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媒体:“禁酒令”升级,政策切忌顾此失彼 (Read 215 times)

newbie
Activity: 19
Merit: 0
利大于弊
jr. member
Activity: 54
Merit: 10
一刀切的政策
newbie
Activity: 56
Merit: 0
newbie
Activity: 47
Merit: 0
顾此失彼
member
Activity: 119
Merit: 100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政府发布了《关于重申在全乡范围内施行禁酒的公告》,试图在全乡范围内实行禁酒。针对该情况,独龙江乡政府表示,“禁酒令”目前尚属征求意见阶段,网传的公告截图仅是征求意见稿。(新华社昆明7月5日电)
贡山县独龙江乡政府的“全乡禁酒令”虽然只是个征求意见稿,但却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热烈关注。“全乡禁酒令”对饮酒行为在地方层面上实行了全方位、“一刀切”的禁止。网络上关于政策公告的截图显示,禁酒时间从2017年7月1日至长期;禁酒范围包括独龙江辖区全体干部、职工、群众。禁酒内容为:独龙江辖区范围内严禁销售各类酒精制品(包括:自熬酒、白酒、啤酒、果酒、易拉罐酒等)。酗酒对于社会各层面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禁酒令”在一定程度上是为维护公共利益这一政策意图而推行的,其或多或少地在遏制犯罪、减少贫困和改良社会风气等方面上发挥作用。不可否认的是,“禁酒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作为“禁酒令”升级版的“全乡禁酒令”的政策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禁酒令”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古今中外的禁酒运动数不胜数。然而,大部分的禁酒运动皆以失败告终。其中,进步主义时期的美国禁酒运动便是一个典型案例。美国禁酒运动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效益,而且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禁酒运动的失败。究其原因,是因为禁酒运动同美国社会的传统价值理念不相适应,最后受到全国范围内的反对。可见,该问题不仅是个公共政策问题,还是一个文化习惯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政策与文化共同塑造了人的行为。酒文化是一种长期发挥作用的隐规则,对人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全乡禁酒令”即便不考虑决策的正常性——— 是否超越了权力的边界和底线?也不难预料其执行之后的效果必定是不容乐观的。
具体而言,民间文化习惯是一种人们长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往而自发形成的、受到普遍认可的社会行为规范,虽并不具有公共政策的强制属性,但是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认同,对人的行为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同样,民间文化习惯在中国乡村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其社会功用而言,酒在中国社会交往中起到重要的链接作用。一项良好的公共政策,不仅能抑制事物负面作用,而且还应发扬其正面作用。“一刀切”的“全乡禁酒令”否认了酒在中国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意在改造民众行为的公共政策与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民间文化习惯之间的冲突如何调和,是“禁酒令”的核心问题。
禁酒行动,不能顾此失彼。移风易俗,移的是不良生活作风和陋习,方向是正确的,但办法需要考量。除硬性的政策制约外,还应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和生活方式。通过政策与文化的共同作用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使禁酒行动走向一个多层次的治理局面。
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公共政策与民间文化习惯二者具有相融与冲突并存的复杂关系。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不能忽视民间文化习惯的价值。单方面追求政策或文化的效用,都是不可取的。从行政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中国基层治理体系需与民间文化习惯进行持续的双向互动,并形成动态平衡。新闻里说,此前的“禁酒令”实施近10个月以来,公职人员方面有很大改观,但昨上10点之后,全乡范围也有“少部分人悄悄地喝”。既然是对禁酒令的重申和巩固,就需要反思之前的禁令执行效果如何,然后再考虑新禁令。而贸然升级为一刀切的“全乡禁酒令”,恐怕只会割裂基层治理中的政策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