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文在寅被中国手机支付圈粉儿, 刚回国就决定干一件大事儿! (Read 70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434
Merit: 250
我第一次在超市用手机付款,收银员把扫码器一扫我的二维码钱就过去了,当时寻思怎么着也得让我输个密码啥的,结果什么都不用,一扫钱就没了,那个痛快,心里殊的一紧,这手机可不能丢了,我是个屏保密码都不设的人.
member
Activity: 223
Merit: 11
确实很实用。现在谁出门还带现金,不要太lou
sr. member
Activity: 350
Merit: 250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 杨菲菲]韩国总统文在寅12月13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其在华不仅展开了外交活动、品尝了中国式早餐,还体验了一把移动支付。18日,刚刚回国第二天的文在寅就决定要对本国的公共网络迅速进行革新,在电子交易时取消不必要的安全插件activeX。

韩国《中央日报》12月18日报道,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发言人朴洙贤18日表示,韩国总统文在寅当天在参加青瓦台首席秘书辅佐官会议时称,在使用公共网络时,要以取消一些安装程序时不必要的插件为目标,在2018年以前迅速改变行政程序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据悉,韩国的active X是电子交易结算时安装的用于安保的程序,但一直有批评称,activeX拖慢了交易的速度。虽在其他国家active X已经消失,但韩国的百大网站中仍有44个网站还在使用active X。此前,2014年3月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在青瓦台召开有关体制改革的讨论会时就曾表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千颂伊大衣”在中国引起购买潮,但因active X的原因最终无法购买,政府需要开始展开清除active X的工作。

文在寅在北京的“永和豆浆”吃早餐时,真切的感受到了取消不必要插件的必要性。

文在寅在点餐之后扫描了桌上的二维码进行结算。当时文在寅对中国的手机结账系统表现出兴趣,并问“这样就算付完钱了吗?”,在场的韩国驻华大使卢英敏也表示“中国大部分都是使用手机结账。”

这已经不是外国领导人第一次被中国的移动支付“圈粉儿”。

我们像个“乡巴佬”!

8月20日,新加坡《海峡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2017国庆群众大会:当林瑞生在智能城市上海感到自己成了“乡巴佬”》的文章。


文章在开头讲述了新加坡人力部长林瑞生几年前在上海买栗子的故事。几年前,林瑞生看到上海街头人们排队买栗子,他们只摇晃了一下手机,没有付现金就拿例子走了。林瑞生以为这是有什么特别优惠,于是轮到他时,他对小贩说我不用优惠,我会全价付款。可结果却是,人们在用微信支付扫描小贩的二维码。林先生感觉自己像个乡巴佬。


而讲这个故事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李显龙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新加坡人,新加坡发展已经落后中国一些智慧城市。在电子支付方面,中国已走在最前端。

李显龙说,所以当中国游客发现在新加坡必须使用现金时,他们会问:“新加坡怎么这么落后?”所以,新加坡也计划打造智慧国家,以提升整体经济生产力,使生活更便利。李显龙表示,新加坡的各种系统都必须进行简化和集成,而且相关的金融管理部门已经在着手落实。

中国移动支付早就引起不少外国人羡慕嫉妒

不仅是新加坡,中国移动支付发展其实早就引起了不少外国人的羡慕嫉妒。

今年2月,英国的《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相比于中国,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看上去像是侏儒》的文章。Forrester在其报告中这样描述美国的支付情景:“陈旧的习惯很难就此消失,在结账柜台前,人们还是更愿意拿出信用卡支付,而不是拿出手机来扫一扫。”


“中国迅速推开近端支付,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它的后发优势——与美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中国并没有牢固的信用卡文化。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已经直接从现金支付阶段跳跃至移动支付阶段,”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

不少外国网友在中国体验了移动支付后,纷纷表示太好用了!


网友:微信虽然是通讯应用起步,但现在已经将15款应用的功能集于一身,十分强大。在中国你完全不需要钱包,有手机就够了。只要扫码就能随时随地买到任何东西,你可以查工资、交友、叫车、传文件,什么都能做。


网友Jasmine HR:没人对移动支付感到震惊吗?在中国,你只要有手机就能买任何东西,完全不用现金,就算是买路边摊,就算只是要付半毛钱都能用手机。中国是亚洲最早开通苹果支付的国家,然而苹果支付在中国还是没普及。因为中国的支付宝实在是太方便了,功能还比苹果支付强大。


你觉得中国是移动支付做得最成功的国家吗?

网友Vital Khali:必须是!目前为止,中国是移动支付最厉害的国家,没有之一。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转账、购物、吃饭、看电影、交租金、还账单,只有想不到,没有移动支付做不到。(环球网综合中国日报、新加坡《海峡时报》等)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