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预防电动车火灾,应推广“智能充电” (Read 106 times)

member
Activity: 61
Merit: 10
公安部近日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要求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行为,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
近年来,我国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并呈逐年增长趋势。电动车火灾的发生,主要是由充电引发的。一是电动车到处停放,哪怕是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和楼梯间,也会停满电动车,甚至有住在二楼以上的业主,从上面拉一条线到地下,为自己的电动车充电;二是充电本身带来安全隐患。许多地方都因为充电发生了火灾,事后一查,说是因为电瓶老化,还因为充满后没有及时拔掉。
小区内如何杜绝电瓶车无序充电、乱停乱放?前段时间,笔者看到一篇报道,介绍上海浦东张江广兰丽园小区实行“智能充电”的做法,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对于电动车充电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加强管理,通过建章立制,严格监督来解决问题。上海浦东的广兰丽园小区之前也是这么做的。去年12月,上海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处,不得长时间充电。广兰丽园小区所在地的警方进行了专项整治,甚至开出了第一张个人消防罚单,但尽管耗时费力,但效果并不好,楼上“飞线”充电的情况还时有发现,简直无法根治。
其实,这里有一个实际问题。你禁止“飞线”充电,那些二楼以上的业主的电动车总得有个充电的地方啊。再说,你禁止长时间充电,难道要业主下班后守在充电的车旁边,一旦充满即截断电源,那岂不是要蹲守到半夜,或者半夜还得起床看一下?这在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操作的。既然实际问题找不到解决的途径,仅仅靠强制力去“堵”,当然堵不住。只有问题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在疏通渠道之后的堵,才是合理的、有效的、可行的。
广兰丽园小区的智能充电正是由此应运而生。公安、消防、居委会和业委会联合推出了社区安全充电装置。小区配备了7套电瓶车安全充电系统,分布在每栋楼的地下一层,每套系统都有8-10个插孔,能同时满足七八辆电瓶车的充电需求。每一个安全充电系统的插孔右侧,都印有一张二维码,用户微信扫描后,即可接入电源为电瓶车充电。在扫码点击“开始充电”后,才会接通电流。充满一次大约需6小时,一次1.3-1.4元,一辆电动车一个月用电费用在20元之内。
遇有电瓶老化、电瓶充满会自动断电,用户手机全程可以看到充电状态,遇插头被拔、充电完成,都会有消息第一时间推送到手机上。用户的充电详情,还会实时反馈到小区中控室,供小区工作人员24小时监控,甚至连电动车被偷也会及时发送信息。现在,整个小区内杂乱停放和接“飞线”的情况完全消失,结合云端设备和智能硬件,在管理上更加方便、科学、精细化。现在上海很多的小区里都安装了小区电瓶车充电站,大家可以统一有序地去充电,而不会出现用户私自拉线充电的安全问题。
上海这家小区实行“智能充电”的经验,再次说明一个问题:在社会管理中,不仅需要健全制度,也应该注意发挥科技的作用。社会管理一靠教育,二靠法制,用觉悟和制度去解决难题,这是不错的,但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推广电动车“智能充电”,就是治理电动车火灾的一个好办法,既解决充电难题,又消除安全隐患,实行“疏堵结合”,比起仅仅靠禁令严防死守,显然是一个进步。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