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别让大雪成公共设施隐患的“试纸” (Read 107 times)

member
Activity: 97
Merit: 12
面对极端灾害天气,再快的反应速度和再有力的即时应对,都不如平时将工作做到位,排查出安全隐患并及时清理,尤其需保证公共设施的质量和安全。
近日,全国多地迎来大范围降雪。虽然气温骤降,但很多人还是沉浸在2018年第一场雪的兴奋里,晒照片,拼雪景。只是,对一些人来说,这场雪来得过于苦涩。
1月4日上午,安徽合肥6个公交站台被积雪压塌,导致多人受伤,其中一名伤者已经死亡。而在湖北安陆市,大雪则压垮了一个菜场,约700平方米的菜市场基本被压塌,现场一片狼藉,正在买菜卖菜的数十名民众被压在柜台之间的缝隙里,好在当地消防、公安民警反应迅速,接警后,赶到现场将13名被困人员救出。
应当说,这场降雪,确实来得有点猛烈,尤其对于一些平时缺乏应对降雪经验的南方城市来说,更是有点猝不及防。据中国天气网的信息,河南、湖北、安徽多地的降雪量都打破了纪录,是1951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极值。换句话说,当地60多岁的老人可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雪。一些省会级城市,比如湖北武汉,出现了21世纪以来1月最强降水,合肥、南京的降水量,则分别位居1月同期第二和第三位,同样相当罕见。
不过困难不是应对不力的借口。尤其像合肥这样的北方城市,应对大雪天气的经验还是比较充足的。实际上,3日17时30分,安徽就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III级应急响应;而3日20时40分更将暴雪预警信号由蓝色提升为橙色。1月4日上午,合肥市长凌云也召开了冰雪灾害应急三级响应部署会,并指出,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临一线,亲自指挥,现场查看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由此可见,大雪猝临,当地政府相关的应急响应和部署,也不能说不及时,不能说不够重视。
不过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在合肥这样的省会,依然还是发生了意外:不断加码的预警,并没有阻止6个公交站台坍塌,并导致多人受伤和一人死亡这样的悲剧。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坍塌的几个站台,是合肥BRT公交站,相比于普通站台,其造价更高,施工质量也有更高要求。而且,这些公交站台才刚刚建成一年。据悉,在这些公交站台2016年5月开标施工后,建设单位曾因施工进度缓慢,被主管部门以管理不到位处罚,并予以通报批评。通报提到,“后续加快施工进度,又好又快完成剩余工程量。”就眼下来看,建设单位是否按照通报要求“又好又快完成剩余工程量”,要打一个问号。
一条线路上的6个公交站台倒塌,难逃豆腐渣工程的质疑,恐怕也不能轻易断定为个案。有关部门有必要查明原因,给公众一个交代,并及查漏,以免再次发生不幸。如果有失职渎职行为,也要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追责,不可姑息。
同样的期待,其实也适用于湖北安陆垮塌的菜场。当地部门灾后救助的速度和力度值得点赞,但公共设施为何如此“脆弱”,却需要继续查明原因。
一场大雪之后,暴露出一些城市的公共设施确实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其中的警示意义在于,面对极端灾害天气,再快的反应速度和再有力的即时应对,都不如平时将工作做到位,排查出安全隐患并及时清理,尤其需保证公共设施的质量和安全。否则,大雪这样的极端天气的到来,就是安全隐患暴露之时。
不要让大雪成为城市公共设施安全隐患的试纸,如果平时对各种公共设施的质量把控到位,对各种安全隐患排查到位,相信再大的雪也不至于造成上述不幸。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