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农村大学生要读到博士才能改变命运? (Read 129 times)

member
Activity: 364
Merit: 10
Fast, Smart, Trustworthy
谁说的? 农村的很多人取得很高成就的啊, 为什么要读这么多书?
member
Activity: 60
Merit: 10
事实上,就算你读到博士,如果不是因为你家里要拆迁,结果没什么不同,知识的却能改变命运,但命运总是多灾多难的。
member
Activity: 145
Merit: 12
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身处其中的农村大学生,又有怎样的入学机会、学习经历和就业情况呢?
就目前农村大学生的状态,先来看看各路大神的研究成果:
前段时间,一场有关于目前农村大学生的学业及就业的主题沙龙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1911咖啡厅成功举办,4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广州大学的教育研究人士,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他们分别从入口、过程、出口等角度,刻画了转型社会中农村大学生的状态。

本次沙龙活动由清华大学学教育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全球学校与学生发展评价研究中心主办。
一、入口:倾斜性招生政策的精准性需商榷
从“入口”而言,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的倾斜性招生政策主要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简单来讲,国家专项计划是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面向国家统一规定的区域,进行招生的专项计划,招生对象不一定是农村户籍。
而高校专项计划要求考生本人必须是农村户籍,招生地域范围也由各省自行确定,招生学校则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将未被列入自主招生试点的省属高校排除在外。
地方专项计划则是省属重点高校面向本省规定区域招生的专项计划。
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文雯认为,倾斜性招生政策的相关研究并不丰富,她尝试通过分析某部委直属院校2014级全体本科新生的相关数据,总结了现有招生倾斜政策录取的学生群体在“能力”和“出身”上的特点,并评价此类政策的有效性。
总体而言,倾斜性政策的确为一部分因为先赋条件、所在中学和省份教育资源不利,而未能达到重点大学投档分数线的优秀学生,提供了入学机会。
但国家专项计划和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还需进一步精准政策的受益人群,因为不少享受到政策优惠的城镇户口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背景属于平均水平,并不弱势
相比较而言,高校专项计划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在指向弱势学生个体和中学方面更为精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文雯在做分享(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二、入口:应加强高校专项计划的宣传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吴秋翔选取“入口”之一的高校专项计划,进行了一个教育领域的随机试验。
在陈述研究之前,他先与大家分享了一个在支教过程中遇到的学生案例,该生由于家在贫困偏远地区,没有网络渠道接收信息,经支教团的帮助,才终于在截止日期前确认了参加高校专项考试的通知。皆大欢喜之后,学生父母却为其考试产生的路费和今后学费发愁。
这个经历也激发了吴秋翔展开本研究的决心,研究选取云南省某州的5个县市、6所学校的824位符合高校专项计划招考原则的学生为样本,设置了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控制的信息类别包括专项计划的招考政策、资助政策和就读地成本。
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学生能力对农村学生选择大学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但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强。
不过,高校专项计划信息可以矫正经济因素的“干扰”,显著降低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只能选择省内高校的意愿,强化能力对农村学生选择大学的作用,从而引导他们向外省就读。
基于这些研究结论,吴秋翔建议:
1. 一方面,应加强高校专项计划的政策宣传力度,找到贴近农村学生特点的信息发布方式;2. 另一方面,应完善高校专项计划政策,在以招录政策为主的同时,辅以资助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吴秋翔在做分享(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三、过程:城乡大学生在学业上未有较大差异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谢爱磊则从“过程”方面来观察和描述农村学生。
他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4所985/211平台高校的2000名农村大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和后续访谈,力求实现与既有文献的对话。
研究发现:
1. 在提到“不适应”时,农村大学生主要是指社会活动方面,此时,他们倾向于把自己构建为能力不足者。2. 在学业上获得成功和认可后,部分农村学生更倾向于继续在学业领域深耕,而不会轻易在社会生活方面做出新拓展。
在学业方面,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之间,并未表现出较大差异,他们把这种学业上的自在转换为克服自身社会能力不足的推动力。而这种生存心态与新环境的部分匹配,可以消解一些他们在转变过程中遭受的隐形伤害,例如身份认同摇摆,或减少与父母、旧朋友、旧社区的联系。
谢爱磊认为,虽然该研究结论与国外一些相关研究较为一致,但我们不能将国外经验简单套用在中国的情境中,还要综合考量城乡权力关系的基本格局,发挥高中、高校等不同机构、角色在推动农村学生实现心态转变中的重要积极作用。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谢爱磊在做分享(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四、出口:分析8次应届毕业生调查后有啥发现?
最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昌君带来的研究分享着眼于“出口”,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城乡差异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分析了8次大规模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问卷数据,结果显示,农村大学生在学历水平、学校层次、学业表现、专业兴趣、月起薪、升学/出国比例、就业满意度等方面表现,普遍低于城镇学生,且农村学生在省会城市、京津沪、金融行业、教育行业、政府部门等工作的比例,也均低于城镇学生。
在求职状况的比较中,农村学生的求职次数略少,求职花费较低,择业意向也不如城镇学生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就业满意度方面,岳昌君发现,农村学生只有在读到博士阶段时,才略微超过城镇学生。
研究还调查了高等教育质量的状况,包括院校提供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及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评价等。
1. 在学习条件和机会方面,学生对教学的评价较高,但普遍认为专业灵活性差(转专业机会少)、实习机会少、科研机会少。 2. 在自我发展评价方面,农村学生落后于城镇学生最多的是国际视野,其次是梳理观点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外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岳昌君认为,高校毕业生城乡背景在工作落实方面的差异,并不能简单由其特征水平差异来解释,诸如言谈举止等反映“能力和素养”的变量也应该引起重视。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昌君在做分享(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对于4位嘉宾的研究,点评嘉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球学校与学生发展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史静寰教授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主编叶富贵教授表示高度认可,尤其肯定了他们扎实专业的文献梳理和总结能力,以及把握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领域突出问题的敏锐眼光。
城乡学生差异一直是教育公平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上述4位研究人士已在思路和实践中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角度和启示,期待他们的进一步探索能有更多收获!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