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新课纲"去中国化"再次凸显民进党"隐性台独"路线 (Read 160 times)

member
Activity: 89
Merit: 10
近期,台湾“12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程纲要”草案不断被曝光,继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之后,新课纲草案又不提《开罗宣言》,掀起岛内外的争议,也掀起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新浪潮。从新课纲草案的内容来看,继承了民进党当局“隐性台独”的一贯路线,通过“去中国化”的教育,在青年群体中宣扬“台独”理念。
“去中国化”教育肇始于李登辉时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台独”势力对此已经驾轻就熟。“去中国化”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历史教育中“台湾中心论”、“台湾地位未定论”等概念的建构,割裂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否定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服务“台独”。
“去中国化”教育的一大特点强调“台湾中心论”,历史教育以台湾为中心。上世纪九十年代,杜正胜提出同心圆史观,以地理上的台湾为中心,在历史教育中,把台湾、“中国”、世界分为三圈,台湾为中心,中圈是“中国”,外圈则是世界。
李登辉时期开始,同心圆史观已经占据了岛内历史教育的主流话语权。基于同心圆史观的历史教育,台湾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概念,不管岛上曾经历过什么事件、驻留过什么人,都是过客。不管是荷兰殖民、郑成功收复台湾还是日本殖民,都是在台湾岛上发生的历史事件。不管是荷兰、日本的殖民政权,还是清朝的管辖,都是“外来政权”的统治。这样,就完成了以台湾为中心的建构,切断大陆和台湾的历史联系,把大陆置于和日本、荷兰一样的地位。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的划分,本身已经落入“台独”的话语陷阱。
同心圆史观通过地理概念上的分割,割裂台湾与大陆在语言、文化、民族、血缘上的联系。事实上,不管是普通话、闽南语还是客家语,均来源于大陆,台湾的福佬文化来源于大陆,台湾人口的主体部分也来自于大陆。更何况,已有考古成果表明,台湾在地里上曾经与大陆相连。因此,从历史教育的角度而言,单独从地理因素来划定台湾中心并没有任何意义,同心圆史观只不过是政治操作的需要而已,如果中国史是东亚史的逻辑成立,那台湾史是中国史的一部分也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这种错误的史观却深深地影响了台湾,台湾的年轻人,不知道台湾属于中国、中国属于世界,只知道台湾、“中国”、世界是平行的。年轻人的“天然独”,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台独”政客刻意建构的结果。此次新课纲草案把中国史纳入东亚史,只不过是“台独”势力新一轮的政治操作而已。
新课纲草案不提《开罗宣言》只是在为“台湾地位未定论”背书。
长期以来,“台独”势力寻求外部支持的一大依据是“台湾地位未定论”。然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也得到了联合国的确定,“台湾地位未定论”只是世界主流之外的一点喧嚣而已。
《开罗宣言》规定:“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而后的《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在投降时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经过中、美、英三国首脑一致同意,效力自不待说,况且经过《波茨坦公告》的确定。

然而,为了支持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新课纲草案不提《开罗宣言》,“台独”势力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台湾政大教授薛化元妄称,《开罗宣言》并不具有国际条约效力,吕秀莲甚者叫嚣《开罗宣言》是一个A4的纸张,没人签署。但是,《开罗宣言》已经被世界认可,其历史地位不是几个人的诡辩就能否定的。
此次新课纲草案不提《开罗宣言》,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并不是偶尔事件。蔡英文去年5月20日刚上台,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要废止2014年通过的“课纲微调”,在教育领域重新掀起“去中国化”。蔡英文虽然一再强调“维持现状”,但掩盖不了民进党当局“隐性台独”的路线。在“隐性台独”路线的支配下,“去中国化”不会停住脚步,新课纲草案只是其中一步,未来,民进党当局会在“去中国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