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纽约时报:比特币崛起的背后是我们所信任的代码 (Read 115 times)

sr. member
Activity: 711
Merit: 270
你并不需要出众的金融分析技术来判断比特币现在是否正处在泡沫中。比特币用了八年的时间从最初价值39美分涨到了最近的18000美元一枚,它的暴涨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的关注,尤其是在最近几天,和比特币相关的新闻报道数量更是翻了一番。从传统上意义上讲,买药物或是将钱从阿根廷转移出去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这些反而成为现在比特币的最大价值。当今主流媒体的观点看起来更多的也仅仅是贪婪和投机的心态。



随着比特币市场地持续增长,我们应当从更深层次去思考将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比特币的增长不论好坏都会影响到交易的社会信任:远离以政府为背书的机构,替而代之的是一个可信赖的,并经过严格测试的电脑代码系统。比特币所进行的金融交易将会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害怕在交易过程中负责交易处理的人们会犯错,而我们对技术的信心却与日俱增。

也许比特币正处于泡沫中,但泡沫和泡沫是不一样的,有些泡沫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价值或只是一个庞氏骗局,但其它的泡沫却可以像海洋那样煽动巨浪。我们可以回顾90年代末期的科技股票——可以很确定的说它是一个泡沫,但现在再仔细想想,人们对于亚马逊的估值真的过高了么?

比特币泡沫的不同寻常之处是,就像90年代的科技泡沫一样,它们所带来的变革的价值远远要超过它们自身。我们现在从人类身上流失的信心正在转移到机器上,这场变革在金融领域外更显而易见:我们相信计算机可以驾驶飞机、在外科手术中能精准的切割身体的病变部位、还有一些简单的日常工作比如定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业也会紧随其后:当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不再信任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电脑代码来替代他们。

比特币就是这个趋势中的一员。正是由于人们的不法行为和致命失误,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而比特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09年出现的。一直以来,被经济强大的国家所支持的银行系统就是金融信任的象征,是在后金时代的金本位体制。但最终事实证明他们不计后果并不断吞噬他人钱财,持有难以置信的复杂资产并给以人们各种承诺却不兑现。对于一个计算机程序员来说,金融系统就像一些需要不断调试、没被验证过的弱代码一样,它天真的认为人类是能完美运转这个体系的,可一旦其遇上任何一个劣质软件,当情况发生改变时就会马上崩溃。

我们应该认识到政府所做的——发行货币、银行系统的保证人、合约的实施者——并不能激励信心的产生。政府可能会冒险去不顾一切的印钞票、甚至鲁莽的从市民手中夺走财富——委内瑞拉的极度通货膨胀和印度废除通用货币的使用就是最近最好的例证。即使是最值得信赖的政府也会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在欧洲,由于持续的内部对抗,已经决定退欧的英国仍然没有迈出最后的关键一步。在美国,也许世界偿还能力的最主要的保障者是200万亿美元外债,但也几乎濒临违约。不用怀疑全世界人民都在寻找更好的备选方案。

比特币的粉丝并不是完全不相信人类机构,只是他们更偏向于不去相信人类许下的诺言,因为人们经常会犯致命错误。这看起来虽然有些愤世嫉俗,但其实这是非常谦虚的说法。匿名发明比特币的中本聪说道,“传统货币最根本的问题是需要支持其运转的所有信任。”

这一点解释了为什么比特币作为独立于政府、主流银行的资产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但它真的这么有价值么?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是“区块链”,它可以产生一个去中心化的公共账簿,并可以严格的追踪每一笔交易。它是被用户所维护的,因此政府不可能独自制造比特币。比特币的背后没有任何主权背书,不像是股票或者债券,你能得到的只有比特币这个币。只要它一直在运转,它想象中的价值就会和其他形式的货币一样是真实的,也许它还会基于其它货币的价值作为一种价值储藏品。当然,比特币会再次暴跌,但从长线考虑,它已经经历了数次牛熊,可以说它是已经受过考验的了。

这并不是要把比特币理想化。尽管它具有虚拟的天性,但它仍然是一个人类机构,并面对着它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管理问题。由于比特币的大幅波动,它也许不会在交易所中充当一般媒介的功能,但它仍然可以作为好的储值品来进行买卖。它也许像1995年的Netscape一样,预示着巨大的改革的来临。但比特币已然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太多的变化。也许我们都爱着其他人,但现在我们更英相信的是代码。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