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谷歌工程师对话凤凰:未来的机器不会取代人工 (Read 105 times)

newbie
Activity: 42
Merit: 0
凤凰网财经驻北美记者采访到了谷歌纽约广告系统开发团队工程师经理熊燕,并请她就谷歌广告领域的成绩、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熊燕对凤凰网财经表示,她觉得机器无法取代人的地位,人比机器高级太多了。人的综合信息的分析能力,对于机器来说则需要培养很长时间,它才能够建模,产生反应。以下为采访全文实录。
凤凰网财经:谷歌纽约的概况?2017年,谷歌的广告领域有哪些突破和亮点?
熊燕:纽约是谷歌除加州以外,最大的办公区。谷歌在纽约这边有数千名员工,其中有工程、销售、产品、服务等部门,基本上每个领域都涉及。谷歌广告在纽约拥有一个非常大的组,同时广告也是谷歌最大的收益来源。谷歌广告之所以在纽约投入大量时间,是因为很多大的出版商总部位于纽约,我们做广告是要建立一个世界性的、非常大的平台,将遍布全球的出版商和广告商联系起来。
据Alphabet(谷歌母公司)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Alphabet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77.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而其中广告收入部分达240亿美元。
熊燕:2017年,谷歌在广告领域有三大亮点:第一,手机的加速AMP(Accelerate Mobile Pages)。这项技术可以让网页显示速度大大提高到100毫秒级别。其实,人们在手机上的耐心比电脑更少,大家希望在手机上点了链接后能够迅速刷出来。如果让人等超过1秒,第2秒很可能就不爱看了,去看别的网页了。所以,谷歌通过AMP这种新技术,希望让更多的出版商能够采用。网页将得到极大的加速,随之而来的用户体验会好很多。这也是我们最近主推的,包括广告也在推。若在快速的页面上显示广告的话,那么广告技术也要与AMP的技术规范相一致。该技术规范的原理是很多非常耗时的操作在AMP里是不被允许的。比如,运行较为复杂的javascript函数,或需要靠很多第三方的服务,可能很多地方就不会允许这样操作的情况下,网页就会很快。当使用GOOGLE.COM搜索的时候,如果页面是用AMP加速过,该网站会在搜索结果中排名更高。AMP加速标记也会在下方显示,会更进一步帮助用户了解,此时点击链接的话就会非常快速的实现。AMP是谷歌今年主要推的,我们希望整个互联网的生态系统都能够采用这项网页加速技术。
第二,视频广告。广告的发展从以前的文字广告到图片广告,再到多媒体广告。更多关注的是怎样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怎样让用户直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品牌信息,这就是视频广告。这样让互联网视频广告成为传统电视广告的升级个性化定制版本。
第三,谷歌希望建立一个非常健康的广告生态系统。因为谷歌的市场比较大,同时除谷歌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做出版商方面的广告,我们称SSP(Sell-SidePlatform,供应方平台)。此外,在买方也有很多做卖方的DSP(DemandSidePlatform,需求方平台)。而谷歌在这里想起到一个作用是:不论是不是用谷歌的技术都希望大家能够公平竞争,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我们会打破很多壁垒。对此,谷歌的态度是非常开放的,希望能够接入更多的平台,更多的出版商与买方对接。2017年,我们推出了产品Exchange bidding等等。而Doubleclick Ad Exchange除了谷歌做这个平台之外,还可以和其他交易平台,与广告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公平竞争。谷歌的姿态非常开放,关注如何给出版商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凤凰网财经:上述谈到三个亮点,同行业公司是否也在做?
熊燕:手机加速技术是谷歌推出的业界技术标准。相当于谷歌在主导和研发这项产品,并且将它开发给业界人使用。业界也支持这个想法,有很多出版商非常喜欢。因为页面快了,用户就会随之增多,在页面上花的时间就更长了。因此,业界很多出版商采用这项加速技术。至于其他的技术公司,他们也会跟进。这是一个浪潮,也显示了谷歌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将开发的技术,开放给大家使用,让整个生态系统都更加前进一步。(其他人)就不用自己再去研发了,我们将这个标准造出来,可以直接采用。
熊燕:视频方面,我觉得大家都在看,是已经意识到的。以前广告的历史发展,从报纸广告、互联网广告,传统的广告业在今天并没有消失,依然很大。即使是在今天互联网广告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传统的电视广告依然存在,因为很多人还是在看电视。那么,怎样将传统与新的广告行业连接起来,给人们提供像电视一样好的体验,比如在电视大屏幕上显示的广告。这里有其好处,也有弊端。弊端比如一个广告是在整个区域播放,它没有个性化,也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因此,我们连接传统广告行业和新广告行业的技术优势,做到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获得更多的广告效益。如何将传统技术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也是2017年我们在思考的问题。
凤凰网财经:初创公司投资互联网是否有前景?互联网时代还可以发展多久,这是一个泡沫吗?
熊燕:我觉得应该有它的前景。因为广告行业的竞争非常多样化,其不同的角色、分公司都非常细化。如能找到创新的点能够解决出版商、用户的问题,都是很有前景的,比如手机上的加速技术、视频广告等。找到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创新,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何将技术与真实世界的问题结合起来是关键。比如,我有这个技术,又能找到一个应用场景去解决别人急需的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挑战。特别是,找到自己的应用场景和自己差异化竞争的点是关键。
熊燕:现在也很难讲互联网会不会产生“泡沫”,因为它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就好像婴儿一样,开始学一些新技能的时候,很难预测这个新技能会用到什么地方。而现在,正是全民,特别是很多技术人员在疯狂寻找互联网出路的时期。我有这个技术,需要找到一个场景和应用,能够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有它的商业价值。毫无疑问,科技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它本身在飞速发展。
目前,在中国很火的“人脸识别”、“刷脸支付”,这是一个场景,但这是不是唯一的场景?肯定不是。科技能做到的事情太多了。
熊燕:十年前,我在美读博期间,我们在实验室在研究“人脸识别”技术,那时候没有这么火。我们现在使用的技术,十年前其实就有了,它没有那么新。花费了很长时间让技术的正确率提高,成本降下来、速度跑上去。然后,花很长时间,让人们足够有信心认为我们的准确度高到了可以应用的程度。在十年间,技术成熟了,准确率上去了,延时少了,能够很快给出结果。很多时候,技术的成熟要伴随着人们意识的成熟,人们开始相信这些东西,同时也要伴随硬件的成熟,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应用场景具体能够解决的问题。
因此,能不能投资?是不是泡沫?我觉得技术永远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要看应用场景和技术成熟的程度怎样。科技是很多东西的驱动力,很多时候它是在波浪式前进。比如在2000年时互联网“泡沫”,而现在这些股票都涨的很好。在我看来,互联网还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我们现在觉得手机很好,用手机能做的事情,恐怕在20年前,连电脑都做不了。那么,我们持续这样的技术和创新的速度,20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无法想象。有一个说法是:15年后,大约有65%的工作是全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就如同,软件工程师在15年前是一个非常小的职业,现在会是大量的创新。同样,几十年后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今天没有的。基于这个假设,互联网在不断推动,人们更新的使用技术,再通过技术改进人们生活,那这就是前途无量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互联网还远远没有发展到一个“尽头”的地方,还在最初的阶段,并且还有很多有待发展的领域,比如医疗、家电、自动驾驶、生物科技等等。
凤凰网财经:您在美读博期间大约十年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开始研究了,而这项技术目前中国普及应用比美国要快?为什么?
熊燕:十年里,大家花更多的时间来优化这项技术,让它的硬件更加成熟。而在这期间,硬件发展如计算水平、内存的容量等缩短了以前耗时的计算。软件方面,伴随硬件发展带动了软件做到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比如以前设计一个算法让它跑一天,才有结果。现在硬件成熟的情况下,我们能加入更深度的学习,而深度学习计算的花费是非常高的,十年里,这方面的精度更高了。此外,人们观念的转变。90年代时,机器学习发展有一个“寒冬”。人们在论文的场景下,准确率很高,但这个数据会有很多杂音。此外,十年里也有大量科技人才的投入。
熊燕:我觉得现在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回到国内我看到的是,中国有大量的数据,我觉得中国发展的非常好。科技发展分成几个阶段的话,中国的发展直接从前面阶段直接跳到了最新的阶段,没有经历中间那些。比如,美国的智能手机更新过很多代,诺基亚,黑莓,到苹果手机,实现了突破。中国从2000年左右,手机开始普及。当智能手机出现时,人们直接跳过了半智能化手机的时代,直接进入智能手机的行列。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的互联网设施,大众的接受程度上是相对落后几年的状态。随后,中国非常迅速地跃到更新、更智能的状态。而美国由于以前的一些设施,可能大家觉得这些东西还能用,为什么要换?比如手机支付,美国也推过很多。但由于信用卡支付在美普及率很高,大家觉得信用卡使用便利。很多人常年上班外出,携带一张信用卡、一张地铁卡、20美元现金,觉得这样已经很方便了,没必要用手机支付。商家也一样,信用卡刷的很好,既有的系统已能够满足80%的要求了,大家没有那么强烈的反响说新的技术能够解决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一点是,中国人非常聪明,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我会非常惊讶在中国老年人对于微信使用熟练,但在美国,我感觉大家没有中国那么联络紧密,不会天天一起交流,居住也比较分散。大家对科技的认知非常个性化,不同的见解也比较多,所以不太会集体性的去做这样一件事。
凤凰网财经:为什么互联网浪潮会如此汹涌,成为传统行业之外的一只不可忽视的软实力?
熊燕:互联网的优势是可以迅速地扩展化、全球化。比如,在传统制造行业我要做一个产品,想将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或是在全世界建厂,这是非常大的工程,可能需要加倍投入。而互联网做了一个系统上线,服务于全球的用户。全球用户扩张的情况下,可能只需要升级一个数据中心,或者以更新的架构部署到更多的数据中心,但不需要成倍的投入。这就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最大区别,互联网的成本就是人(工),其核心竞争力是人,依靠人来创造这些系统。这种信息服务、虚拟服务才更具扩展性。比如,一家企业建立战略咨询系统,一套系统大约几千万美元,很难想象。通过一个小团队来解决虚拟的问题,可以值这么多价格。投入的花费、扩展性和模式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区别。
凤凰网财经:说到互联网浪潮,有人指出网购热潮使得传统店铺纷纷关店?您怎样看?
熊燕:互联网注册网店,基本没有什么成本,甚至不需要太多库存,也不需要雇人。传统行业关闭,这些解放出来的劳动力、生产力可以应用到其他的方面,比如外卖、快递物流,不是说这些人失业了,而是用新的想法观念面对新的世界。技术就是改变人们不做重复的繁重劳动,转化了。
熊燕:另外说到“未来机器会不会取代人工”?我觉得不会,机器取代人的地方是非常有限的,人比机器高级太多了。人的综合信息的分析能力,对于机器来说则需要培养很长时间,它才能够建模,产生反应。比如,AlphaGo围棋下的好,但让它做别的事,或给他一个开放型的问题,可能就不知道了。我觉得人最可贵的在于人的推理能力,综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在非常模糊的设定条件下找到非常关键问题的分析能力,这是机器很难做到的。这种综合能力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凤凰网财经: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广告生态中的应用及拓展有哪些?
熊燕:人工智能在广告里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前面提到的视频广告,很多时候我们的视频广告是为电视拍摄的,呈现出来时是横着的,显示在手机上的话非常不方便,看到的地方很小,重点也无法突出。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视觉识别技术,将里面最关键的人、动物、场景、商标等抽象出来,重新组合,制作成一个竖着的视频。由此,我们可以将这些给电视拍的广告,变成竖着的为手机服务的广告,这些广告可以使得用户看到后有更多的体验。
熊燕:我们的产品已经好了,目前正在和广告商合作,在应用的过程中,是谷歌今年自己研制的。同时也是我的组在做的一个创新性的用机器学习的项目,将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应用其中了。未来的发展,我们在系统里做决策的时候是基于统计性、数据性,我们现在是基于模型性的,所以这些所有做决策的地方都可以试一下会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前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凤凰网财经:谷歌如何通过人才优势,管理能力达到以小团队做大系统?
熊燕:我在谷歌6年多的时间里有幸和特别好的团队一起合作,有很多机会在广告方面有了创新和效益。我从一个工程师到一个技术领导,再到现在管理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师团队。我们的团队做视频广告以及其他的程序化交易广告,团队负责的系统每年产生按亿(美元)计算的效益,在谷歌的广告领域非常有经验。
熊燕:谷歌的工程师非常聪明,他们有一种天生的技术热忱。不是一般的上班族,实现这个产品,写好程序完成任务了。我们组的人,我也经常鼓励他们能够想象产品的应用场景。很多特别尖端的技术人员和科学家更多关注的是产品能否很好的解决问题。我希望我的工程师每天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将我们的系统建到最优;二是前瞻性,一项技术该向哪里发展?将技术和商业结合起来,找到新的突破方向,利用技术优势,结合用户的需求,这两点结合起来,找到最重要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只有对工作充满热忱,对产品敏锐的工程师才可以做到。
熊燕:怎样用小团队做大系统?其实谷歌不乏优秀的工程师,对于技术这个点不需要太多人就可以做出非常有影响力的系统。将技术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如何去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才是关键。在谷歌,很多项目是由工程师发起的,工程师本身和产品部门一起都会有很多创新的想法。这些想法其中的一些最后会走向成功,比如GMAIL这个产品,最初是由工程师做其中20%的项目,不是负责主要的项目。让工程师有自由度,有自己创新的空间,并且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资源,他们可以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提案。
凤凰网财经:您认为中国可以从哪些大方面努力,加快中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熊燕:第一,我觉得中国的数据采集丰富是很大的优势。比如,人脸识别、计算机视觉技术、摄像头等数据资料;二是人才的优势。中国人都很聪明,接受新事物很快。其中大学培养的计算机人才,按照数量比,中国比美国更有优势。第三,政府重视,并且也在推物联网。这些都是加快中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的优势。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