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原卫生部副部长:"换头术"荒唐且违法 伦理上无定论 (Read 126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266
Merit: 100
(原标题:对话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为什么说“换头术”荒唐且违法?)
“换头术”,这个具有冲击力的新鲜词近日引发了医学界的巨大争议。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11月17号宣布,世界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完成,而“手术”地点就在哈尔滨,由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团队完成。那么这样的“换头术”属于器官移植吗?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黄洁夫回应称,“换头术”荒唐且违法。
原卫生部副部长:为什么说换头术荒唐且违法?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黄洁夫
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宣布,经过长达约18小时的手术,他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团队成功将一具尸体的头与另一具尸体的脊椎、血管及神经接驳。不过,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11月22号回应称“人类第一例头移植”、“换头术”等说法并不妥当,团队只是完成了第一例头移植外科实验模型。对此,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黄洁夫回应称:
黄洁夫:首先我想声明一点,我不反对头颅移植的科学实验,科学研究是探索领域,是无止境的。在中国,现在是绝不允许进行临床头颅移植的,是非法的,是违背了我们国家的器官移植条例的。你要做临床的头颅移植,在这个没有证据、没有伦理学的准则、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也没有得到法规的允许,那当然是完全错误的。
其实,头颅移植并非是新鲜事。上个世纪就有科学家做了头颅移植,将两条狗的头部进行替换移植,因移植后脊髓无法连接,被移植狗也在术后约一天就死亡了。此次意大利的科学家,2016年他的团队进行过猴子与猴子之间的移植,因脊髓无法存活,术后20小时,因猴子太痛苦,人道地把它杀掉了。黄洁夫说,科学研究不反对,此前也有40只老鼠和40只老鼠移植,术后有16只老鼠存活3个小时,但只是头颅存活。
原卫生部副部长:为什么说换头术荒唐且违法?
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
黄洁夫解释,头颅移植在动物实验中从未成功,连同种异体的肢体移植,世界上也没有成功的先例。头颅移植在技术层面,要从第五第六颈椎切段头颅,把躯体连接,这有两个不可逾越的技术难题存在无法解决的障碍。
黄洁夫:第一他要把颈部跟躯体,要骨头、肌肉、血管、神经、还有淋巴管要天衣无缝地恢复到原状,脊髓是由很多这个无数的通道经过连接躯体跟很多中枢,那都是杂乱无章的,中枢神经元比较科学的话是不能再生的,现在我们没有发现这样的药,也没有发现这样的方法可以使神经元恢复。还有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一个头颅移植,还有一个免疫排斥的问题,这样大剂量的免疫抑制药下一定是有很多副作用的,所以这个问题是根本没有解决的问题。
原卫生部副部长:为什么说换头术荒唐且违法?
如果技术只是短短的桥梁,那么伦理就是更长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他的个体性和特殊性,我们的躯体也有本体感知,头颅移植后,是头还是躯体来认定这个个体,目前伦理上没有定论。黄洁夫提到,退一万步讲这个手术成功了,那么移植受体生下的孩子,从伦理上如何定位呢?
黄洁夫:我告诉一个故事,这个是真实的故事,武汉当时有一个医院,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他当时做睾丸移植,睾丸移植他做了四例有一例活了,就是父亲的睾丸捐给他的儿子,后面他儿子又生了孩子,后面就问这个孩子是他祖父的还是他父亲的,伦理上引起很大的争论,那是70年代的事情,后来就禁止了这种不符合伦理的手术,这个是睾丸移植都不行,何况头颅移植?
原卫生部副部长:为什么说换头术荒唐且违法?
我国十年前颁布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明确规定,人体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体器官捐献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将其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过程。黄洁夫特别指出,头颅移植不符合条例要求,肯定是非法的,并建议追究有关单位伦理审查委员会或者负责人的责任。
黄洁夫:这两个遗体是怎么来的,家属知不知道?家属同意你去用两个头去做这种粗糙的实验吗?这个会严重地破坏我们的器官捐献体系。我们的器官捐献都是爱心的捐献,不管遗体是供医学研究,器官是让生命的延续,两个遗体怎么来的,一定要他们医院或学校如实地报告这个情况。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面前这位70岁的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向我们讲述了希波克拉底誓言,他说,从做医学生的第一天起就要遵守这个誓言。不要损害你服务的对象。敬畏生命,这是一个基本的红线,也是一个禁区。

黄洁夫:我们作为医学工作者,在技术科技不断发展的时候,首先不是考虑能不能做这件事情。首先要考虑这件事情,对人民群众、对你的病人好不好,应不应该,不能说是为了变成一个首创,你带来的是损害对生命的敬畏,完全在实验没有证据,科学没有依据,动物实验也没有成功,你来说要搞临床的器官、头颅移植,那不是进了我们的禁区了吗?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