会给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带来一些压力。不过,人民币承压走贬之后,结汇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李刘阳则对结汇状况感到忧虑,他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的症结正是在于结汇不足,而非季节性购汇压力的增加--如果市场中人民币持续存在贬值压力,企业也会倾向于持币等候更好的结汇价格。此外,企业还担心购汇方面会有限制,因此可能有必要留存一定美元资金。
港股居多
李刘阳说,海外上市公司股息购汇通常以港币为主,因为多数企业在更加注重分红的香港主板上市,而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则多数在纳斯达克上市,对于分红没有硬性规定。
彭博数据显示,6-8月的三个月间,中资H股的股息资金需求高达159亿美元,占据绝对多数;个股股息体量也较大,根据流通股数量计算,中国建行H股计划于7月20日支付股息,资金需求合37.6亿美元;中国银行计划于8月9日支付股息合18.7亿美元,中国神华计划于8月22日支付特别股息合12.4亿美元。
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股息以港币支付,企业最终支付的外汇金额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如中国神华在公告中表示,H股股息适用的兑换率为派息日前5个工作日期间中国银行公布的港币兑人民币基准价的平均值。
谢亚轩说,虽然需求上以港币为主,但考虑到境内市场港币流动性不如离岸,企业一般也会在境内先做美元购汇。(来源:彭博)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