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用首个国家标准托起“精细化养老” (Read 47 times)

hero member
Activity: 532
Merit: 500
December 30, 2017, 09:35:57 PM
#1
 要避免此前鲁山养老院火灾之类的悲剧,就得靠养老服务“国标”,让老有所养变成“老有舒心的所养”。

  近日,国家多个部门发布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简称《规范》),规定了养老机构服务的基本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基本要求、管理要求等内容。这是我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管理首个国家标准,也标志着全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迈入标准化管理的新时代。

  这无疑是好事:随着“银发社会”的临近,中国养老产业呈现爆发式发展的状态,但与此相对的,却是养老服务市场的乱象丛生:服务差、管理混乱、隐患多。有的养老院甚至已成为“虐”老院。正因如此,不少老人对其敬而远之,有的人还想出“抱团养老”的点子。

  出现类似情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国内养老机构服务缺乏规范,管理粗糙。比如,2015年的鲁山养老院火灾悲剧,就曝出当地让老人住“铁皮泡沫屋”、夜间老人无人看护等问题。揆诸当下,养老院虐老事件中,基本上都存在护工缺乏、人员素质堪忧等问题。

  这也表明,中国的社会化养老仍处于偏粗放的境地。而要让其变得“精细化”,让老有所养变成“老有舒心的所养”,还得有够细致的养老服务“国标”。

  而《规范》就对接了该需求:“国标”不仅列出了养老机构需要提供的服务项目——出入院服务、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清洁卫生服务、医疗与护理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安宁服务等,还对每种服务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质量要求作了具体要求。

  将养老导入“精细化”节奏,需要让那些不合格的养老机构被淘汰。首个养老服务“国标”明确的这些指标,就有利于防止某些养老机构坑“求床若渴”的老年人,也让老人和家属可以清楚地知晓对方能提供哪些服务,执行什么标准,具体服务处于什么水平,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少些无所适从。对养老机构而言,有了该标准,也有助于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精细化养老”,需要明确养老内容和指标,更需要将其落到实处。毕竟,再完美的标准,也是纸面上的。要让养老院中的老年人都活得更有尊严,最重要的还是通过严格执行,让标准从纸面走进现实。

  养老服务“国标”的执行,民政部门是第一责任人。民政部门宜积极开展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做好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督。这样的监督还不妨向公众公开,包括对于养老机构有哪些具体的监管动作,被查养老院有哪些不当乃至违规行为,以及相关处分和整改情况,这些都可以定期公之于众。

  “精细化养老”,要靠行政监管,但也不能只依靠行政监管。让养老机构接受更广泛的社会监督,同样不可或缺。时下,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许多的老年人权益保护NGO应运而生,许多慈善团体都开始关注老年人权益,政府不妨为这些民间组织参与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创造更多便利。还有,对于养老院存在的欺老虐老,以及各种管理的不规范,不妨也建立类似于食药品领域的“吹哨人制度”,通过重奖鼓励内部人检举,打破有些养老院管理的黑箱。

  说到底,“精细化养老”要的是“精细”,而“国标”为老年人打造更高品质的养老环境的目的,也与之契合。而要让老人们能全面享受“国标服务”,需要将“国标”真正落到实处,也需要政府和社会都付出更多努力。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