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经济将加速到来? (Read 174 times)

member
Activity: 112
Merit: 10
早着呢,猴年马月后,现在都是概念阶段,普及需要5g
sr. member
Activity: 364
Merit: 250
互联设备集合网络,即物联网(IoT)正在不断发展。全球咨询研究与IT顾问公司高德纳(Gartner)估计到2020年IoT设备数据将到达84亿。这种增长大部分会来自于消费者设备,因为更多的消费者将获得智能设备和电器。企业公司预计也会采用IoT设备以改善工作生产率和最大化行业应用。


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ML)的发展使智能设备变得更加聪明。IoT可以生成大量多种多样的数据,反过来,这些数据被用于教授和定义算法并使技术功能更好。

物联网的发展可能是世界性的变化。例如,智能恒温器可能被一些人视为新奇事物。然而,这些设备可以帮助防止潜在的不良事件,如停电。能源需求可能在温暖的季节会很高。AI可以监控温度的设置和家庭的能源消费以及自动和远程调整这些智能温控器以防止停电。

因为数据可以被视为改善IoT设备的燃料,更好地获取信息对于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不幸的是,尽管相关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信息交换仍旧很有挑战性。例如,区块链推动的数据流服务Streamr正在推动更加民主的方式来交易数据,同时大数据市场如BDEX和Terbine也正在努力把大数据所有者与开发者连接在一起。

 

让大数据用起来
 

从传统意义上讲,企业和开发者如果想要进入大数据,那么就必须自己收集和存储数据。如果他们需要数据多样化,他们可能需要向外寻找这样的信息,这将成为一个更大的挑战。许多小企业也缺乏足够的资源来承担这样的项目,这就阻碍了他们利用大数据。

更加麻烦的是由于庞大的大数据可用数据量,组织机构本身在使用时会非常艰难。根据Forrester所说,一个企业中多达60-73%的数据都没有被用于进行分析。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可能只是被闲置在数据仓库中。
取代让数据“死在”存储中,大数据所有者将能够参与像BDEX这样的市场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那些需要的人。所有者甚至能够通过这样做来创造一种新的收入源。

 

区块链与IoT
 

由于大量垂直行业包括IoT领域对区块链的采用不断增加,区块链已经成为热点。区块链的透明性和不可更改性正在很多行业找到用武之地,例如IoT安全。区块链的到来受到了极大欢迎,如今恰逢不安全设备被劫持并被用作僵尸网络的一部分的风险不断增加。

例如,通过使用以太坊区块链,更多开发者现在可以在各自的使用中实施智能合约。智能合约能够被编写用于与IoT设备进行协同工作,来自设备的数据能够触发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任务。

对于数据而已,区块链甚至能够使数据的交换更加民主。区块链推动的数据流平台Streamr为所有想要买卖数据的人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该平台允许数据所有者轻松地与p2p网络进行连接并流动他们的数据,让那些需要的人进行购买。Streamr市场使用了区块链智能合约和代币来推动交易和激励数据交换。

Streamr旨在代币化实时数据的价值。一个能够很好说明Streamr产品的例子就是自动驾驶汽车。“为了获得最佳操作,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不断从其他机器中获取数据,例如从其他汽车获得交通拥堵信息,附近充电站的电价,天气预报等等。”Streamr CEO如是说。

这种去中心化方式的好处在于使数据所有者可以自由地将收集和生成的数据转换成货币。他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做这件事并且直接从自己的数据中获利而且不受到中间商设定的条件的约束。

区块链的透明性也推动了用户之间的信任感。像信誉系统这样的机制能够用于帮助潜在买家识别高质量数据源。由于市场是向所有人开放的,这可以帮助创建市场驱动的定价而不是让价格由有限数量的主导实体所垄断。

这种方式也有可能为IoT创造一种更加包容性的生态系统,能够更加自由地交换高质量数据。更多参与者也意味着更多可用的数据源。反过来,这将帮助推动改善APP和IoT设备,从而使它们运行的更加良好。

区块链服务与IoT的整合可以成为鼓励用户之间开放数据交换的催化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能够帮助激励打破限制访问有用数据的孤岛。硬件和人工智能的不断改进伴随着这些新的数据交换手段,同时更多新的令人兴奋的创新也将被开发。

原文:https://www.forbes.com/sites/omribarzilay/2017/11/02/can-blockchain-and-ai-accelerate-the-arrival-of-the-iot-economy/#59e163e240d8
作者:Omri Barzilay
编译:Kyle
稿源(译):巴比特资讯(http://www.8btc.com/blockchain-ai-iot-accerate-arrival)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