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看看如今的华语乐坛,可真叫人怀念从前 (Read 92 times)

brand new
Activity: 0
Merit: 0
音乐可以数字化、移动化,音乐必须走其它赚钱的路子。
brand new
Activity: 0
Merit: 0
音乐是仅有的几种娱乐形态之一,较为单一的选择,决定了歌曲能迅速走红。
member
Activity: 223
Merit: 11
以前可以拿来娱乐的东西太少了,不听歌追星干嘛去
member
Activity: 184
Merit: 10
老了,好久没听歌了,与时代脱节。
member
Activity: 114
Merit: 13
蔡依林,周杰伦,以前的老鼠爱大米也挺好的哈哈哈哈。
member
Activity: 117
Merit: 12
你看以前的歌曲,没一首都经典,现在都有人听。
member
Activity: 120
Merit: 21
真的很怀念以前的歌啊,你看看现在的市场,什么TFboys 什么鹿晗,什么张艺兴,算了,哪首歌比以前的经典?
member
Activity: 333
Merit: 10
现在都在玩hiphop了。
member
Activity: 60
Merit: 10
每年新歌产量大约在10万首左右,但能够被传唱开去的却寥寥无几,所谓“通俗歌曲不通俗、流行歌曲不流行”。

“知道”(nz_zhidao)和你聊聊,华语乐坛真的没落了吗?

如今华语乐坛太不争气了,有几首能拿得出手的好歌?

十年前可真是华语乐坛的鼎盛时光啊。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孙燕姿、梁静茹、蔡依林、SHE……几乎每个人都凭着实力爆红,被笃定为“天王天后”,并被粉丝们用尽一生一世来供养。即便是李玖哲、郑源、杨丞琳等也都有不输他人的代表作,街上音像店的歌曲四处回响,把它们传播到大江南北。

那时的华语音乐,更是填补了一代人的回忆:爱情受伤,打电话给收音机里的点歌台;课堂上假装写字,定睛一看又是某某人的歌词;没钱的人桌上摆个复读机,耀武扬威,卡带后忙不迭用铅笔转好;有钱的人买mp3,一定要挂脖子上,去全网欢畅下载的网吧还嫌没资源;至于mp4、手机彩铃等,初期可都是高端玩家的象征。

2006年6月10日,第17届台湾金曲奖颁奖礼在台北举行。王力宏获得本届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视觉中国/图)

而现在呢?每年新歌产量大约在10万首左右,但能够被传唱开去的却寥寥无几,所谓“通俗歌曲不通俗、流行歌曲不流行”。著名音乐人徐沛东感慨:“歌曲多了,好歌少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今天被传唱的好歌反而没有过去多呢?虽然岁月更迭,为什么一些老歌却能长时间在人们心中保有一席之地?”

那么,华语乐坛真的在走下坡路了吗?

形成爆款的国民流行歌的确变少了

不可否认的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杀”。如同70后怀念邓丽君,80后喜好四大天王,90后崇拜周杰伦,00后为big bang疯狂。今天的80后或许认为,拥有张学友、张国荣、刘德华的时光,才是华语乐坛的巅峰时刻。

90后的“回忆杀”自然也有很多特殊的元素在里面。

首先是大陆进入转型期,万物革新,个性意识迸发。在1986年还在唱《世界充满爱》的人们,在90年代已经藏藏怯怯地听起了《知心爱人》,而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要求表达个性、彰显自我,对男女情爱也不再羞怯,对传统意识有反叛心态,港台歌手鱼贯而入,新加坡也趁机打入中国市场。

其次是互联网处于萌芽期,娱乐形态单一。跟现在00后一出生就玩起智能手机,小学时候就玩二次元、看B站相比,90后小时后还在写信交笔友呢!不要问“笔友”是啥,反正那是一个Flash就能火遍互联网的时代,音乐是仅有的几种娱乐形态之一,较为单一的选择,决定了歌曲能迅速走红。

然而,抛开脱离音乐的元素谈音乐,华语乐坛在变坏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仅以这两年为例,能走红的似乎还是周杰伦的《告白气球》,充斥电视荧屏的音乐真人秀,翻来覆去地炒作老歌,也不再有音乐人担起引领潮流的角色。至于那些偶像流派的音乐歌手,传唱度根本出不了偶像圈。
年轻人爱听什么?QQ音乐上的话语乐坛累计排行榜有一定代表性。周杰伦是华语乐坛“中国风”的引领者,李宇春是选秀歌手的代表,鹿晗是偶像歌手,big bang是韩流音乐产业的最新代表。他们出现在榜单上,一定程度上能说明年轻人在听什么。
周杰伦专辑最多的购买是312张,但在李宇春和鹿晗这里,分别是2万多张、5万多张,这种不同的付费行为体现在消费者身上,就是“路人粉”和“死忠粉”的差别。“路人粉”为歌曲买单,所以爆款音乐靠的是大众传唱度;“死忠粉”为偶像买单,出手就是买星星命名权,打榜单又有何难呢?

如果说周杰伦属于传统唱片产业,李宇春属于电视娱乐产业,鹿晗属于韩流偶像产业,从粉丝数量和忠诚度上就能体现出音乐产业的变化——在唱片经济时代,有音乐才有粉丝;电视选秀产业阶段,粉丝作为一种集群出现;而在日韩偶像产业阶段,则把粉丝经济推向了极致。

如今的华语乐坛,越来越有偶像化的趋势。

乐坛经济学——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

最开始是没有华语乐坛的,如果我们不将《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视为流行音乐的话。

相应的,如果我们可以把邓丽君的歌曲流入大陆视为华语乐坛的开端。那么,乐坛可以归出一个极简史:70-80年代末,港台音乐流入大陆,内地产生崔健等一大批摇滚歌手;80-90年代末,摇滚乐方兴未艾,校园民谣出现,香港、台湾的流行音乐持续引入;进入新世纪,网络歌曲和电视选秀出现,造星业不断繁荣。

至少从题材选用、歌词创作上,流行音乐就展现了它从独立到媚俗的变化,对应流行乐从关注“歌曲”到关注“明星”的变化,背后当然有一套产业发展逻辑。

80年代的华语乐坛,是由唱片出版社的编辑邀请歌手来录歌 , 并付给歌手一定报酬,歌手“闻声不见人”,更别说有经纪人、制作人这种角色。这时候,唱片出版社的主要盈利途径是出唱片、出卡带,可是如你所见,盗版太猖獗了——出版社只好想办法,办音乐茶话会,培养专业歌手。

等到正式走上商业化的路子,产业链也就初步形成。歌手制度上,逐渐有了经纪公司,形成签约制度,经纪人初步形成。唱片公司进行唱片销售、版权授予,然而在互联网出现之后,音乐可以数字化、移动化,音乐必须走其它赚钱的路子。

韩国“HOT”、“ NRG”等偶像组合等率先进入中国,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也大张旗鼓地办起来,公司们越来越意识到偶像的重要性——唱片一年的利益,或许还抵不上“超级女声”一场的短信收入和广告冠名,于是,随着主流收入变成艺人身上的附加值,长得好看在实质上越来越胜过有才华。

十年间,流行音乐从唱片收益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唱片收入为辅、艺人经纪为主的商业盈利模式 , 偶像消费和音乐消费相辅相成 , 唱片公司未来的转变方向为全方位的经纪公司。

我们怀念十年前的鼎盛时光,是否也是在怀念唱片经济的强弩之末?

偶像收割粉丝,音乐无从谈起

资本的热钱涌到哪里,哪里就能暂时成为文化的沙漠。

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的转变,虽然使大陆流行音乐产业从低级走向了高级发展阶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最大的两难问题就是衍生的东西遮盖住了最本质的东西——音乐。这也是在包括日韩在内的流行音乐产业机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微博上拼命讲段子,在综艺上不断露面,靠着不断蹭出来的热度让人们关注到自己的歌曲,还说是有音乐的诚意?可笑。被造星工业挖掘出来,靠着颜值就能收割大片粉丝,然后不断出演电视剧和电影,偶尔出几首歌曲标榜自己是歌手?可笑。但环顾当今的话语乐坛,到处都是这样的人。

甚至很多经济公司出来挖钱,是不管不顾偶像的生命周期的。极尽华丽的舞蹈视频,形成视觉冲击的MTV,不停挖掘出颜值更高的新偶像,越来越多“冲销量”这种背离音乐主线的事情。偶像换得越来越勤快,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却还是那么几个人,翻来覆去的还是那几首老歌。

关于评判偶像,隔壁老王有个自己的理论,即看它是否陪你成长。他认为罗大佑、周杰伦、林俊杰是优质偶像,因为对他们的关注,是从音乐到人,即使陪你一路长大,想起来就是满满回忆;而劣质的偶像呢,像割韭菜一样收割粉丝,却无法伴人成长,等你长大了回忆,或许会嘲笑自己当年幼稚,兴许还以为羞愤呢!

我表示不解。

老王于是说,你看,周杰伦生俩孩子了,《告白气球》还是这样火;鹿晗不就是谈个女朋友,你看这脱粉,多么气壮山河!况且,你能说出一首他的音乐作品吗?

啊,我信服地点点头,打算为华语乐坛做点事,于是兴冲冲地画起了妆。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