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伊朗青年亲历“中国制造”:从廉价商品转向酷炫科技 (Read 144 times)

member
Activity: 62
Merit: 10
中国黑科技啊 Grin Grin伊朗人识货
sr. member
Activity: 392
Merit: 250
伊朗青年亲历“中国制造”:从廉价商品转向酷炫科技

22岁的伊朗大学生麦赫尔达德一到北京,就开始四处询问哪里可以买到中文书和碟片。他在德黑兰学中文已有三年半了,但在教科书之外,他更想感受一下普通中国人每天都在看什么。
麦赫尔达德最想找的是关于中国商人发家致富的书籍。他想知道一个人是如何从白手起家走向成功,因为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在30岁前有所成就。实际上,他努力学中文,就是看准了中国和伊朗越发密切的经贸往来产生的商机。
7月底至8月初,他跟随伊朗中国友好协会青年委员会代表团访问中国,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针对伊朗的新制裁。8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伊朗等国的制裁法案,这成为特朗普上任以来对伊朗的又一次施压行动,奥巴马时期稍显回暖的美伊关系再度增添了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纽约时报》7月26日的一篇报道则称伊朗是中国全球战略的“中心”。
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下,伊朗年轻人如何看待中伊关系?这10名来自商业、文化、市政、工程等领域的二三十岁青年中,有的长期接触中国文化,有的对中国的印象则还停留在巴扎(指集市)里的小商品和中餐馆里的“炒杂碎”。在游历中国城市、走访中国学府和企业、探讨两国未来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对中国的认知悄然变化,对中国的关键词也从“古老”、“廉价”变成了“科技”、“绿色”。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