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不要让家长和幼儿园在互不信任中一路狂奔 (Read 86 times)

member
Activity: 62
Merit: 10
幼儿园虐童的新闻时有发生,父母们不得不绷着根弦。情理之外又不出意料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河南新乡,幼儿园老师被家长打了。
起因是家长怀疑孩子被老师殴打,看了监控没发现问题,家长仍旧不放心,退了园。过了两天,家长仍旧耿耿于怀,跑回幼儿园翻教室里的东西,被老师阻止,于是,就有了上面那一幕。
老师究竟有没有殴打孩子?孩子到底有没有受到伤害?不知道。而家长揪着幼儿园不放,甚至打老师,未必真能保护得了孩子。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孩子在其他地方、被其他人打了,老师背了锅,“真凶”却没有受到惩罚。
可在各地的虐童新闻中,“扎针喂药”听起来仿佛成为幼儿园的“标配”了,家长能不人心惶惶么?如果“幼儿园里有坏人”已经先入为主地占领了家长的意识,谁冷静得下来呢?于是一点风吹草动就受不了,一点就着,愤怒一旦被激起,久久不能平息。
很不幸,“家长-幼儿园”这对关系,已陷入相互不信任的泥淖。回顾这两年发生的幼儿园丑闻,除了一次次心疼受伤害的小朋友之外,最强烈的感受是,家长以及舆论都很困惑:究竟如何才能确保把小宝贝送到一个有爱又安全的地方?能相信谁呢?
幼儿园老师都是天使么?未必。前些日子河南商丘曝出幼儿园虐童,监控视频显示,有个老师几乎天天都打孩子。把孩子送进公立园就放心了?镇江有个幼儿园也陷入虐童风波,就是个公立园。那相信监控?不是老有人提建议给幼儿园装实时监控么?家长通过手机就能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动向。监控不出故障的时候,也许它是最可信的东西吧,可是看看开头发生在新乡的事儿,似乎监控的“公信力”也打了折扣。
这样一步步让人变得头大的路径,也同样体现在医患关系中。医生拿回扣收红包、怠慢病人、先交钱后抢救的新闻不时发酵,人们感觉所有医生都利欲熏心,进而出了事都怀疑是医生包藏祸心,伤医事件的频发顺着这个逻辑,近乎理所当然。于是,医生群体反弹,部分医生对病人也充满了情绪、戒备甚至敌意。他们也委屈,也在受伤害。
舆论场上,医生在表达,患者也在表达,大家表达得都很充分,却很难换来相互理解。而眼下,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关系,也有互不理解、互不信任之虞。
裂痕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弥合裂痕自然也不那么容易。
人们经常观察他山之石,想获得借鉴。比如“美国为什么没有医闹?”之类的话题就很热闹。看来看去,保驾护航的无非三样东西:健全的法律,独立的、可靠的第三方监督,以及职业道德。
反观我们这里,这三样似乎都有,似乎也都差那么点意思。就拿第三方监督来说,比方讲医疗事故鉴定,也是有专业部门做的,可是,患者却不一定买账。即便调查方是政府、公共机构,也未必就能服众。弥合医患、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裂痕,实质上却是个系统的工程,其背后,有着社会信任感缺乏的阴影。
其实,所有的制度设计,可能都比不上充分的信息来得有效,有争端的时候更是如此。绥德产妇事件里,医院就作了一个不好的示例,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渲染产妇的丈夫是“渣男”、家属不肯剖腹产。这种急于撇清责任的做法,会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一些幼儿园的纷争也是如此,如果不尽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公开真实信息,想服众确实有难度。
说起来可能有点虚,职业道德其实最为关键,似乎也最难把握。当个例的社会新闻上升为某个职业群体的社会现象,这个行业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准就值得反思。幼儿园虐童不停被曝出后,幼教行业的困境也逐步被揭示在人们面前。幼儿教师的门槛低、收入低,大概可以算作问题迭出的客观原因,可这不是虐童的理由。每每听到“孩子那么吵,换你你也会忍不住”这样的辩解时,我就纳闷得不行。每一行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后者不仅是维系各个行业发展的准则,也是社会良好运行的基础。行业出问题的时候,先推给客观局限性,仿佛局限性突破了,所有的事儿就迎刃而解了。职业道德训练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重要了?
弥合裂痕这样的难题,说到底,可能也就是四个字:各守本分。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