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邓小平用一元帅之兄治蜀,获得国人盛赞,第一个调北京当副总理! (Read 109 times)

member
Activity: 112
Merit: 10
newbie
Activity: 59
Merit: 0
1949年12月初,重庆解放,邓小平担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成为主持西南几省党政军的一把手。由此,他也成为家乡--四川省的父母官。
古谚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邓小平治蜀,责任重大,也任重道远。
从哪里去下手呢?
其实,他早就胸有成竹。
重庆解放仅一个星期,邓小平就主持西南局开会,作出了一个重要决策:修建成渝铁路。
为什么要去修铁路?这就是邓小平治蜀的第一策。
因为四川地处盆地,又在西南内陆深处,高山屏障,与外界交通不便。这是四川一直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四川新发展的根本因素。
邓小平怎么决定去修建成渝铁路?
其实,十分偶然。在六七月间,二野渡江作战解放华东地区之后,一次,邓小平在上海市长陈毅的家宴上,认识了同是四川人的陈毅的堂兄--兵工专家陈修和。
陈修和曾是国民党中将,抗战时在大西南负责兵工工作。席间,他与邓小平谈起了四川交通不便的情况,惋惜地说:“抗战期间,汉阳钢铁厂的设备迁到了我们重庆,重庆钢铁厂能年产4万多吨铁路钢轨。当时国民党政府打算修建成渝铁路,可惜蒋介石要打内战,此事就搁置下来了。不然,我们四川也有了铁路,不至于现在这样出行难!”
听了陈修和的话,邓小平当时就下决心:天府之国,没一条铁路,怎么行?成渝铁路一定要搞,尽快搞。
1950年1月,著名的成都战役一结束,邓小平就开始行动,从各部队抽调3万多人,组成5个筑路大队,由陈修和主持修筑成渝铁路。
6月,成渝铁路举行开工典礼。邓小平亲自致词。
他代表中共西南局宣布:
“我们下决心要把西南建设好,建设大西南,先从建设人民的交通事业开始做起……”
贺龙亲手将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筑路大军。
当天,筑路官兵高举“开路先锋”大旗,开赴九龙坡、油溪工地,修筑成渝铁路的大幕随即拉开。
为了建好成渝铁路,邓小平对各项事情考虑得十分周到、细致,甚至把铁路沿线的古迹和即将出土的文物保护都想到了。他请来了重庆大学教授张圣奘,由张教授带领文物调查组进行文物保护。结果,他们从九曲河大桥泥泞的基坑里挖出一颗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轰动了全世界。
这只是修筑成渝铁路中的一个小插曲--可见邓小平的治国理政之才。
在邓小平的精心领导下,成渝铁路于1952年7月1日胜利通车。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用自己生产的钢轨和枕木建成的铁路。它结束了四川无铁路的历史,并为全国修路事业带了个头。当时有民主人士感叹:“古人云‘天下已治蜀后治’,现在看来,应该改为‘天下未治蜀先治’。”
毛泽东主席闻讯,亲笔题词:
“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
邓小平本人也高兴地说:“我们用好了一个陈修和,540公里的成渝铁路两年就完成了,一下子就把四川的整个面貌都改变过来了!”
邓小平治蜀成绩显著。1951年底,著名的民主人士梁漱溟和几十个人去了一趟大西南。几个月后,他回来了,特意找到毛泽东说:“说到对四川的印象,解放不过两年,能出现这样安定的盛世,不容易。解放前,那是一个很乱很复杂的地方。变化这么快,出乎我意料。这得先推邓小平治理有方。”
据说,毛泽东听到此话,“笑出了声来”。
毛泽东对梁漱溟说:“你看得很准,无论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不久,治蜀有方的邓小平从中共西南局调任到北京,担任政务院副总理,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被直接提拔为副总理的人。
Jump to: