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卢迈:实现流动人口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Read 118 times)

full member
Activity: 212
Merit: 250
“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人们为了美好的生活留在了城市。现在仍然是这样,我们不能指望说2035年实现现代化的时候,还有50%多的城市人口,其中一半是没有户籍的流动人口。2035年并不遥远,现在就必须规划,到底城市里要建多少学校,建在哪里?他们的家安在哪里?是都在小城镇?那里有就业的机会吗?如果是大城市,大城市不接纳他们怎么办?我们现在就要有所考虑,只有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只有把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一一落实,其中包括流动人口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落实了,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很好的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12月9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在2017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球治理挑战与中国角色”上表示。
卢迈在谈到科技新技术和人工智能时表示,我们会让机器统治世界吗?我们会让基因重组的技术任意的来改变我们自身吗?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它的威胁远比核武器还要厉害。这就需要大家坐在一起,来讨论、来商量,这不是一个国家可以简单决定。
全球治理面临挑战,卢迈表示,老问题还在,耶路撒冷问题又出来了,新问题正在出现,我们现在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治理结构,有很好的治理规则来解决。
以下为卢迈发言实录:
卢迈:谢谢。通过这个短片可以知道,主办方实际是谁,说话说了算的,实际是谁。我们要向《财经》杂志、保利集团、海航集团、中国艺术基金会表示衷心地祝贺。对这次远道而来参加三亚财经论坛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还要特别说一句,昨天我就见到了很多老领导,有的非常低调,坐的远远的,比如项怀诚部长,是我们原来非常熟悉、也非常尊重的,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项部长有两次都是做了非常精彩的讲话。但是,这些对中国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导同志,现在很谦虚的、低调的在这个会场上了,把所有出彩的机会都给了波明。所以,我要向这些老领导、老同志,表示我衷心地敬意。
在刚刚举行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在新时代中国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这一次会议将要讨论全球治理挑战与中国角色。会议选择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我们天涯海角讨论全球大势,确实是必须讨论,事关所有人。我们现在的全球化,面临着一些当下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恐怖袭击、环境污染、贸易保护,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人类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星球50亿年,人类有50万年,但是就在未来的50年里,我们就要面临着非常大的变化。变化之一是由我们造成的,上个世纪80年代,86、87年的时候,我们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是王岐山同志,戴小京和陈峰同志,我们先后都在这个所或者直接工作,或者参与一起研究,当时讨论一个问题,就是现代化。我们研究了日本、俄国的现代化,再讨论中国的现代化有什么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现代化,意味着多数人的现代化。迄今为止,欧洲、美国的现代化是涉及到10亿人的现代化,它是一个很大的群体,10亿人毕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它只是一部分人。现在以中国、印度、巴西、印尼等等这些新兴国家要加入现代化的进程,这是另外的40亿人,是多数人的现代化,它必然带来气候方面、资源使用方面,以及和原来已经现代化国家的关系之间的种种问题、矛盾。所以,这种多数人的现代化现在正在变成现实,它体现了美好的前景,但是也面临着挑战。比如气候变化、科技新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问题都不能靠单个国家来解决,是人类整体面临的问题,我们会让机器统治世界吗?我们会让基因重组的技术任意的来改变我们自身吗?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它的威胁远比核武器还要厉害。所以,总书记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坐在一起,来讨论、来商量,这不是一个国家可以简单决定,也不是说要中国发挥领导作用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大家形成共识,努力使我们人类所生存的星球更美好,使我们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所以,讨论全球治理挑战,现在确实正当其时,老问题还在,耶路撒冷问题又出来了,新问题正在出现,我们现在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治理结构,有很好的治理规则来解决。
那么,中国的角色是什么?中国要在国际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前提是我们要做好自己。人们的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所以,这次会议也特意安排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比如医疗、健康、教育、旅游、出行,还有美酒,还有时尚。这未来都是人民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确实的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人民”这个词,14亿中,“人民”包含着很多不同的群体,其中有城市人、有农村人,有介乎两者之间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人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两亿多。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什么呢?我们做了很多调查,见到很多人。比如我在广州见到一个农民工,他做早点,为了让子女能上学校,现在公办学校进不去,一年一万块钱要上城中村的学校,这是他们的现实愿望,希望下一代比他们更好,希望下一代能够受到好的教育。那么好的教育在哪儿?好的医疗在哪儿?好的文化生活在哪儿?在城市。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就说了,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人们为了美好的生活留在了城市。现在仍然是这样,我们不能指望说2035年实现现代化的时候,还是50%多的城市人口,其中一半是没有户籍的流动人口。2035年并不遥远,现在就必须规划,到底城市里要建多少学校,建在哪里?他们的家安在哪里?是都在小城镇?那里有就业的机会吗?如果是大城市,大城市不接纳他们怎么办?我们现在就要有所考虑,只有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只有把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一一落实,其中包括流动人口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落实了,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很好的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所以,会议的承办方财经选了一个很好的题目,我们希望能够提到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各抒己见。谢谢大家!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