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习近平三大改革方向为乡村振兴战略擘画新坐标 (Read 85 times)

newbie
Activity: 45
Merit: 0
临近年底,多项农业政策来袭:推进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一个月内,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连续公布了多项农业领域工作文件,释放出强烈的重农信号。
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一次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指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走进新时代,农业要变成有奔头的产业;农民要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要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质量兴农为“三农”提纲挈领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吉林调研。这是7月16日,习近平在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视察水稻长势。(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刚刚落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的要求为即将发布的“一号文件”以及2018年的“三农”工作作出了整体规划。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地位将在2018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中得以延续。
如何让中国农业发展实现从“量变”升华到“质变”?“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是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出的明确答案。
产业结构决定产业未来。有着7年农村生活经历的习近平,对于如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认识深刻、绸缪深远:“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
2017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工作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一系列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措施陆续出台:
2月,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突出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
9月,为解决粮食库存高企、优质粮食供应不足、深加工转化滞后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从顶层设计、财税政策、融资渠道等方面大力支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12月,多项农业发展政策密集出台,释放出强烈的重农信号。
此外,绿色兴农也将是贯穿2018年农业生产工作的主题。从2017年的工作内容来看,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5月,农业部启动实施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作为重点进行突破。
近年来,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已从1998年的0.4提高到0.52。2016年全国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近16亿亩,有机肥施用面积3.8亿亩次,绿肥种植面积约4800万亩。
习近平曾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航标,也是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十几年大丰收,农民生活也持续改善,在此背景下不以“产量至上”为中心,更强调土地持续产出能力的理念,正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乡村活力”激发“三农”新动能
2017年12月1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江苏徐州马庄村,看到村民们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
在本次农村工作会议上,如何释放“乡村活力”成为重要议题。会议指出,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丸”;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而言,这是一粒“活络丹”。
习近平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确定三十年时间,是同我们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点相契合的。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再研究新的土地政策。我们党的土地政策是长期稳定的。
除了进一步释放土地活力,在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方面,习近平也十分重视。
在本次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近年来,农业部先后分两批组织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连续5年给予每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专项经费支持,打造了一支由300名杰出人才、3000名团队骨干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突击队。
同时,我国组织开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并初步建成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网络。一大批活跃在基层一线的农技人员晋升正高级职称。
在习近平的关怀下,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800余期,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及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等共8万余名,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带头人。
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推动了“三农”事业发展的新高潮。2017年6月,农业部公布了1096个依法合规、功能完备、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目前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700多万人。同时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1400万人,家庭农场超过87.7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8.8万家,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超过30%。
惠农富农推进全面小康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这是25日下午,习近平在地处沂蒙老区的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亲切地拉着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的手去他家看望。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趋势下,习近平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三农”事业的发展,他曾多次提到要在认识高度、重视程度、投入力度上保持良好势头。2015年7月在吉林调研时他就语重心长地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
所谓改革,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在习近平的关心下,党和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政策,用强大的改革力度和坚韧的改革决心推动“三农”发展。
2016年,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明确了产业扶贫的总体思路。全国22个扶贫相关省编制完成精准扶贫规划,计划每个贫困县建成一批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针对下一阶段的农村工作,本次会议再次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战。
随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落幕,“农村振兴战略”再一次提振了将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的信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作为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最终必须落到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上。对于农村改革成果的最后目标,习近平明确要求:“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