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新年区块链哥德巴赫猜想:比特币一哥地位会被取代吗? (Read 72 times)

member
Activity: 190
Merit: 10
又在意淫什么,太多字没看完。
member
Activity: 140
Merit: 15
超越好像不太可能,不过比特币在未来占有整个虚拟货币的份额会越来越小。
member
Activity: 70
Merit: 10
【题记:取代比特币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替换,而可以视作整个生态的洗礼】

 “比特币已经慢得不行了,第二代终究会释放自己的能量,比特币想要站住脚会越来越难。”一位资深数字货币玩家告诉45区(ID:block-45)。

这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自2008年诞生至今,比特币已经经过了10年发展, 尽管比特币价格去年一年翻了14倍,但在所有数字货币中,涨幅并不居前。

以太坊去年涨了80倍,目前市值已经超越以太坊的瑞波币涨幅更是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200倍以上。还有其他以二代自称的数字货币均在去年实现了屌丝逆袭。

加密货币的总市值约为6230亿美元。比特币占到其中2240亿美元,其次是Ripple(877亿美元)、以太币(850亿美元)、比特币现金(414亿美元)、莱特币(13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cardano忽然突破莱特币成为排名第五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即将被其他数字货币所取代的声音不绝于耳。
 
比特币会被取代吗?

当前观点主要从市场层面和技术层面来分析。

市场层面,比特币的大涨给投资者营造了一种氛围:只要一种加密货币看起来像下一个不错的押注对象,他们就愿意买入。

“我们在寻找下一个比特币。”一位自称错过比特币的温州投资大亨告诉45区(ID:block-45)。

诸如此类的韩国和日本年轻人更是不在少数。此番莱特币、瑞波币等数字货币价格大涨与他们的推动有直接关系。

技术层面,挖矿算力中心化和POW(工作量证明)机制是当前很多人不再看好比特币的主要原因。

极端的例子可以是一个国家级别的行动者控制比特币网络。这可能是比特币现有逻辑面临的最釜底抽薪的威胁。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分叉”。每一次分叉在稀释算力的同时,也在稀释比特币的品牌价值。
 


很多人开始困惑,在Bitcoin Cash、Bitcoin Gold、Bitcoin Diamond、Bitcoin Zero的世界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比特币?

迭代缓慢、技术笨拙、手续费高、缺乏隐私保护功能等缺点均是他们认为比特币会被取代的原因。

 “有些分叉币速度惊人,感觉很有前途。” 开篇那位数字货币玩家告诉45区(ID:block-45)。
他就已经开始将目光放在比特币最新的几次分叉上,采取何种证明机制、响应速度、交易数量以及是否支持分叉,成为考量的重要维度。

下文为了更清楚地阐释这个问题 ,45区(ID:block-45)将当前市场最有认知度的五种大市值数字货币进行了多维度对比。
谁最可能取代比特币?
 
 # 以太坊 #
 
市值长居第二,今年涨幅80倍的以太坊,被认为是“比特币2.0版本”。

以太坊其本质是在区块链的基础上搭建的一个平台,用来给用户创建并运行智能合约。

与比特币不同的是,这一平台更受到企业青睐。摩根大通、微软、英特尔等均看好以太坊技术,并于2017年3月成立了“企业以太坊联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EEA),后期又有86家公司加入这一联盟。

然而,“比特币2.0”的说法恐怕不实。
 


比特币是以P2P现金交易为核心目标,以太坊是智能合约为目标,以太币则是在此平台创建智能合约时用以支付的代币,也可以看做以太坊系统内的货币。

它们属于区块链下不同的领域。目标不同,也没有迭代关系,因此“比特币2.0”仅指增长市值。

但若就市值而论,作为合约解决方案支付手段的以太币和作为P2P现金应用的比特币也是无法比拟的。就如,一个平台代币和世界可流通货币的市值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因此,以太坊不可能取代比特币,且从理论层面而言,比特币可以完全吸纳以太坊。
 
 # 瑞波币 #
 
值得一提的是,瑞波币在新的一年突然超越以太坊成为第二数字货币。去年也有过类似的情况,但在短暂的超越之后,又退回第三。今年能否持续超越,还是未知数。

Ripple本质上是一个清算网络,它与具体货币无关,无论是人民币、美元,还是比特币都可以使用 Ripple 进行清算。

Ripple就如其单词的释义“涟漪”一样,强调的是资金的流动和传递。它本身是一个新的货币流通体系,而瑞波币(XRP币)则是协助体系内流通的润滑剂。

比特币在虚拟币界扮演的是类似法币的角色,就像支付宝的出现为人民币的支付和流动提供了便利,同样,Ripple体系如果成功,其作用也只是便于法币和比特币的支付与流通。
 


说“Ripple能取代比特币”,其实就相当于说“支付宝能取代人民币”。而用来支付Ripple系统交易费用的XRP币更无法与比特币相提并论。

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比特币通过挖矿产生,有理论上的极限值,XRP币发行完全取决于发行公司,理论上没有数量限制。

所以,比特币和瑞波币并非竞争对手,而是互相促进。
 
 # 比特现金 #
 
比特现金是从比特币硬分叉而来。随着比特币交易量的提升,有人想要提升区块链的容量,另一部分人对此表示并不支持,于是比特币发生了分叉。支持扩容的一派创建了自己的比特现金。

在分叉之前,比特现金存储在区块链中的数据以及运行的软件是和所有比特币节点兼容的。分叉以后,它开始执行新的代码,打包大区块,形成新的链。

随着比特现金价格翻倍,支持者认为比特现金会取代比特币。

如果说要取代比特币,比特现金可能是目前五大币种里可能性最大的,但在用户量方面目前仍和比特币有较大差距。
 


“远古的一个贝壳,现代的一张纸之所以能够成为货币,就是取决于普世的接受度和信任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比特现金短期还无法取而代之。”某位匿名区块链观察人士对45区(ID:block-45)分析。
 
 # 莱特币 #

诞生于2011年的莱特币是一种比特币替代性货币,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寨币,也是做得最成功的山寨币。

当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之后,将其源码开放,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调整复制或者创建一个新版本。这也是目前存在超过1000种比特币替代品的原因。莱特币就是其中之一。

莱特币通过将比特币的某些特性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了一个交易结算速度更快,收费更低的网络系统。

莱特币旨在改进比特币,所以与比特币相比,莱特币具有三种明显不同与比特币的差异。

❶ 莱特币网络每2.5分钟(比特币10分钟)就可以处理一个块,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确认。

❷ 莱特币网络预期产出8400万个莱特币,是比特币网络发行货币量的四倍之多。

❸ 莱特币在其工作量证明算法中使用了由ColinPercival首次提出的scrypt加密算法,这使相比于比特币,在普通计算机上进行莱特币挖掘更为容易。

但同时,莱特币在安全性能上大打折扣,其中包括更容易遭受51%攻击。
 


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曾表示,比特币是最安全的,交易起来自然会花费更多时间和手续费,而莱特币的交易成本会相对低些,所以莱特币将更多地用于付款,而比特币将被更多地用于存储。

然而,山寨币可以复制并修改比特币的代码,但无法复制比特币的用户及其背后的经济生态。这也是比特币无法被山寨币取代的原因之一。

取代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要取代比特币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替换,而可以视作生态的洗礼。

知乎大神、区块链博士后@maxdeath认为,比特币的安全性不是由算法保证的,而是由大多数人(算力)保证的,或者说“比特币用大多数(算力)的理性逐利代替了中心”。

那么,除非某个数字货币已经拥有了和比特币一样庞大的矿工群,否则它的安全性就无从谈起。

一个新的算法或者共识定义下的数字货币,在没有专业的大量矿工维护的时候,是难以抵御僵尸网络等有大量计算能力的攻击者威胁的。

理论上再出色的算法,如果没人用,它的安全性还是不堪一击。

因此,算法定义并不具有特殊性,比特币的特殊性在于最广泛的受众,以及最成熟的应用群体。简单的复制恐怕很难超越。

不过,鉴于文中所提及比特币的种种不完善因素,未来会否由技术不断磨砺出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依然是未知之数。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