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执法也要重“小节” (Read 238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126
Merit: 100
July 16, 2017, 10:02:39 PM
#1
执法也要重“小节”


日前,有网帖称西北某县“事故现场,交警站跟前,瓜子嗑了个美”。对此,该地高度重视,立即调查核实后对涉事民警停职十天、诫勉谈话,并责令其作出深刻检讨。
看似小事,实则不小。身为处理交通事故的执法者,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执法的科学性、严肃性、公正性,应当集中精力、按规定程序开展工作。手拿瓜子、随意嗑扔,不仅形象不好,而且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在特定的情况下会贻误事故处理时机。所以,停职和诫勉、检讨都是较为合适的处理,治病又救人。
其实,不只是交通警察,现实中一些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也存在类似的“小毛病”。比如,上班期间玩电脑、吃零食、打电话聊天,都不一定会造成实质性损害,但某种程度上却放大了工作失误的风险隐患,同时也拉低了党政机关在群众眼中的形象评分。通过对这一起起“小事”的严肃执纪,将会起到提升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意识的“四两拨千斤”效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涉及群众衣食住行的行政事务,往往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无非是登记、注册、公文收发、执法协调等。这些工作,却非常考验耐心、细心与责任心。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小动作都可能引发网络的舆情波澜,这就更加要求一线的执法人员注意自身形象,时刻谨言慎行。
当年,周恩来总理在机场送别西哈努克亲王时,有两位中方将军见亲王已进入机舱便着急离开,但被总理叫回,一直待到亲王的飞机起飞升空。事后,两位将军遭到周总理严厉批评,训诫他们“如果离开的话会显得咱们不懂规矩、不知礼仪,如若擅自离去则有损国家形象”。外交无小事,即便无人关注也要自我加压。而今,基层执法者已处在“处处皆有聚光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时期,没有理由不秉持防微杜渐的审慎心态,一笔一画写好“为民务实清廉”六字。
当然,单就“嗑瓜子”而论也不必无限上纲上线。基层执法者本身不容易,长年累月奔波在事故现场,一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此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演化成恶意的揣测与人身的攻讦。多盯着类似事件的通病及其背后的成因,拿出举一反三、因势利导的劲头,从内部的工作规程、干部的精神状态、外部的监督机制共同入手,不断改善基层执法服务的质量与效能,我们定能收获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减少更多不必要的误解与伤害。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